解读益阳的文化地图――《乡土的背景》序
作家叶梦用电子邮件发来新作的目录和文稿时,我正客居京城之西。友人刻赠的两方闲章,一曰“莲花西”,一曰“北漂佬”,正道出此时的位置、身份和心境。客居难免有漂泊的感觉,常常不由然遥望南天,想家。
家乡益阳,是黎锦晖曲中“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那个地方,“桃花千万朵,比不过美人多”;是周立波笔下普山普岭茶子花的山乡,楠竹绿如海,资水碧于玉;是岸芷汀兰、渔歌互答的浩荡洞庭,风月无边,美景如画;是特产松花皮蛋和水竹凉席的地方,益阳砖茶是远销西北的名茶,水产、苎麻、芦苇的品质和产量全国知名;是吃芝麻豆子茶又吃擂茶的地方,农家的好客,让你亲切难忘;益阳花鼓西湖调的热烈和益阳弹词的柔婉,唱尽了益阳人的苦辣酸甜,全世界的戏曲也不可能克隆重复。在我的意念中,益阳便是最经典的江南。
接近益阳,可以从山水入手,以行走的方式;可以从人物入手,以交流的方式;也可以从叶梦入手,以阅读的方式。
叶梦以对故乡的敏感、细腻和独特的感悟,执着不懈地创作她的故乡赞歌,从历史到现实,从风景到风俗,并逐渐形成系列。从《遍地巫风》到《乡土的背景》,让本土和外乡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块平凡土地的不凡价值。她以《羞女山》为代表作的风景谈,成为了新时期的散文名篇,以一座山点化出益阳的神秘瑰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有对益阳风貌的全景白描,有对益阳民俗的文学阐释,多已成为公认的探索益阳的文化地图。这回她把笔触向了益阳的人物。
益阳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如陶澍、汤鹏、胡林翼、周扬、周立波、周谷城、叶紫、张国基……有的闻名海外,有的遗世特立。当代益阳人也表现不俗,群星璀灿。他们不仅仅推进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也为益阳拓展了文化的宽度与深度。叶梦感知并抓住了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推出了一部作为作家存在背景的人文风景专著。
《乡土的背景》不是一部益阳人物全书,所选人物也不单以知名度为取舍标准。他们大多是叶梦熟悉的或者采访过的人物,其中关于周扬、周立波、莫应丰的部分既是催人泪下的纪实散文、又是独家披露鲜为人知的新文学史料。比如写周扬的《七坛甘草梅》,就解释了现代文学史的疑惑,填补了周扬研究的史料空白。
叶梦所撰人物系列,在提升了益阳历史与人文的分量的同时,深度探悉了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益阳地域文化的来踪去向由此变得脉络清晰、耐人寻味。这些出自叶梦不俗的史识史才,出自不嫌琐细不计工本的专注投入,更出自她与生俱来与日俱增的乡土眷念。
叶梦是公认的抒情散文好手,人物散文写得如此精到老辣真让人有些意外。那些远去和远处的人物,通过作家搜寻史料、追记采访、得到了大量细节,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一点一点复活了,变得生动、具体、活跳,充满了灵性与温情,尽管全书是由单个人物与独立篇章组成,感觉连贯流畅,像读一部完整的故事。也许受了前辈益阳作家周立波的影响,她平静质朴的文字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益阳氛围、益阳情调,尤其是许多只有益阳才能听到用到的词汇,她信手拈来,读来亲切而传神。
叶梦的乡土背景是独特的。在雪峰山脉和洞庭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奔腾冲决的资江到这里已平缓而弯曲。湘人的血性隐藏益阳人性格深处,表现出来的却不如上游的邵阳“宝古佬”那样刚烈,益阳话中的“待人小意”,就是对益阳人热情而宽容、细致而谦和,善解人意,善结人缘禀性的概括。叶梦的努力,使这种乡土文化丰富了湖湘文化的整体,又揭示出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色彩:雄阔中更见精微,豪迈中颇多文雅。有一位我敬重的长者在那里工作生活两年多,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益阳人的温文尔雅,委婉平和。正是这平和之下,益阳文化蕴涵着持久与绵长,不至在坚硬的现实碰撞中化为文明的碎片。
读完《乡土的背景》,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益阳这块土地上能够生长众多的有灵性的文人来?原来那里有一条文脉哦!
人以地载,地以人名。遥望益阳,忘不了那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也总是联想到承载着丰绕精神和物产的故土。好在今日益阳一如往昔的秀美、宁静。在无数城市不问情由脱胎换骨的运动中,益阳的规划与建设显得严谨而适度,山水田园风光依稀可辩,高新科技的产业导向中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慢半拍的开发节奏,当初来不及作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而今又已经引进了现代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城市化的进程更加科学和民主。过去曾被人轻慢的地方越来越显示出让人艳慕的后发价值和优势。我们由此庆幸益阳文脉的延续,更对未来滋生信心与希望。
我祖籍澧县,生于南县,长在益阳,就业长沙,半生跋涉于湘北一带、洞庭湖的边缘,但生命中刻印在益阳的痕迹最为深长。因为落脚益阳的年龄段正开始生命的觉醒,那里独特的乡土风情与自己的性情吻合,众多少年朋友至今仍是最为真挚的朋友。那青翠秀丽的山那边和山这边隐含着最深的故乡情结。读着书中的文字,好像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2003年5月于北京莲花池)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