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创作谈丨叶梦:精神的自足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11-29 11:34:47


(美国女画家欧姬芙作品)


精神的自足

作者丨叶梦


前几天,我收到首届当代中国女性文学获奖作家作品集《花雨》三大本。

其中收录了获奖女作家三十人的自选作品及附录——“我的女性观”,翻翻这些自述文字,颇耐人寻味。三十位中国女作家在一起谈女性观 ,时间在1998年。我想这一组文字将为后人研究二十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研究资料。

关于女性主义的自白,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你不可能迥避,也不可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你不可能老调重弹,你更不可能用八十年代习惯采取的姿态:以一句“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来敷衍。现在看来,那样做似乎都显得不合时宜。

我大概也算狡猾的一个吧!我采取不谈女性观的抵抗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依稀记得在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但凡女作家遇到国内外评论家的询问,大多采取: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态度来应对。当时,女权主义之在中国是祸水是臭狗屎。就像“女强人”之类的称号,令人避之不及。

可到了九十年代,女性主义研究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西风东渐,到了中国,就变了一种时髦。这时候,有许多在八十年代说过“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人,此时便感到当时的话颇不合时宜。不消几年,女性主义竞成一种时髦。总在追逐潮流的的那一类理论家决不放弃这种时髦,但凡女性作家作品,一律戴上有色眼镜来分析。在当代中国,若理论家开口不谈女性主义,仿沸成了一个老土而无端地自悲起来。

解读女性主义,成了一个充满鲜花与荆棘的陷阱。若是照搬国外的女权主义蓝本,那种张牙舞爪的形式和庞杂的不甚清洁的内容,活活要把人吓跑。于是,理论家们要寻找一种中庸的态度来诠释:既赶了时髦又落了一个先锋的美名。这不妨是一个两边讨好的立场,诸如“双性和谐”便是这样一种中国式的解读。我以为 女性主义文学并不仅仅指女作家的作品,更不仅仅是指写女性感受的作品。这样一来会使男女两性对立起来。事实上,男女两性一对立,戏就无法演下去了。

我以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这种观念几千年来存在我们的身体的物质中,刻在基因密码之上。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根基之牢固任何人不容撼动。这一点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了的。

令人奇怪的是:在骨子里维护这种传统的不仅仅是男性,实际上,更多的女性在维护这种传统,尽管她们张扬的是女性的旗帜。

仔细地一想,当今中国的当红的先锋艺术家,大多是男性中心论者,翻开他们的所谓先锋作品亦散发着这种陈腐的气息,令人对这样的先锋心存疑虑。而女性作家们历来有看男作家眼色行事的习惯。她们最为致命的弱点是:不能脱离男性社会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自足。尽管她们写一辈子女人亦不能称之为女性主义者。因为她们不是精神的自足体。也有的男作家一辈子不是专写女性的,然而,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比如鲁迅。

这时,我想起美国女画家欧姬芙。她的作品影响美国整整一个世纪。她在艺术上完全仰仗自己的精神力量,开拓了与男性艺术家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更为奇怪的是:她的艺术已为大众所接受,就像中国的齐白石。

关于女性主义主义的解读,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说法。作为一个作家,我不会受任何理论的指引与暗示。我决不会因为女性主义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自圆其说的说法时髦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我希望自己像欧姬芙笔下的荒漠上擅自盛开的花,成为一棵自足的植物,不仰仗别的植物而生存。



(本文原载2001年7月21日《三湘都市报》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