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资料照)
刘典故居内的水井。
刘典坟墓。
曾经的刘家大院,现在的宁乡县枫木桥敬老院。
历经岁月风雨的故居残墙
文、图丨刘淑兰 魏枫
刘典(1820--1879年),字伯敬,一字克庵,宁乡县原枫木桥乡良家湾人,清代湘军名将。
怀才不遇,倡修书院为革命输送人才
1820年,刘典出生于我县灰汤镇枫木桥片区三龙村良家湾(现为三龙村小学)一个素负盛望的书香之家,系左宗棠得力助手,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在曾国藩故居陈列出的湘军名榜中,刘典赫赫有名。其祖辈虽没考上进士,但都是秀才、贡生,以学行雅正而著称闾里。在乡设私熟,收教四邻子弟,从不收取分文报酬。
父亲是位贡生,平时喜欢周济贫困之家,资助公益,凡力所及,都极为慷慨。因此四方的人文骚客、知名士绅都乐于来往。生在这个品学兼优、望重河洛的家庭里,幼年刘典的心智得到了充裕的滋润。年轻时刘典以县学生的身份,曾在著名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学习。
杨超告诉我们,少年时代的刘典天资聪慧,有过目成诵的本领,且勤奋好学,常闭门苦读,不与邻里孩童戏玩,读书迷处将墨水当茶喝,弄得满脸乌黑,成了一个活包公。
在当初,和许许多多热心科举,却屡试不爽终老乡村的失意者相比,刘典可以算一个幸运儿。十三岁那年,他小试牛刀,在两次县考中,初露锋芒,他的文笔超群脱俗,文章独辟蹊径,只因为他不愿意为八股形式所缚,字数逾额而未被入选。
两年后,刘典再次赴县应考,文章名列前茅,面试时对答如流,会考主官拍案叫绝,脱口喊出:“这第一名非刘典不属!”接下来是府试。每次刘典的文章都令阅卷者反复欣赏,爱不释手。次年秀才榜公布时,刘典名冠榜首。
第二年继续赴本省乡试,刘典的文章依然是出类拔萃,照理应摘举人桂冠。但是主考官阅其文章,以为他是一位城府深阅历广的名宿,可在揭榜时才得知刘典是位尚未弱冠的少年。一时惊诧莫名,并顿生疑窦。当时的考场上捉刀代笔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位主考大人便认定:刘典这样年轻的人,绝对写不出那样的文章。
按规定,新生必须拜见考官。主考在接见刘典时,格外留心,并有意将话题引深,提几个冷僻孤奥的议题让他回答,尽管刘典已经尽其所能地予以解答,主考官大人竟吹毛求疵地求全责备,一口认定他考场作弊。
刘典一气之下,发誓永不参加应试了!
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刘典在家乡操办团练。因镇压当地罗仙寨斋教会众起事有功,被保为训导。随后,追随左宗棠在赣、浙、皖等地攻打太平军,升任浙江按察使。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湖南募兵扩军。
1865年(同治四年),任陕西巡抚。倡修云山书院。
据当地的人讲,刘典修建书院时差点获罪,有人上告同治帝,说刘典是“明修书院,实落皇庭”。旧时私人建房子,不能比皇宫高,否则作谋反论。同治帝大怒,派人来查,幸亏云山书院比皇宫矮三寸,所以刘典才逃过一劫。
行走云山书院,只见这里山势逶迤,左右有天马山环抱,后与螺头山相接,溪上有步云桥,清流涓涓,十分典雅。据勘察,云山书院这座清代建筑座南朝北,平面呈方形,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5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总会门、讲堂、藏书楼和先师殿等,左右各列厅房两排,分16垒,共有房屋158间,小青瓦屋面,封火山墙,当时有田产1000石(约250亩)。1983年,云山书院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云山书院曾进行大规模的修复。
云山书院也留下了“宁乡四髯”何叔衡、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的闪光足印,更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了甘泗淇、刘雪初、萧述凡、夏尺冰、严岳乔、谢南岭、喻东声、尹泽南、林萼生、周凤阳、尹澍涛等一大批宝贵的革命人才。
刘典为云山书院写的对联,至今仍在:
为将十年,每思禁暴安民,愧无格致正诚本领;
读书万卷,须知明体达用,不外君臣弟友常经。
老人们说真正的经学高人一眼就能看出云山书院的含义——天上有云,地上有山的楚沩之文昌云山书院,咸亨利贞。
上联中“格致正诚,养我君子之性;修齐治平,造福天下生民”,这句话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修养之后的所应该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前一半是个人修身的问题,后一半是从政的问题。修身是从政的前提,从政必须有修身作为基础。从政的目的是正天下,如果没有修身作为基础,不仅不能正天下,反而会扰乱天下。如此说来,修身是为了从政,如果我们不从政,是否还需要修身呢?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如果一个人在有机会、有条件去从政,自己又有道德才能,却不从政,便是一种不合道义的做法;有道德才能却没有机会或没有条件,那是没有办法的问题;其次,从政不仅仅是指做官,在家中孝敬长辈、爱护晚辈、真诚待友,也可以说是从政的一种体现;
下联中“明体达用”是中国古代实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宋元明清以来的“实学”思潮肇始于二程。二程“实学”概念的提出首先是从经学导入,并明确地提出了“治经,实学也”的命题。语出胡瑗“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夙夜勤瘁,二十余年”。
投身湘军 身先士卒为国捐躯边关
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刘典率部追随左氏入陕,驻守潼关,任甘肃按察使。随即又被同治皇帝封为三品卿、帮办陕甘军事。
剿灭回军时,回军首领董福祥派出重兵集结于豫西。妄图凭险阻抗西征大军,两军夹谷对阵。
面对险关强敌,刘典首先对左宗棠献计道:“函谷一带,历为险峻之地,强敌必然付出重大代价,而函谷南边有高原,自古以来,要攻取函谷高原为攻守要地。”
左宗棠接受了他的建议。随后刘典积极行动起来,常于深夜单其出入山谷峻岭之间,同前线诸军将领在一起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
后来战争拉开帷幕,双方打得异常激烈,刘典不但亲自督阵,还身先士卒,冒着矢石弹雨,与敌人奋战,经过两个昼夜的血战,终于击败了回军,逼着董福祥率阵投降,这是入陕第一仗,打得十分漂亮。
1868年(同治七年),刘典由按察使升陕西巡抚,后因为母亲年岁高,左宗棠批准他回家养老。
这次左宗棠率军出征新疆,奏请刘典帮办陕、甘军务,留守兰州,座镇后方。
在接风酒宴上,左宗棠说道:“我这一走,陕、甘军务、政务,这千斤重担全都压在克奄老弟肩上了”
说到此,他站起来,对着刘典,双手抱拳:“左某在此,先向老弟表示谢意!”
刘典慌忙站起来,他双手抱拳,连拱着说;“大人何必如此多礼,我们同为国家效命,我跟随大人已经多年了,难道大人还不了解我刘典为人吗?”
左宗棠立即称赞道;“克奄老弟才可匡时,气能盖世,是难得的人才,我怎能不知?不然,我能把这筹粮饷的艰巨任务交你吗?只是——”。
刘典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又问道;“大人有何难之处,不妨明说,我刘典历来在为朝庭效命,替大人运筹征战之中,从未有过半点私心,这已是天地可表,日历为证,难道不是这样吗?”
左宗棠十分激动地说道;“老弟有所不知,我今六十有五,正是望七之人,还要挂帅出征,(唐)王翰的《凉洲词》你也该记得吧!”
说到此,他就铿锵地吟诵道;
葡萄美酒月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吟完之后,他又说道;“我年纪这么大了,不是怕死,而是存一脏心事,说起来你也清楚,向新疆进军,收缴这块保地之事,朝内有不少人反对,我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项任务,当然是最大的荣幸事,一旦中道,一撒手而去,还望老弟和‘大闯’锦棠携手并肩,把这西征的大任进行到底!”
刘典听后也动情地说道:“依我看来,大人年事已高,但精力旺盛,正是老骥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时,老马之智可用也,何必如此多心?”
左宗棠听着,高兴地点头说道:“但愿如老弟所言,如能完成西征任务,将新疆收获回来,左某定与老弟通宵庆贺,痛饮三日夜耳!”
这时的刘典已过花甲之年,且身多疾病,两人边喝酒、边谈心,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左宗棠把镇守兰州的大权交给了刘典,商妥了各项事宜,全部手续作了移交,准备次日前往肃卅。
当晚刘典又设宴为左宗棠送行,说道:“甘肃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可是白彦虎不断派遣小股回军前来扰乱,大人前往肃卅,不可不防啊!”
左宗棠笑道:“我身边有呼、哈二将,量他白彦虎又岂能奈何我们?”
刘典又提醒道:“从兰州到肃州,这一路山重水复,还有几处林枇较集中的地方,多带一些亲兵为好。”
左宗棠点头笑道:“我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多谢你吕蒙正悉心关照。”
平日,左宗棠常以诸葛亮自比,他把刘典比作有勇有谋的吕蒙正。
这时候,听他这么一说,刘典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左宗棠也随之开怀大笑。
在刘典的挽留下,左宗棠于二月二十一日才动身往肃州去,出发前,刘典建议用一千兵马护送,左宗棠坚持辞不受,只率领四百清军,离开兰州城,移接肃州,去督办新疆军务。
刘典年轻时加入左宗棠军幕,总司营务,不久即成为左宗棠手的一员虎将。后转战江西、江浙一带。在江西浮梁、乐平等地打败太平军李秀成部,因功升任直隶知州。此后,刘典因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屡建战功,因而不断得到提升。
同治元年(1862年)任知府,后改浙江按察使。三年奉命帮办苏皖军务,后改为帮办福建军务。
同治五年(1866年)来西北,任甘肃按察使,后升任巡抚。左宗棠出兵新疆时,刘典为陕、甘帮办军务,留守兰州,坐镇后方。
光绪四年(1876年)刘典老母八十七岁,盼望儿子回家。此时的刘典已耳顺之年了,身又患病,因此以养亲治病为由,向朝廷上凑,疏请开缺,得到朝廷和左宗棠的同意,他决定于次年正月回乡。
左宗棠特地写了《送刘克奄南归宁亲序》,在序中表达了他对刘典能摆脱官职,回家养亲的的羡慕,说道:“余方卧病边关,未能并臀言旋,睹绛云在云霄,舒卷自如,不觉怅触于怀,如同笼鸟之企鹤踪也。”
但是刘典未及成行,自到兰州后,刘典昼夜勤劳,因而疾劳成疾,终因事务繁忙,在病中仍然处理工作,不幸于次年病故兰州。身后萧条,无以为殓。左宗棠筹措了六千两银子,其中五千两送刘典回湖南及丧葬费用,一千两为刘母百岁建牌城之用。
刘典一生清廉,左宗棠赞他是:“才可匡时,气能盖世,是难得的人才”。
曾国藩说“国幸有左宗棠也”,诚然,没有刘典的鼎立相助,就很难造就左宗棠的成功,国亦幸有刘典也!鸣呼!宗棠能扬名于外,于刘典则沉淀于士。
光绪六年(1878年),刘典去世后,左宗棠为之撰文,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并挽其联曰:“北阙君恩,南陔母养,西域戎机,忠孝合经权,好与圣贤论出处;廿年交固,万里功臣,九原梦断,死生关气数,忍看箕尾吐光芑”。
刘典去世后,郭嵩焘为其撰写墓志铭。王闿运等名流也为之撰文深表痛惜。当时的清朝政府下令为他在全国建立专祠祭祀,赐谥为"果敏"。刘典生前说“即使死后也要魂归故土”,他的坟墓展现在我县灰汤镇紫龙湖畔。整个坟墓坐东南朝西北,由墓围、笔架、墓冢、拜台、墓碑组成,汉白玉墓碑,其它均为麻石质地。墓碑正中阴刻直书“果敏公之墓”,护柱阴刻直书“息辙卧东山”、“上书休北阙”、“东山望重□”(一处模糊不清)。墓围、墓首、附碑、墓口浮雕有人物、动物纹饰。该墓葬因破坏,构件散落于墓冢之上,但基本保持完整。
“无湘不成军”民谚,影响中华。刘典为了中国士地的完整,带领我县众多热血青年投身湘军,保卫甘肃、新疆,立下汗马功劳!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铭记和学习。
(本文节选自《身先士卒 为国捐躯励后人——清代湘军名将刘典故里行》)
责编:朱晓华
来源:宁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