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痴(1903—1935) ,又名王浚欧,王书铨,祁东县太和堂镇人,著名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历任红五军第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政委、红三军第八师政委、红十三军政委、红一军团三十一师政委、红十一军政委、红十军军长兼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十九师师长等职。1935年1月25日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在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二组,前后两排的青砖瓦房掩映在葱郁的山林间。这里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王如痴烈士的故居。每年前来参观的学生、游客不绝如缕。
王如痴,又名王浚欧,王书铨,1903年1月出生于今祁东县太和堂镇一个贫寒的小知识分子家庭。
其兄弟7人,王浚欧排行第六。大兄、次兄、五兄早年夭亡。母李氏,勤劳贤淑。父王诗椿,略识文化,以务农为本。自有薄田,并佃田耕种。为维持家庭生计,兼习《易经》,帮人看地,经营乡里。人称“风水先生”。
▲王如痴故居中的水缸
王浚欧8岁开始在家乡读私塾。后来转至祁阳县城新学堂求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进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读高中,直至1925年毕业。
1923年至1925年,王浚欧在长沙岳麓山度过了高中阶段。这三年是我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三年,也是王如痴思想升华从而发生革命飞跃的三年。三年间,王浚欧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胸襟豁然开朗,有如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航标。
这时,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位于长沙岳麓山的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一批有志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如积极参加讲演会、讨论会、创办图书馆和自修大学、扩大文化书社,公开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谈论国事、评击时弊,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思想异常活跃。王浚欧深深为这种火热的革命群众运动所吸引,积极投入到斗争中去,探求革命真理。
1925年底,王浚欧高中毕业,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转为湖南大学。是升学深造,还是投身革命斗争?一番思考后,他决心投笔从戎。在其兄长王驭欧(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的推介下,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同意王浚欧加入征战湖南的北伐军,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做宣传工作。当年8月,王浚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易名王如痴以便开展革命工作。同年底,经过考试,王如痴以优异的成绩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27年秋,王如痴又转入莫斯科陆军大学专修军事科学,从而使自己成为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
1928年夏,王如痴从苏联莫斯科陆军大学学成归国,立即接受组织派遣奔赴井冈山红四军工作。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王如痴先后两次参加了保卫红色摇篮反击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作战。
同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后,王如痴被前委调到红五军任第八大队党代表。1929年1月,在反击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三次“会剿”战斗中,王如痴率队扼守桐木岭哨口的白银湖阵地,英勇抗击进攻的国民党军何键部达三昼夜之久,给敌以极大杀伤。担任红五军八大队党代表的近一年时间里。王如痴回师井冈山、恢复湘赣边区、发展湘鄂赣根据地,经历大小战斗十几次,军事素质和领导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建国后,开国上将李聚奎还在回忆录里深情提及自己患病期间,王如痴对自己的精心照料。
1929年底,中央决定将赣南地方红军组成正式红军,王如痴作为重要军事骨干参加了红六军的创建工作。1930年初,红六军成立,王如痴任第二纵队政委。同年6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并与红四军、红十二军组成红一军团,王如痴任第八师政委。1930年8月,王如痴随同全军突袭文家市,经过3小时激战,歼敌三个团一个营,缴获长短枪1500余支,击毙敌旅长戴斗垣,获得红一军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王如痴生前坐的木凳
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接连对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疯狂的“围剿”。王如痴率全师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先后在龙冈黄竹岭、中洞将军帽、方石岭等战斗中歼敌获胜,多次创造了由被动转为主动、重歼顽敌的光辉战例,有力地保证了3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1930年12月30日,王如痴奉命率部会同兄弟红军在龙冈设伏,全歼敌第18师师部和2个旅,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18师师长张辉瓒后,又在东韶街围歼谭道源师。王如痴所在的红三军配合兄弟红军5天内两战两捷,缴枪1.2万支。1931年5月16日,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王如痴率红八师会同红七师在中洞地区设伏,经3小时激战全歼敌公秉藩师,俘敌4000余人、缴枪3000余支。接着,王如痴率部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里,在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连战皆捷,歼敌2个师1个旅。1931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王如痴率部参加了莲塘、良村、黄陂战斗,三战三捷,歼敌1万余人。9月7日,王如痴又在老营盘会同兄弟红军截歼敌第9师1个旅。9月15日,王如痴率部在东固方石岭歼敌1个师。
1932年8月,由于战功卓著,王如痴被提升为红十三军政委。不久又因红十三军建制取消任红一军团第三十一师政委,率部参加建宁、黎川、资溪、金溪战斗,协同红四军歼灭敌第九十师大部。1933年1月,闽浙赣红十军调入中央苏区同红三十一师合编,成立红十一军,王如痴任红十一军政委兼红三十一师师长。为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2月下旬,王如痴率军诱敌迷敌,伪装成主力部队东渡抚河,将敌引往黎川方向,掩护红军主力在黄陂歼敌。后又奉命指挥部队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展开活动,诱进攻之敌南进,创造战机,顽敌在黄陂、草台岗地区两次痛遭红军伏击,取得歼敌近三个师,俘虏敌人1万余人,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围剿”重大胜利。
1933年4月,王如痴调至闽浙赣省担任红十军军长兼政委,被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八一”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王如痴率新组建的红十军在实战中提高战斗力,于4月击溃敌军1个营、6月击溃国民党军2个营,9月攻克浙江开化县城,先后在德兴、玉山两县建立扬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牵制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巩固扩大了赣东北苏区。1933年10月,王如痴率部阻击侵犯闽浙赣根据地之敌,予敌以重大杀伤。11月,王如痴率军在罗桥枫岭头地区歼敌第八十师一部,继而又以伏击手段歼敌第二十一师2个团。
1934年1月,王如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王如痴于3月被调离红十军。他胸怀大局,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留在闽浙赣省苏区工作。6月,受中共闽浙赣省委委派,王如痴带领一个独立团赴皖赣边苏区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积极协同赣北地方党组织扩大红军和加强新苏区建设,以配合中央红军的反第五次“围剿”斗争。
▲王如痴生前用过的石桶
1934年7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英勇奋战10个月不但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主力反而损失惨重。为减轻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有利战略转移,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历时四个月转战三千里于10月到达闽浙赣根据地,随即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与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把擅长正规战的红七军团编为第十九师、擅长游击战的红十军编为第二十师,闽浙赣省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一师。
王如痴参与组建并任第十九师参谋长,与师长寻淮洲奉命先行出击浙皖边,转战于常山、旌德等地,屡挫敌军后于军团指挥机关会合,不久即遭七倍于己的敌军进犯。12月14日,红十军团决定集中主力在谭家桥围攻敌军,由于三个师行动不协调导致战斗受挫形成对峙,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壮烈牺牲,王如痴接任师长。
谭家桥战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队陷入被动局面。面对强敌追击的险恶形势,红十军团决定,将部队掉头南下,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1935年1月12日,方志敏、粟裕率领先头部队进达浙江开化县的杨林地区,继而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港头。可是,当刘畴西、王如痴率领殿后的红十军团主力进入杨林时,即被抄捷径,星夜急驰赶来的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挡住了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通道。接着,敌后续部队又迅速从四面赶来。
这样,一经激战,红十军团便被打成两段。前段800余人,脱离重围,转移到怀玉山陇首。后一段数千人,由刘畴西、王如痴率领,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区,即在纵横不到15里的怀玉山的狭长山地,陷入敌四十九师、二十一旅、浙江保安师共14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时本已脱围的方志敏,考虑到大队人马尚在后面,坚持留下来,等待主力部队。结果,亦陷重围。
面对强敌环伺的险恶形势,红十军团决定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1935年1月12日,部队于赣东北怀玉山地区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王如痴率部队占据怀玉山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众寡悬殊部队伤亡惨重,指挥部队数次突围未能成功。25日,因弹尽粮绝王如痴在山顶被俘。接着,闽浙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司令刘畴西被俘,仅有粟裕带领的部分队伍及轻伤员脱离险境。
▲王如痴烈士(右一)和方志敏烈士在狱中
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被押往南昌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囚禁。在狱中,王如痴乐观坚定。他身患伤寒和肋膜炎,带着10斤重的铁镣,饱受狱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对劝降的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法官呈文上去,说这些人“无可救药”。
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敌兵,将方志敏、王如痴、刘畴西等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窝秘密刑场,他们三人踏着晨曦,大步向前,泰然自若,仰望蓝天,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一阵排枪声中,王如痴走完了人生32个春秋的光辉旅程。
王如痴牺牲后,故乡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他的消息。
解放之初,曾有解放军到过其家乡,因为问的是王如痴的姓名,而他是易名参加革命,家乡干部等人不知此事而就此作罢。直到1962年,其兄王元润赴江西探亲时到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发现王如痴的遗像及简介方才得知弟弟的下落。赣东北苏区创始人之一、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闻讯立即派专车将王元润接到江西省委进行接待和抚慰。不久后,祁东县民政部门到江西调查并签具证明,报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于1962年12月30日下文追认王如痴为革命烈士。
从此,王如痴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
记者:姚永军
责编:衡阳日报
来源: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