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散文丨忘不了家乡的小桥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10-27 11:09:19


忘不了家乡的小桥

——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陈早春

文丨杨友今


揿响门铃,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身材颀长的学者:年约60,面容清癯,戴着宽边眼睛,一副从容的姿态和潇洒大方的气派。他就是著名出版家、作家,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陈早春。

我向这位出生在湖南隆回县金石桥镇洞下村的老乡道明来意,作了自我介绍。他却忙着给我们倒茶,找“白沙”烟。这期间我有些紧张。听人介绍,陈早春严峻古板,很讲究原则性,不畏权势,敢努敢言。他参与编辑新版《鲁迅全集》,考证出30年代郭沫若化名杜荃和鲁迅打过“笔墨官司”,毅然写成书面报告,经胡乔木同志批复,在《全集》的一条注释中点明了此事。骤然,一个“倔”字从我的脑际中闪现出来,此人是否真像人们传说的那么倔?他在我们的斜对面坐下来,和蔼可亲地笑着天南海北扯起来,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沈从文,扯到杜鹏程、杨沫、又扯到湖南作家群。在交谈中,我体会到他很想为重振湖南文学创作献计出力,于是便说了我省正在努力创办毛泽东文学院的事。他听了很高兴,又详细地问了一下情况。

从侧面了解,陈早春同志的个性的确“倔”,他的党性原则强,政策观念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潮冲击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却既讲究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严格“三审制”,不卖书号,以质量第一为前提,多出书,出好书,赢得了信誉和好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早成了他的座右铭。曾经有位大名家交了一部稿子给他,他看过后要退稿,有人劝他说“得罪不起”,他的回答是“不能拿原则作交易”。在他的眼睛里,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名家也好,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好,好稿子他都如获至宝,想方设法上刊或者出书。

他的“倔”,倔得光明正大,坚持真理,主持公道,不盲从,不附和,不随风转舵。1957年的“反右”斗争,他反对扩大化,坐过“冷板凳”。大学“教育革命”,他们班上的一位同学在下放劳动时,上工前读了一下英语,受到“警告”处分,陈早春公开反驳说:“学生读书倒成了错误,真是天下奇闻。”“文化大革命”,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看了一年多湖鸭子。

“倔”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骨气,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敢于直面人生,执著追求。他爱自己的编辑本行,30年如一日;也爱好写作,经常抽空写文艺评论、论文,以及杂文、散文、传评等等,出版了洋洋40余万言的专著《冯雪峰评传》和论文集《绠短篇》,今年又连续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散文,有的篇章如《我的朋友》、《母亲的回忆》等被转载了好几次。

家乡的山水陶冶了这位名人。走出湖南之后,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家乡。在《家乡的小桥》一文中,他深情地写道:“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名山胜川,但山水的秀色和情韵,是够你领略的了。我的乡贤魏源一写起诗来,就是‘十诗九山水’。我想,这少不了家乡山水对他的熏陶和哺育。”在这个宁静、秀美、祥和的小山村,陈早春度过了他人生难以忘怀的青少年时期。由于家里穷,兄弟姐妹多达6个,他又居长,解入前便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隆回解放,他当过少年先锋团团长兼农会文书,1951年考入了隆回二中,成绩总是数一数二。1956年他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又继续攻读研究生,1965年分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单位一直没有变动。他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老社长冯雪峰慧眼识英才,说他很有思想,可以独当一面。他没有辜负组织和前辈的期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走着······

离京返湘去陈家告别时,首都新闻界的名人何光先、罗同松、梁博祥等也在坐。大家都说《家乡的小桥》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谁不说家乡好。我们都是从湖南老家走出来的,树有根,水有源,家乡山水家乡情啊!


(发表于1995年10月)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