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一部放歌原野的情书 ——评《西部之西》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10-16 12:58:35

(杨志军)


一部放歌原野的情书

——评甘建华小说集《西部之西》

文丨杨志军


湖南作家甘建华的小说集《西部之西》,是一部厚实、凝重、具有独特叙述风格的作品集。在这里,生活的形貌既是曲折的变形的,也是瑰丽的雄奇的,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深广组合成一种诡谲而幻象不断的生活景观。浏览之间,我们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艰辛,回味的却是作者甘建华追求的永恒和理想的坚贞。激情和思想是这部作品集的两个翅膀。

记得很久以前就读过甘建华的不少作品,但以往的阅读似乎是一次次预习,捧读这本集子,才觉得一个真实的甘建华几乎就是荒原上的一片绿洲,当然是历史的绿洲。作家是怀旧的载体,和未来相比,历史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悲喜。

甘建华是有过大悲大喜的,这悲喜就像生活本身一样带给他久远的震动。他曾经寻求悲剧和喜剧的成因,曾经为此付出了他的全部激情,当他为别人的悲喜(真实的和虚构的)而久久颤栗的时候,他知道他已经带着业已凋残的使命上路了。他曾经说过,写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苦行的信徒献给生灵的祈祷。他在祈祷中企图占有文字,再拿思想作为忠贞不渝的恋人。如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献给世界的就只能是生命的情书了。

甘建华的作品有着情书的激荡,因为他本身就是一部放歌原野的高调的情书。在过去,在高原生活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大河就像苍凉的情思浩荡东流;看到草莽遍野的地界里几千只鼠兔悲烈地死去;看到长江正源格拉丹冬冰峰在原始的宁静里,优雅地跃上了云端,然后轰然坍塌;看到几千座微不足道的石灰岩,在度过了凄风苦雨的所有世纪之后,依然凛凛地指天而立——一片雅丹地貌,一部自然史;看到在那个荒芜的年月,一个美丽无比的女人走向他饥饿的灵魂,悄然细语:请跟我来。他感动得几欲号哭,双膝跪地,为她和所有的生命,为自然和人类日益断裂的关系默默祈祷。这就是我能理解的甘建华的内心和生活,也是读他这个人,读他的作品所产生的联想。

是的,作家甘建华确乎受到了自然的引诱,确乎知道大河和鼠兔的造型是他钟爱的形象,确乎得到了冰山和岩石的帮助,才使文字有了或朴素或华丽的纹理。他是自然的宠儿。他和一只野鹿,一峰骆驼,一匹野马,一头藏羚羊一样,敏感于自然,依赖于雪野沙原。他与荒原彼此都有一种特殊的慷慨。他和他的过去、他的荒原经历早已经联姻成家族了。读他的文字,深入到他对人生、对环境、对爱与恨的阐释和描述中,我发现了他对故事的偏好,发现了他在表现的欲望和表现的技巧上的完善统一。


思想在落日之后孤独地崛起

整个黑夜都是涨满的风潮啊

随着黎明,悲愤地散向原野的背景

只留下遥远的声音

在新生的宁静里

溶作一片回味

而后滋生春色秋气


在过去那些伟大而寂静的日子里,甘建华踏踏实实活着。他不是先知,但他相信有先知伴他同行,相信他已经得到了她的启示而又有了风雨兼程的勇气。

甘建华是个大思磅礴的人。他说过,他期待的人生,应该是自然恩宠于人类的人生,应该是地球获救于爱情的人生,应该是消灭战争、饥荒和所有灾难的人生,应该是幸福烂漫的人生。为此,他以作品祈祷,他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写作中,以太阳的名义,以生命的黑色文字,深深祈祷……

(本文原载《通俗文艺报》2001年8月25日、《青海日报》2001年9月22日,收入《西部之西》广州出版社2001年6月版)


【作者简介】杨志军,河南孟津县人,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及《藏獒》系列,被称为中国“荒原小说第一人”、“藏地小说第一人”。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