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精神地理丨南方,有座静穆的王府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09-01 11:30:04

 

南方,有座静穆的王府

文丨张建安

 

夏秋之际,我与朋友一行乘列车飞驰而下,来到南方文化名城桂林。

桂林,有漓江山水之美,这些早已写在我们小学的课本里,也深刻地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今日得见,格外亲切,虽为初识,却仿佛是重逢,欣喜之情,不待多言。

在此,我就不去赘述那人见人爱的桂林风光、漓江山水了——那是造物主寄放在中国南方的一片神奇!

在这里,我想说说那座静穆幽森的“靖江王府”,还有那座神秘的独秀峰。

 

王府静静地端坐于独秀峰下,仿佛隐居于闹市里的一位圣贤,周身散发着一种居于隐秘与传奇中的深奥和安详。

看历史,南中国素来王气稀薄,然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将桂林这片美丽的土地册封给其侄孙朱守谦做藩地,并改名称为“靖江”。自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守谦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它座东北,朝西南,是中国唯一一座不合常规的建筑,是北京故宫的参照物。府里有棵大树,像是龙爪一般向天空张开,经历过2场大火,依然茁壮挺拔。

围绕宫殿主体建筑, 还广建楼堂厅院, 亭阁轩室, 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垣,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

历史是一种过程,连接这些历史残骸的,除了岁月,除了史志,更多的,是这些遗迹带来的记忆。

明末国破之时,靖江王与弟兄反目,大打出手,满人趁虚而入,消灭了南明小王朝的最后一块基地。及至后来,明将李定国率反清复明的农民军,反攻占领靖江王府的清将孔有德。孔有德走投无路,放火烧毁靖江王府自焚。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在外玩耍,方侥幸逃过一劫。

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依据史料记载,据此演义出一部《还珠格格》,并由同名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使得靖江王府与“还珠格格”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电视《还珠格格》中的民间格格小燕子的原型,传说就是孔四贞。

前些年,人们维修靖江王府,就在地下发现一条通往漓江的暗道。正是这条生命通道,使得在靖江王府历代权力斗争及朝代变迁的过程中,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人们一定还记得,明末清初战火纷飞之时,靖江王府逃出去一位年仅几岁的藩王后裔,他后来就是清初画坛大师石涛和尚。

经过刀光剑影的劫难和历史风雨的洗礼,靖江王府所留下的城墙和残存的石栏、石阶已为数不多了——目前的建筑群,多建于民国后期。

 

现今的王府内景,跟别的地方差不多的,多是楼台与庭院,建构也都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单看亭台楼阁,那是很扫兴的。因为这靖江王府远不如北京、南京,或西安等古王城那般霸气和巍峨,那里的古建筑肯定比这要好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王府在清朝时候,曾作过贡院(考场),成为书生考试的地方。

那白墙黑瓦,一间间被隔开来,只有三、四平米的小屋子,那是古代士子们考试和生活的地方。

我有幸得以走进这一考场,特意体会了一下古代书生考试的感觉。我拿起毛笔,在宣纸上比画了两笔,感受旧时书生临考的紧张和艰辛,以及成为举人或状元的畅快和喜悦。

事实上,据有关史志记载:清代在靖江王府的残基上建起的广西贡院,铸造了广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辉煌,终清一代,这里走出状元4人、榜眼 1人、会元1人。清代三元及第仅有二人,广西占一人,至今的王城门上仍镶嵌着“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很是引人振奋——这曾经是广西人引以为自豪的一段教育文明与考试文明!

是啊!人类之文明,它的传承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流动的文明,比如江河流水的精神,比如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等;另一种则是凝固的文明,那就是一些历史遗迹,它们以自己被时间凝固的身影记录着历史的风霜雨雪,比如长城,比如故宫,还有这眼前的王府……

 

让我感兴趣的,除了王府,还有那座造型别致的独秀峰。

明代藩王,靠朱姓而得以世袭,占去了这一方最好的风水。这不,王府前面就是清澈的漓江,后面则是耸立的山峰——正好符合所谓前有活路,后有靠山的风水地理意义。

平地突兀拔起的山峰谓之独秀峰,山势陡峭,秀丽怡人。其海拔虽只有200米,净高55米,但对桂林而言,算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山峰了。

独秀峰居于靖江王府之后,据传乃王府繁衍生息数百年的“龙脉”所在,明代人徐霞客曾因王府拒绝其登临而终生抱憾。

独秀峰的南面有一座奇特的山洞,洞内藏有60幅保存完好的明代“太岁”图石刻。据导游解说,这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太岁”摩崖石刻。而“太岁”又到底是什么玩意呢?巧舌如簧的导游说:“太岁”就是掌管我们人类的福、禄、寿之神灵,很灵验的。

据说这山洞是由一个叫朱佐敬的王爷发现的,王爷一生平安,享尽了荣华富贵,山洞的吉祥之说也便有了支撑。置身其间,我亦将信将疑。

洞外,山崖上刻了一个朱红的“寿”字,传为慈禧所写。而慈禧一生都没到过广西,此字又是从何而来呢?相传在清朝的时候,广西提督为了祝贺慈禧生辰,进洞拓了一幅属于慈禧的太岁像,送给慈禧。慈禧见后,大为欢喜,写了一个“寿”字赠还给广西提督,广西提督便将此字刻于山崖之上。

出洞之后,我们随即登临独秀峰。一路上,台阶陡峭,非要抓住扶手而上不可。而山上,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山顶有读书岩,相传为南北朝文学家颜延之读书处。

 

一方名胜,常常要引得无数英雄于此风云际会,王府在二十世纪初期曾经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民国时期,孙中山曾在王城设大本营誓师北伐。后来的新桂系军阀也以桂林为中心统治广西长达13年之久。现今,还保留下来的文物遗址有:蒋翊武就义处纪念碑、中山纪念塔、仰止塔、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救亡日报》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抗日救亡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中共城工委旧址等。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大后方著名的抗战文化中心。其时,在桂林从事文化与创作活动的文化人有1000余人,知名人士有近200人,如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艾青、柳亚子、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等。在桂林的出版社、书店有220家,出版报纸杂志260多种,各类图书2000多种,抗战书籍印数占全国出版总量的80%。期间,举行了千人抗战歌曲大合唱,万人火炬歌咏大游行和持续3个多月的“西南剧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一时间,桂林享有中国“文化之城”与“精神之城”的美誉。

的确,我们要了解一座城市,必须先熟悉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必须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处,必须感悟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必须尊重这座城市的生命节奏和文化张力,如此,我们才不至于失却心灵的故乡。

山川形胜,风水绝佳,为什么南明小王朝却在这块风水宝地里烟消云散呢,是南中国素来王气稀薄的缘故吗?

也许是的。

桂林的山,都不巍峨,未曾有霸气;

漓江的水,也不滔滔,也未曾有蛮气。

如果以一字来概括桂林的山,那我想,应该是秀。

如果以一字来形容漓江的水,那我想,应该是灵;秀与灵的组合,自然难成成王气!

但是,置身王府,我时时感觉到这里有一个大气场,有一股气,蓊蓊郁郁,弥弥漫漫,好像整个王府,整个桂林,整个南中国都被这股气笼罩着,蒸腾着……

这到底是一股什么气呢? 我想,应该是一股凌盛氤氲的文翰墨气!

是的,几百年来,靖江王府日夜弥漫萦绕着的这股文墨之气,一如默默流淌的漓江秀水一般,延绵不绝。


(原发《青岛文学》2016年第1期)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