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评论丨走过荒原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09-10 10:00:57

 

走过荒原

文丨许艳文

 

某些时候,我会无端地陷入一种苦思冥想,念及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会闻到花草、树木的芬芳,以为我们身处一个洁净、温暖和诗意的空间。然而,为什么总会有那么些看上去好端端的人,内心却颇不平静,甚至常怀不安、焦虑与忧伤呢?或许生活本就是万花筒,在铺满阳光和鲜花的路上,总会遇上风雨和霜雪的侵袭。

一个沉寂的秋夜,无风无雨,我在桌前摊开T.S艾略特的诗歌集《荒原》,联想到当下一些社会现实,感触颇深,感慨良多。诗人在《荒原》中虚构了一系列机智含蓄、说古道今的神话传说,借用种种丰富新颖的“意象”对现实生活予以描摹与观照。在貌似“潦草的松散的诗”里,不采用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不言而喻,如此无疑增加了读者对诗歌解读的难度,尤其是大量典故在诗歌中的使用,颇有点类似中国古典诗词,未免显得晦涩深奥,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我似乎看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青年诗人艾略特,一脸忧郁地站在历史的页面上,沉吟,沉吟。在他的眼里,到处是一片荒原:土地龟裂、石头发红、树木枯萎,这里的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在艾略特看来,“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原来,年轻的诗人艾略特很早就接触到了社会,看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污秽与邪恶,看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空虚与无聊,看到了令人讨厌和恶心的人物,他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感悟、以文学的形式来反映这样的现实生活,于是将肮脏的现实与奇特的梦幻结合起来,构建成一组触目惊心、撼人魂魄的现代画卷——诗歌集《荒原》得以面世。

《荒原》主要描述的是水荒,雨水是荒原最重要的需求,然而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人们对雨的渴求更加强烈。如果我们深入进去细细阅读的话,不难发现,《荒原》里隐喻用得最多的是水,如干旱时想象中的泉水、淹死水手与船商的海水、隆隆雷声中所预示的雨水,等等。艾略特在诗歌中不仅仅暗示了水的重要性,而且还暗示了水给外物带来生命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死亡的双重性,从而揭示了人们爱水怕水的深层心理矛盾。如追求与犹豫、欲望与失落、行动与不安、得到与失去等一系列相悖的心理与行为。总之,人在现实中的双重心理被诗人解析描写得惟妙惟肖、入情入理。尽管艾略特是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诗人,但读他的《荒原》无时不感到他好像描摹的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与心态。可想而知,人类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思想、感情、意识、感受,莫不如此。

艾略特对他当时身处的社会充满疑虑与困惑,他看到了人间的苦难和困厄,听到了下层人民的呻吟与哀号,从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哪里是终了呀,这无声的哀号/这花瓣飘落,静止不动的/默默凋谢的一株株秋花?/哪里是终了呀,这漂浮的破船/这海滩上尸骨的祈祷,/这在宣布不幸的时刻所做的无法祈祷的祈祷?”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巨大悲怆,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极度关注,感受到诗人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感受到诗人对改变现状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

我在阅读《荒原》时,久久琢磨“荒原”这一意象的含义,到底其中隐喻着什么呢?诗人曾经谈到过他创作《荒原》的动机,“不过是个人的消遣,对生活无足轻重的抱怨”,但是,我们徘徊于他的诗行时,分明感受到艾略特描写了一代人的不安,捕捉到了当时的整个时代精神,使“荒原”这一意象成为文明堕落与一代人精神空虚的代名词。

伏案品读,掩卷沉思,当我们停留在艾略特的“荒原”中时,是不是也会强烈地感受到自身也有可能处在一座可怕的荒原之城呢?是的,“荒原”其实就是一座围城,一座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堆满了形形色色的垃圾、长满了形形色色杂草之围城,我们需要尽快地从这座让你窒息、郁闷、困惑、不安、恐惧、挣扎的围城里走出来,走过荒原,另外寻找一个天高云淡、山清水秀的去处,期盼一场淅淅沥沥的及时好雨,以求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安妥我们一颗动荡不安的心。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