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质朴真情写人生——浅谈《自然抵达》的文学吸引力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09-22 09:51:00

 

质朴真情写人生

——浅谈《自然抵达》的文学吸引力

文丨熊萍

 

近日偶得刘克邦先生的散文集《自然抵达》,读完,很多细节一直萦绕在心间。这是一本很有吸引力的书,很久没有这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了。

记得刚拿到书时,有些感动也有些诧异,感动的是,书拿在手上厚厚的、沉甸甸的,打开扉页,上面工工整整写着“熊萍女士雅正”几个字,旁边盖了方方正正的红色印章,我认真看了每一笔每一画,作者的认真与细心全浓缩在字里行间,心想,我也出过书,没有他认真和用心啊!以后一定要向他学习;诧异的是,我不坐班,书是快递到我的办公室的,我要同事捎给我,当我手捧同事交给我的书时,起初心里有些许不高兴,因为书已不是一本新书了,书角卷起,书面褶皱,书可能已经被同事们传阅,不过马上我又高兴起来,书本来就是让大家读的,心想,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同事们工作如此繁忙竟然有闲心争抢着读这类“杂书”。

回家,因正忙一篇论文,我把书随手丢在沙发上,想有空的时候再来翻翻。论文一直忙到深夜二点,准备洗漱,发现卧室的灯还亮着,先生一定还在看书,我走过去武断的把灯关掉,“命令”他早点休息。没过几分钟,他以为我睡着了,灯又亮了,我很生气,懒得理他,自顾自睡去,等我醒来,大概已到清晨六点,我发现灯还亮着,心想,他在看一本什么书?是怎么的一本书如此有吸引力,让他彻夜不眠?我悄悄走进卧室猛地将书没收,他没有生气,而是亟不可待、兴奋地告诉我这本书很有意思,告诉我书中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他也有作者类似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他最喜欢哪一篇哪一句哪一个人物。看着他手捧的是刘克邦先生的《自然抵达》,我确定这一定是一本好书,我一定好好读读。

过了两天,我的论文初稿完成,躺在床上,我“好好”读了它。读的中间流了不少眼泪,如今已经忘了是喜极而泣还是因悲伤的动人故事而落泪,反正“哭”了不少,也“笑”了不少,这本书有四百多页,一个下午我读了一大半,有一种冲动让我非一口气读完不可,我拿出铅笔,在书中写写画画,每一篇末尾都忍不住留下了一段感言。书上涂满了我的文字,画满了杠杠,先生责怪我不爱惜书,我调皮地说,“这本书不是刘克邦的了,已经是我的了,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书是作者向读者的诉说,我在书中情不自禁写上的密密麻麻文字,那是读者忍不住想向作者表达读书的感悟。

儿子在家等待清华录取通知书,看我们这些天都在谈论《自然抵达》,对这本书也来了一点兴趣,很明显他对《一对金戒指》、《馄饨店里的感动》等文章很感兴趣,饭间,他突然提到,《一对金戒指》写得像“小说”一样,我知道作者儿子的孝敬举动触动了他的心灵,我的儿子之前可能从未思考过为父母做些什么,这篇文章对他有些触动和提醒;饭间,儿子还邀我去“三王街双燕楼”,我知道《馄饨店里的感动》温馨画面,他想亲自去体会;一次走在财政厅附近的地下通道,儿子突然问,刘克邦写的地下通道应该是这里,擦鞋大妈会是哪一个?……我知道这本书已经深深印刻在一个普通读者心中了。

刘克邦先生的《自然抵达》在我们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我想,刘先生的散文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阅读吸引力,有这么三个原因:其一,作者对社会、人生有一个善良宽容和包容的博大胸襟,让人敬佩,给人正能量。“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的气象就小。”胸襟大,笔墨的气象自然就大。刘先生的散文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让我们时时品味到一种温暖、光明、向上的人生图景。其二,刘先生的散文写生活的原生态,毫无刻意,浑然天成,很具有亲和力,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写人物如路边擦鞋大姐、热心朴实的六娭毑、正直严谨的老处长;写事件如车祸现场的寒心、门诊看病的无奈、《故事会》引发的误会等,全是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切的情感、最贴近读者的画面。其三,质朴文字中处处散发着以小见大,以景喻理的人生哲理,给人宁静与启迪,如《与母亲夜行山路》“每当我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心情沮丧万念俱灰的时候,“好孩子,勇敢点!自己爬起来!”刘先生的散文包含着朴实而又深邃的哲思,读它,能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宁静怡然,能让人体味到一种繁华褪尽的沉静;能让人对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陶冶与洗涤,催人思考,催人奋进。


作者:熊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