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书评丨一本关于心灵与远方的书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08-26 12:40:11

 

一本关于心灵与远方的书

——读《那一城枫红枫绿》

文丨方雪梅

 

周末,从一叠新书里,随意抽出一本,闲读起来。没有琐事打扰,坐在冬日的暖阳中阅读,是一件开心的事。卷帙中的墨香,让人安神。书名叫《那一城枫红枫绿》,是华人女作者枫子的散文随笔集。本是闲读,未曾想,展卷之后,被其牵情,整个下午潜沉于书中人事、景物,读得入神忘我。

这是一本海外题材的作品,乃作者对自己数年北美生活的漫拾。作者从一个中国移民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法裔社会生活的经历。笔下,有漂泊他乡的孤寂与艰辛;有挣扎、奋斗的坚韧身影;有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感悟;亦有对异域苍秀山水的品味……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他乡风物的深切体验,用细腻婉顺,却又机锋迭见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生活的画卷。

全书分为《枫情万种.》、《魁北克文化》、《枫言枫语》、《蒙城往事》四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她海外生活的片段。在《随风而去.》一文里,枫子给读者讲述了一男一女,两个合伙租房的年轻人的故事:在北美漫长的冬季里,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他们彼此取暖,生活上互相照顾、依赖,情感上却不能同步,由此引发了内心的雨啸风斜。这种情感的错位,使得蒙特利尔冬季的寂寞,更加刺骨了。同样,读到《太平洋上空的叹息》,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隔海的痛楚:鲜鲜是一位带着孩子在加拿大生活的年轻母亲,而丈夫仍然在国内。异乡生活的艰难,骨肉分离的相思,以及对未来家庭前景的忧虑,还有面对深爱她的格瑞的执着追求,使她陷入了一种空茫与挣扎之中……这两个故事,实际上是对一些海外华人现状的写生。 在国外,有这样一些中国人,为了一本护照,被动地生活在别人的国家,别人的城市,而且一呆数年,坐所谓的“移民监”。仿佛离群的孤雁,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他乡,他们是太平洋上空某个空间里的内心酸楚不堪的一群人。他们面对自己日益动摇的决心和对爱人不确定的信念,发出了深深的、沉重叹息。到最后,历经磨难,生活的许多东西都变了味道,包括曾经的许多美好情感,却如黄鹤远去,踪影全无了……

这也让读者看到,负笈他方,既是开拓人生机遇的一条管道,也绝对是一条棘草丛生的曲折之路:一方面,很多人豪情纵天,踏出国门寻求梦想;另一方面,又被光怪陆离的陌生文化、习俗、价值观所挤压,甚至是吞噬。要想在别人的天地里生存,以至能傲视群伦,就必须不停地在生存技能上“开疆拓土”,不停地奔突,不停地历经心灵的磨砺。

枫子的文字是开阔的,宛如一孔长焦镜头,将远方的风物,立体地展现给读者。随着她的镜头的伸展,我们可以去充满法兰西式浪漫的蒙城郊外滑雪;可以观赏满街五颜六色的涂鸦;可以随几十万歌迷去参加席琳 迪翁的魁北克演唱会;可以访问全世界最大的同性恋村;可以参观艺术博物馆里的拿破仑遗物;可以与身材健硕,刻着纹身,戴着鼻环与唇环的蓝领工人在街边公园的绿草地上聊天;可以穿着中式的唐装和小礼服赶赴这样那样的聚会……实际上,蒙特利尔的多元文化,开放观念,和包容态度,从头到尾,弥漫于此书的尺幅之中。

枫子的文字是温暖、真诚的。她笔下带着女性细腻的风致,既写了游子们去国怀乡的孤寂、忧愁、茫然情感,写了他们内心的爱与乐,苦与忧,写了他们打拼、奋进的故事,也让读者从她怪异的邻居安娜、画家知己苏凤、华人女记者胡宪等人身上,触摸到了人性的善美和温暖。这些对生活的真实书写,热情、坦白、实诚,叫人读出一种气韵,亦令我心中欣忭。

《那一城枫红枫绿》,看似一己的阅历,实则是众多海外华人奋斗者的“我见”与“我感”。 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于海外游子真实生活与心灵的书,值得一读。

从书后的文字得知,枫子本名崔颖,曾在加拿大最古老的麦吉尔大学学习。数年客居异域,求学、谋生之余,还能以文学为精神方向,做个煮字的女人,实在难得。虽然怀里已经有了一本加拿大护照,但她还是于近期回到了有老宅,有月亮门,有竹影蕉风的江南。也许让她深情缱绻的故土,才是她文字背后的灵魂吧。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