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哑巴红军传奇丨故事梗概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07-26 01:17:33

哑巴红军传奇

作者丨纪红建


作品影响:此作品发表于2006年第7期《中国作家》,发表后反响强烈,中宣部、中国作协分别提出表扬,《人民日报》、《文艺报》进行了专门评论,并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

故事梗概

哑巴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唯一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聋哑红军。

哑巴同志既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红军,又是一个身份特殊的红军,他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典型的天聋地哑。他更不识字,甚至不懂哑语,只会用简单的手势表达自己的心思。在档案里,他的姓名是哑巴,出生年月不详,入伍时30岁左右,籍贯只知道是四川一带,其他的具体内容都不详,唯有入伍年月明了:是1935年6月。哑巴同志是红一方面军途经四川时,红军战士误把他当作奸细而戏剧性地被带上革命道路的,并且机缘巧合地成为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贴身警卫部队——中央警备团炊事班的一名挑夫,红色奇缘由此演绎。哑巴同志跟随着主力部队,从大渡河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京香山,再从香山来到北京城内,从背行军锅到喂马、挑水、烧火,再到看管果园,他的身份以及他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十分普通,甚至普通得不为人所关注。

中央红军过了大渡河后,政治保卫大队的战士肖士杰与马天皇发现哑巴同志时,曾与哑巴同志有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在那场对峙中,哑巴同志不畏强暴,分得清好与坏、是与非,而再一次让肖士杰与马天皇吃惊的是,面对他俩黑洞洞的枪口,哑巴同志居然毫无惧色。虽然在这里哑巴与肖士杰和马天皇似乎结仇,但在后来的战争洗礼中,坚忠的革命信念让他们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成为了同甘共苦的革命战友。哑巴同志正式被批准参加红军后,对革命充满了向往与并渐渐构筑着坚强的信念,如他看到灰色粗布中山装,八角帽,缀布质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时,左看看右看看,前摸摸后摸摸,感觉特别亲切,久久不愿放手。

哑巴同志是有一些缺点和小毛病的人,脾气暴躁、善用唾沫表达自己的不满等,这些小毛病几乎贯穿了作品的始终,而这些对主人公小毛病的描写不仅没有让读者怀疑主人公的品质,相反而是体现了鲜明的人物个性,可敬可佩的高尚品质,让我们更加敬重这个从大渡河走来的聋哑红军战士。当年在大渡河被肖士杰和马天皇他们带回大队的时候,哑巴同志就对他们对他的轻视给予了回击,他不会说,就吐唾沫。平时只要谁说他的坏话,他就会不客气地吐唾沫。新中国成立后,哑巴同志因生病,领导想让他去休养,但领导知道如果说要哑巴同志去休养,他肯定不会去,于是编了一个美丽的诺言,说让他去一个荣军院,负责那里的卫生。但来到荣军院后,哑巴同志对于那些摆架子,到处乱扔垃圾的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英雄,也会纠正他们的缺点,要是他们不改,逼急了,哑巴也朝他们吐唾沫。这一小毛病直到哑巴同志去世都一直保持着。正是这些小毛病,哑巴同志与许多人闹过矛盾。

哑巴同志的手特别紧,在延安的时候,他把几块在银元放在布口袋里,贴身放着,生怕丢了,或是被人偷了。当时与他一块的战友熊健心里还产生一个疑问:哑巴同志怎么把钱看得这么重要呢?自己还舍不得花,是不是他老家还有老婆孩子啊!要么就是他的农民意识太强了。关于哑巴同志手紧的例子还不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哑巴同志对钱看得重是事实,但他不贪钱,说得准确点,他只是爱惜钱、勤俭节约,战友要离开连队了,他送点钱,战友家里有困难了,他资助点钱。后来,当熊健离开连队时,哑巴同志却送给了他一块银元。这是熊健始料未及的。熊健对哑巴同志的猜疑也随之消失。对比出来了,哑巴同志不是抠门,而是实实在在原汁原味的高尚。后来,他又随同部队来到北京城内,并在这里负责看管果园,虽然他不随便让官兵进入果园摘果子,但他却经常送果子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吃,即使是捡回来的果子,他却把好的没烂的送给战友们吃,自己却吃烂了的。高尚的品质跃然纸上,我们不得不对这个又聋又哑的老红军肃然起劲。

哑巴同志的一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红军,红军给他饭吃、衣穿,还让他干活,甚至给他发银元、发工资;随同部队到达北京后,他又得到了战友、领导,甚至是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但哑巴同志的一生又是悲壮的,直到他去世,仍旧没有找到他的家和亲人,也没有成家。组织上也多次安排去找他家里的亲人,甚至在报纸上刊登了消息,前来北京认亲的人也络绎不绝,甚至排成了长队,但没有实现;组织也想给哑巴成个家,老来有个伴,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令人发笑但却动人的故事,正是这些事故,既体现了哑巴同志平凡的一面,也体现了他质朴高尚的一面。哑巴同志的一生都献给了警卫事业,献给了中国革命。然而,两者并不矛盾,哑巴同志把自己的一身献给了革命,党和军队领导并没有忘记他对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对他进行了特殊的照顾。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哑巴同志病重后,师领导和师医院领导一致同意成立“哑巴医疗护理小组”,让他安度晚年,这不光在卫戍区部队,就是全军都是破了例的,正如作者所写:“不要说师长政委了,就是卫戍区的司令员、政委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本书虽将字格空间留给哑巴同志这位长征途中的“边缘人群”,定位于“平凡人物”,但作者却另辟蹊径,将笔头转向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物还原真实,在整体上做到了将历史叙事与人物描写有机地融为一体,语言质朴感人,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文学的表现空间豁然增大,鲜明地体现了一位特殊而又普通红军的质朴与伟大,呈现给人们的是真实可感的心灵图景和血肉丰满的长征战士形象。作者并没有刻意塑造一个无懈可击的红军英雄形象,而是不时描绘他的一些小毛病:脾气暴躁、善用唾沫表达自己的不满、手紧、爱闹点小别扭……人物性格跃然纸上,焕发出生活光鲜的人性色彩来。正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度挖掘,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幅场面宏大的警卫史,甚至是中国革命史。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