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汉骞,湖南永州宁远人,国民党十大著名抗日将领之一。淞沪抗战起,阙汉骞时任十四师七十九团团长。在上海罗店防守战中,他率部与敌反复争夺,在此苦战数月,战况异常急烈,当时有记者称喻为血肉磨坊。七十九团官兵伤亡惨重,给予日军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同时阙汉骞以其不俗的战绩,被提升为四十旅长。随后十四师奉命开拨南北塘口,日军在开战时是相当凶猛的,但是阙汉骞的旅部却顶住不退,他的卫兵曾多次督促他后移,他硬是死死的顶住,直到最后。他们死死的苦守了三个月,后从战略上考虑全军撤退,十四师经青阳港、昆山下撤,阙部四十旅在后掩护于青阳港公路桥阵地与日军苦战,直到军部全部转移,他才率四十旅转移。
淞沪抗战后,为了确保武汉的安全,十四师驻防誓节渡。阙部四十旅驻扎茅毋山,他每日白天步行上下山,勘察地形,晚上回来与参谋人员反复研究,他估计日军会沿长江而上进行攻击。就描绘了精确的防守图,并督促部属沿着长江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歼来犯之敌。日军正如他所料,沿长江攻击而上,阙汉骞率部奋力迎击。他对部属训话道:“对于敌人这次疯狂的进攻,我拜托大家了!一定要做到人在阵地在!绝不允许后退一步!违者军法处置!”阵地坚守近一个月,有时到了白刃相接、反复肉搏的地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直到武汉布防准备基本就绪后,才奉命撤退。
1939年夏,阙汉骞在常德荣升第十四师师长。就在这一年冬天,日军从广州北犯,第七战区千方百计进行阻止,阙将军率领的十四师从常德以奇兵方式进攻翁源、花县,为了这次出击的隐蔽性目的,他们白天伪装行军,晚上强行军,阙将军还亲自到士兵中去鼓励将士,部队日夜奔跑兼程,一举攻下翁源、花县,打得日军被迫退回广州近郊。而他也因累累战功,获得了“抗日猛将”的美名。
1944年春,阙汉骞升任五十四军副军长。4月,他以代理军长的身份率十四师、五十师空运印缅,解盟军之危。稍后返回云南五十四军军部,参加滇西大反攻。
1944年5月11日,五十四军强渡称为天堑的怒江,随即进攻高黎贡山,此山山势险阻,而日军的工事据险而修,进攻难上加难,但他们历时四十天,会同友军肃清高黎贡山之敌,进抵腾冲外围。部队本来需要休整和补充,但远征军司令部下达了攻克腾冲的命令。7月29日,远征军出动60多架战斗机轰炸腾冲城。接着用大炮轰击各个堡垒,以火箭炮或火焰喷射器攻击枪眼,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8月2日,阙将军紧急要求空军协助攻击,将城墙炸出突破口以便突入。5日,远征军总司令部派出b-25飞机15架,炸毁城墙13处,双方在城墙破缺处,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7日,阙部5000多人突入城内,占领了日军部分城墙阵地。12日,他调整战斗部署,各师在城中与日军展开巷战,日军全力反击,血肉相搏,战斗甚为残酷,腾冲城内的6000多日军除300来人溃逃城外,其余皆战死、或自杀。对于外逃之敌,阙汉骞亲自严命预二师方诚团长率一团之兵力,予以追击,除10余被俘外,余皆击毙。至9月14日,腾冲歼灭战取得完全胜利,敌人或俘或死,无一生逃。
>>链接新闻
阙汉骞和“拨云体”
在台湾书坛,能够和于右任、吴稚晖相提并论的第三人,是湖南宁远籍抗日名将阙汉骞(字拨云)将军。他以中将军长之职指挥中国远征军取得腾冲歼灭六千日军的战绩为人称道,他所创造的书法艺术“拨云体”却鲜为人知。
其人
阙汉骞(1902—1972年),字拨云,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镇阙家庄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官至中将兵团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等职。
阙家庄处于大小村落之间,阙汉骞出生时合族不过百数十人。困难环境下容易养成小姓部族之人倔强独立、冒险犯难之精神。所幸阙家子弟历来重视文化熏陶。
阙汉骞六岁即延师课读,天资虽不甚高,而体力则过人。他九岁入平田村杨家私立的伦英初小,当时用一种价格便宜的黄毛笔写字。三年后他先后考入县立高小、第十三联合中学。“五四”运动期间,他考入湖南公立法政学校,后因母丧辍学。
1920年阙汉骞奉父命与杨如结婚。杨如之父为又陶先生,性豪爽,善书画,能文章,对阙汉骞有知遇之恩。阙读伦英初小时,同学皆笑他体格高大、笨拙无能,先生独大加赏识,常谓阙家子磊落魁梧,写字亦洒脱可喜,吾家弟子都不如。
阙婚后蛰居家园,纵情临池,对《张迁碑》尤感兴趣,且推崇颜真卿书法。闲暇阅读明清古典小说,爱不释卷。
阙汉骞草书六言联
阙汉骞草书五言联(1954年)
没有人料到书法能改变一个山里娃的命运。
当时阙汉骞做棉花生意,来到了邻县双牌县。恰逢一有钱人家听说该县回来个旅长,要在家乡做寿宴,忙着找人作对联祝贺。
阙汉骞闻说主动请缨,破开竹筷一根,夹住棉花一坨,谈笑间榜书对联既成。旅长见到贺寿对联后命人请来作者,称其书法大气,从军或有可为,当场以上宾对待。
从此刻开始,阙汉骞发现多收棉花只能保住几家温暖,决计冲出山关赌命于枪林弹雨之中。
阙汉骞逐弃商从军,辗转湖南多个地方,学习步兵,后来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浴血战场,屡建奇功。
其事抗日时期,阙汉骞抗战中历经粤北大捷、昆仑关大捷、解密支那盟军之危、腾冲战役等10次大战,屡建奇功,有“抗日猛将”之美名。
1937年抗战爆发,8月任14师40旅少将旅长,在淞沪会战罗店防守战中,与敌反复争夺,战况惨烈空前,当时罗店战场有记者喻称为“血肉磨坊”,40旅官兵伤亡惨重,但给予日军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阙汉骞的勇猛表现,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
1939年5月升任54军14师少将师长,12月日军从广州北犯,率部跑步驰援要隘韶关,他居然能在固守镇地之余,另出一支奇兵,从敌侧背展开反攻,一举攻下翁源、花县,追击日军精锐之近卫师团,日军退回广州,史称粤北大捷,此役获得“抗日猛将”之美名。之后奉调柳州,参加昆仑关大捷之役。
1944年春升任54军副军长,54军为中国远征军的主力,4月代理军长,率14师、50师空运印缅,解密支那盟军之危,5月返回云南军部,发动滇西反攻,强渡称为天堑的怒江,历40日攻下号称天险的高黎贡山,奉命再攻取腾冲。7月升任中将54军军长,以工兵挖地道炸城墙的方式取得突破点,占领城角数处,日军以武士道精神全力反击,双方血肉相搏,战斗甚为残酷,经过月余巷战,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尸臭扑鼻,自开战以来的6000日军,除300余人溃逃城外,其余皆战死于城内,阙汉骞命方诚团长率部追击,除10余人被俘外,无一余生。日本教官称之为中国抗战史上最成功的歼灭战,此谓“腾冲战役”。
随军美国顾问史塔尔将军(后升任美陆军部长),对阙汉骞甚为钦佩,将腾冲攻城战,拍成电影,带回美国作为教范,可见此位“抗日猛将”对国际上的影响。
其书
阙汉骞戎马倥偬,其书法能够蔚为方家,自成一体,其所下功夫可见一斑。
“拨云体”的嘉名,系由书法名家吴稚晖所赐。吴稚晖曾经撰写专文推崇阙汉鹰的“四体千字文”。其赞誉之词有谓:“直追王(羲之)前,使钟 (繇)体复活并略复千文之旧。今之上将军(指阙汉骞),毕竟胜古之右将军(指王羲之)。名其体为‘拨云体’,为题拨云飞墨”。正因为吴稚晖老推重阙汉骞的书法,“拨云体”广为人知。
阙汉骞曾说:“我一生在功名中行,而功名对我实如浮云过日,无足重轻。只有书法,则实为我第二生命。又有十四师,是我的第二家庭。”艺术造诣,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决非数年之功可以幸致的。
阙汉骞勤作于书道,读过的古碑帖达千百种之多。单说进入黄埔军校后,喜临南北六朝碑与秦汉碑,以临“毛公鼎”而言先后共达五年之久。阙汉骞在军中东方未明即起,起必燃烛书写擘窠大字数百个,始闻起床号音,数十年从未间断。每在战地一得闲暇,便读碑阅帖,揣摩古人风韵。他习书亦不错炎天酷暑,雪地严寒。
少壮时候身高一米九五许,体重二百八十斤,尽兴庞然榜书时挥汗如雨,沉着痛快。阙公喜大草文天祥《正气歌》,全文三百字,书八尺条幅十二张,需时仅五分钟,可谓神速。阙汉骞对书法艺术有独到见解。
其一,他强调学习古人但求适我意,不求取悦于人。“余宁为颜平原之刚劲,而不能为赵文敏之妩媚;即如二王之文采风华,亦不过翩翩佳公子活跃纸上,余虽爱好之,而不愿师之;以处非其境,又非其人,勉强学之,何由得其神似。”
其二,阙汉骞于古人碑帖,观摩多于临摹,不拘一格,亦不刻意求其酷肖,取其神态而已。有时兴之所至,每参以己意,信手而挥之,自知不免有狂貔之笔。这正是他的独到之处。
其三,阙汉骞能将书法境界融入到指挥作战之中。他常言:“作字可以涵泳身心,陶熔气质,集中意念,纯一精神于统军作战时,尤能藉之以镇定于万变之中,从容于疆场之上,而置生死于度外也。”又云:“读书可以入圣,写字亦可以入圣;人生于业,惟精惟一,未有不成者;精一入神,未有不圣者”。阙汉骞此生,堪称“儒将”无疑。
阙汉骞一生戎马,绝无嗜好,只有他所搜集库藏的古本古帖多达一千余种,只此便是他家的无上瑰宝。
(新湖南客户端综合自《永洲日报》、《艺术品鉴》杂志 )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