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升】
萧瑜,又名萧子升,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号称一师三杰之一,与毛泽东蔡和森齐名。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再现了二人暑假一起行乞遨游湖南的一段故事。萧子升不赞成毛泽东的改造社会和共产主义主张,他信奉改良主义,后来加入了国民政府,30年代出国。
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萧子升、蔡和森与毛泽东。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两位后来接受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而青年时代的激进分子萧子升则坚持信仰无政府主义,解放后长期旅居国外从事文字教育事业。
毛泽东与萧子升
青年毛泽东与好友萧瑜曾有过一次关于中国家族制度的谈话。毛认为,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太重,所以人们缺乏民族感情。萧也认为,把儿子完全当作家庭的私产是错误的,但也并不完全属于国家的,夸大国家的观念和夸大家庭的观念一样是有害的。
毛认为萧对子女的观念有些奇怪,并认为国家应高于一切。在一个理想的国家儿童将由国家扶养和教育。最重要的是应有一个强有力的好政府 有趣的是两个风华正茂,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年青人,谁也没有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更未为此而翻脸。两人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理念。
毛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了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崭新社会,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好政府,让内受军阀涂炭,外受异族凌辱的中华民族好生扬眉吐气了一回。
毛主席在东山学堂读书的时候,和萧子升的弟弟萧三关系很好。对毛主席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世界大英雄传》就是萧三借给他的。
萧也贸然走上了一条自选的无政府主义的荒郊小道,既反对国民党,也未因好友的辉煌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一生流落于欧洲、美洲。让人感叹不已。
从萧子升毕业那年8月到第二年的7月,毛主席给萧子升写了13封信。
新民学会成立后,萧子升、毛主席、蔡和森一起组织湖南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
生平轶事
萧子升做了华法教育会秘书后,和毛主席他们一起组织了五百多个学生去法国。萧子升和他弟弟萧三也去了,他妈妈把陪嫁的田卖掉给他们兄弟做路费。蔡和森也去了。蔡和森到法国后,受苏联革命影响,希望中国向苏联一样。萧子升呢,是个改良派,希望靠教育改造中国。他们都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的想法和蔡和森的一样。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和萧子升有了矛盾。
1921年年底,萧子升又去了法国。3年后回来,在国民党北平市党委编《民报》,以后一直在国民党那边做事,不过和毛主席还是经常有信件往来。1926年,段祺瑞政府的黑名单,李大钊排第一,萧子升排第二。
国共完全闹翻后,他们就没来往了。不过杨开慧1930年在长沙抓起后,萧子升想办法救过,没成功。
1924年回国,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民报》总编辑、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及国民政府农矿部次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大陆解放后,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后来又到法国、瑞士。1952 年去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
1959年萧子升在国外出版了一本关于他与毛泽东交往的书(中译本书名:《我与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出版),之中,详细描写了他与毛泽东俩人一文不名而步行游走湖南省内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传奇经历。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