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新湖南 • 综合
2024-07-15 11:50:04

新湖南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 何晴 张鑫)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投身生态环保、抗洪抢险、红色教育、科普公益、文化传播等乡村振兴实践,用实际行动凝聚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挺膺担当。

追忆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在共和国“一号烈士”段德昌的雕塑前,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实践团带队老师张鑫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益”路向前的力量。

南县三仙湖镇初级中学的课堂上,授课志愿者席玉泽同学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志愿者的“爱国三问”,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了“盛世华夏,强国有我”的种子。

奔赴防汛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正值南县汛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屠波的带领下迅速奔赴防汛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投身于巡堤护堤工作中。他们顶着烈日,手持铁锹、锄头,在泥泞的河岸边挖掘沥水沟,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减轻河堤压力。

除了护堤,团队成员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地勘察,对河堤下方的土地进行了细致排查,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群学生真不错,给他们点赞!” 大堤防汛工作第一大队的教导员张熠说。

传承非遗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一幅寓意深刻的剪纸作品展现在三仙湖镇初级中学孩子们的课堂上。这是实践团成员赵子杰给孩子们展示的剪纸作品。

作品以红日东升为背景,将巍峨庄重的天安门城楼、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置于红日中上方,表达如日方升、繁荣昌盛之意。他向孩子们解释道:“剪纸多用红纸是因为红色象征着希望和生命,也印证了‘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创作方法,以及剪纸背后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孩子们在他的示范和指引下,将一张张红纸变成了精美的剪纸作品。孩子们纷纷表示“剪纸课很有趣”“想天天上剪纸课”“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

科技点亮童心,赋能乡村振兴

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吸引着一双双好奇和探索的眼睛。 “瓶子是怎么吹气球的?”“气球为什么会变大?”不少同学现场发问。志愿者详细为同学们解释实验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在志愿者的指导和演示下,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了“人造雪花”“瓶子吹气球”“自制泡泡水”等多个小实验。孩子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更领悟到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仙湖镇初级中学校长范雪怡称赞说,课程生动有趣、科学性突出,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更是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文化学习和科学探索提供了源动力。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回到农村、扎根基层,将汗水挥洒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征程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

责编:欧小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相关推荐
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
校园新闻 0评论

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青春时尚,青少年生态文明宣讲会开讲啦
风向标 0评论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韶山迎来2025年首批社会研学团队
湘潭 0评论

会同县:湘研“同”行,“会”聚童心
教育资讯 0评论

中国政府援缅第三批抗震救灾物资抵达仰光

热门

新湖南 0评论

#女子停车场被小车倒车夹击

热门

华声在线 1评论

为家乡写歌被多方点赞,长沙这个“细伢子”火了!

热门

视界 36评论

身边的好学校丨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改制不改质 初心坚如磐

热门

科教观察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