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里人
在湖南,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叫湘西。
在湘西,有一座神秘的古城,叫里耶。
这座里耶古城遗址,位于八面山下酉水河岸,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后被秦人攻占建县城于此,是为大秦帝国洞庭郡辖的迁陵县,也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唯一的一座秦代古城遗址。
这座古城遗址,曾经是秦楚争霸的战略要冲,也是屯兵重镇,更是通达和镇定西南的桥头堡。古城遗址中发掘了护城河、古城墙、城门、通道、作坊、古井和房基等遗迹,出土了青铜器、陶器、漆器及当时的生活遗物,同时,还出土了3.8万枚秦代简牍,考古专家称其为“里耶秦简”,是为大秦帝国的百科全书。
众所周知,大秦帝国可谓一个伟大的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刻。可是,大秦帝国只统治了短短15年时间就走向了灭亡,后世之人知道它的很多很多,了解它的却很少很少。由于记录大秦帝国的史料极其匮乏,二千二百年来,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尤为显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好在里耶古城遗址发掘,3.8万枚秦代简牍出土,这些大秦帝国留下的景与物,使大秦帝国在世人面前变得清晰起来。于是,我也走进这些景与物之中,开启了一段非凡的寻秦之旅……
——前 言
每次去里耶古城遗址,面对眼前那口被考古专家们命名为“一号井”的古井时,我的心中总是思绪飞扬,情绪翻滚!
因为,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被世人称之为蛮荒之地的湘西,又在湘西尤为偏远闭塞的里耶,发现了一座战国秦汉古城,从古城内的“一号井”中出土了3.8万枚秦代简牍,被考古专家称其为“里耶秦简”,它堪比敦煌文书、殷墟甲骨文,其内容包罗万象,可谓记录大秦王朝历史的百科全书,弥足珍贵,令人惊叹!
当然,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战争毁灭这座古城之前,秦代的官吏将3.8万枚简牍丢进古井之中焚烧,可由于井中缺氧,火很快就熄灭了。情急之下,官吏们只好用泥土将其掩埋,让这些简牍在井中腐朽灭迹。可时间和这些秦代的官吏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这些简牍在古井里非但没有毁灭,反而还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井内缺氧,泥土将空气隔绝,年长日久,淤泥又将简牍包裹,微生物无法入侵,这3.8万枚秦代简牍在井中完好保存下来,直到二千二百年后的今天重见天日。只此,这口被命名为“一号井”的古井既是里耶秦简的“罪人”,又是里耶秦简的“恩人”,秦代官吏们的本意是将其在井中毁灭,可井又无意中将其保护。试想,面对眼前这样的“一号井”,又听我这么一说,难道您不觉得和我一样,思绪飞扬,情绪翻滚?如此看来,保存藏匿了里耶秦简、大秦历史达二千二百年之久的“一号井”,是多么的神秘与神奇!
其实,里耶古城遗址内发掘的有三口古井,分别被命名为“一号井”“二号井”“三号井”,“一号井”和“三号井”是方口井,“二号井”是圆口井。从“一号井”出土了3.8万枚秦简(也有少部分楚简),从“二号井”出土了一些陶器和生活用品,“三号井”还未完全发掘,井内还藏有多少大秦王朝的秘密,仍不可得知。
里耶古城内的“一号井”,深达17.28米,相当于现在的五层楼房那么高,井的边长为2.1米,井壁四周用木板以榫卯结构嵌砌而成,每块木板长2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以榫卯结构依层叠砌,从上到下一共42层。如此讲究且保存完好的战国秦汉古井,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据考证,已经发掘的“一号井”,修挖时先掘成圆形井坑,再自下而上嵌上方形木井圈,并在井圈和坑壁之间填充青膏泥,使其坚固耐用。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制作最精致的战国秦汉古方井。从2002年6月3日在井里发现第一枚简牍起,“一号井”共出土简牍3.8万枚,计30万字,是二十世纪我国秦简出土总数的10倍。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天文、地理等方面。大部分简牍是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一年不少,记事详到日月,是我国最为丰富、最为珍贵的秦代原始公文档案。有专家学者还称“一号井”为天然的大秦王朝档案馆,还有人将其与传说中的“秦人洞藏书”联系起来,使其罩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因“一号井”是现今世界上保存年代久远且又非常完整的方井,更因其内出土了3.8万枚秦简,保存藏匿了大秦王朝一段鲜为人知且又弥足珍贵的历史,所以不少专家学者又称其为“中华第一井”。
面对藏匿大秦历史的“一号井”,我不妨说说“井”的历史渊源。传说中,“井”是由一个叫“伯益”的古人发明创造的,伯益是黄帝的后裔秦国的先祖。“井”为何物?“平地凿凹,地下涌泉者也。”《易经·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农政全书》:“井,池穴出水也。”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井”是余姚河姆渡遗址内的水井,其年代距今约5700年,这是一口相当精巧的方形木结构井,井深1.35米,边长2米。由这口如此之精巧的井来推断,而原始形态的井出现,应该还要比此早得多。毋容置疑,水是生命之源,远古先民傍水而居。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最早取水于江河湖泽之中。而遇干旱,河泽干涸,人们只能逐水迁徙,故而居所不定,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不懈探索,先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取水的办法——凿地打井,开发地下水源而不忌干旱,不在四处迁徙,居无定所。里耶古城“一号井”应为战国秦汉时期修造水平最高的古井了,井开凿于何年何月不得而知,因里耶古城最早为楚国前沿军事基地,应以楚国在此建军事基地而同时期存在。然后几经修建,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在此建秦迁陵县城时,“一号井”已修建得非常完善了,其井框和井壁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修造,从上到下用42层木板以榫卯结构嵌砌而成,非常坚固;其井上有木构的井亭,覆盖着筒瓦,蔚为美观。
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井文化”也就是另一部历史的“教科书”。炎帝时代,古人想象中的太平盛世就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有古老的《击壤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凿井”和“耕田”都是古人繁衍生息极为重要的方面,水是生命之源,故要“凿井而饮”;民以食为天,故要“耕田而食”。守着一眼井,耕作几亩田,一家老小就有了维持生存的基本要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要知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多是从战火纷争、天灾人祸中走过来的啊!这种“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理想社会,晋代的道教理论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诘鲍》里谈到过,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乞致仕表》中也憧憬过……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封建帝王、农民领袖也不断地探索过追求过。就是到了今天,中国不少农村很多农民依井而居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仍是今天一些农村的生活写照,一口井就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井者,法也。”以井喻法制,是中国思想政治中独具特色的篇章,取井水之平,法令要公平公正。对于井的崇拜,古人更是在冥思玄想中创造了“井神”“井鬼”“井龙”和与井相关的民风民俗。
在里耶的土家山寨,还有一个关于“井神”的美妙传说故事,叫作《田螺姑娘》。相传远古时代,土家族有位后生,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口井,水十分纯净甘甜,土家山寨的人们都饮用这口井的水。土家后生是个勤劳而且喜欢洁净的青年,他父母双亡,还未婚配,自己一个人生活,乐于助人做好事。每当看到水井脏了,他就清洗,为了防止脏物掉进水井里,他还用竹子编成篱笆,将水井保护起来。有天他清洗完水井,发现井中有一颗田螺,便捡回家放在水缸里。此后,当他每天从地里干完活回来时,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好了,他感到惊奇。于是,他躲在窗外偷看,想搞清楚饭菜的来历。只见一漂亮的姑娘从水缸中跳了出来,走到厨房用她带来的鼎罐将沙子一煮,就成了香喷喷的饭,将树叶一炒,就成了可口的菜肴。土家后生见此情景冲进屋去,姑娘吃了一惊,来不及归壳,只好说出实话:“我本是井神,因你敬护水源,又见你勤劳,所以为你准备饭菜。”后来,俩人情投意合,结成夫妻。这井神“田螺姑娘”的传说故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只要勤劳肯做,就一定有饭吃。“守着一口井,勤耕几分地”这正是土家山寨的写照,也彰显了土家族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特别是战乱年代,固守城池,水源往往关系守城的成败。《墨子》中讲道:“百步一井,井十瓮。”其意思是说:城中每百步挖一口井,每口井配十个汲水的瓮。由此可见,井对守城的重要非同一般。故而,在里耶秦汉古城中先后发现了七口古井,其中三口井已发掘。有考古专家说,古城内的“一号井”最初应是取水用井,后却用作了窖藏井。还在井边四周发现了多个木柱洞的痕迹,由此推断,“一号井”上面还建有井亭,用于保护“一号井”直接遭受日晒雨淋。再加上城内发现的“二号井”和“三号井”与其距离不远,“二号井”旁是制陶作坊,主要用于制陶取水;而“三号井”旁是居住地,应为生活取水。所以,在秦王朝建迁陵县城时,此“一号井”应为窖藏井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不会忘记这个场景,张飞将肉放在井内贮藏不卖给百姓,用大石头封住井口,非一般人不能移开。关羽为购肉的百姓仗义抱不平,将大石头移开取出肉来分给百姓。古人不仅用井来保鲜肉类,也常用于贮藏果品等食物。
那么“一号井”究竟是窖藏用井,还是取水用井,至今仍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一号井”能将3.8万枚秦简保护藏匿二千二百年,到今天重见天日,实是“功不可没”!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李寒露 三审:彭业忠)
责编:李孟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