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秀美大通湖 乡村正振兴
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30 08:00:55

邢 玲 王 柳

这是一份郑重的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大通湖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2022—2025年)》出台,计划通过4年努力,使全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跃上新台阶,总体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局面。到2025年,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品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湖水质持续向好,重点打造乡村韵味十足、特色鲜明的1个特色镇、4个示范片、4个示范村,50%的乡村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一年过去,成效几何?我们走马益阳市大通湖区,追寻11万大通湖人勠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铿锵足迹。

谱好“产业曲”,填好特色“词”

提到大通湖,人们往往脱口而出:大通湖大闸蟹!大通湖大米!

这也难怪,大通湖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十大名蟹”之一,在国家和省级农博会揽奖不少;大通湖大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通湖区作为建设成员之一的湖南省洞庭香米产业集群获全国2022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稻蟹生态套养模式下,大闸蟹丰收。

为擦亮两大特色品牌,让“大通湖大闸蟹”“大通湖大米”名声大噪,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可没少下功夫——

2018年,益阳市围绕“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推进大通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审时度势,将沿湖1000米范围内6000余亩精养鱼塘转型,发展“水草+大闸蟹”生态综合养殖。从大通湖引水至鱼塘,种上水草,模拟大通湖水生态环境。大闸蟹以螺蚌、小鱼、小虾为食,养殖过程不投放饲料,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苦草等水草可为大闸蟹遮阴,有效吸收大闸蟹排泄物中的氮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近两年,蟹塘水质保持在Ⅳ类以上。目前,大通湖区大闸蟹养殖面积达1.6万亩,大闸蟹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出口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产量1500吨,综合产值约5亿元。

依托大通湖大闸蟹资源优势,大通湖区制定了《大通湖大闸蟹产业发展规划(2022一2026年)》,围绕“中国每出口三只大闸蟹就有一只来自大通湖”的战略目标,全区加快建设5个大闸蟹养殖出口基地,实现养殖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超过2000吨、综合产值6亿元的发展目标。

为让大通湖大米更多更香更健康,该区探索“数字大米”种植模式。以千山红镇宏硕基地为试点,2021年启动“数字大米”建设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从种子到大米生产全过程”的实景展示区,将智能化育秧、数字化生产、农产品质量追溯、农药化肥减量可控体系等要素聚集展示,实现了从种植、收割、存储、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示范。并依托中联智慧农业公司,将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实现数字农业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推广使用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打造首个“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形成了大通湖智慧农业农机管理新模式。目前,全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94.44%,处在全省领先水平;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水田面积的93%,极大改善了耕地质量。

“洞庭粮仓”粮食全产业链成果展大通湖特色农产品展区吸引不少人参观。

大通湖区还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刘少军,专家教授彭少兵、唐启源等合作,探索发展优质稻种植、再生稻种植、蟹苗养殖、成蟹养殖模式;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团队,打造全省领先的多功能智慧育秧工厂;与中联签订万亩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搭建1个数字农业综合管理平合,打造1个万亩水稻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2个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智慧无人农场。

此外,大通湖区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推广稻渔、稻蟹、稻虾综合种养,拓展渔、虾、蟹养殖发展空间,全区稻虾养殖面积达12.8万亩,稻渔产业年综合产值达14亿元。

临湖精养鱼池退养后,大通湖在水面发展光伏发电,水下养殖“水草+大闸蟹”。

截至目前,全区依托大闸蟹和大米两大优势产业,成功创建1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5家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市级特色产业园,促进了产业融合和产业集聚。

谱好“治理曲”,填好文明“词”

当乡村遇到数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大通湖区第一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千山红镇大莲湖村给出了答案。

村委干部可以通过“智能喇叭”,将重要事项、重要通知以及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向全村通报;通过视频监控可查看视频、录像回放,实时获取警报消息;AI人脸识别摄像头可导入异常人员人脸信息,实时抓拍并声音告警,还可对无人看管的河边进行人形侦测,及时利用灯光闪烁警示并播放语音提醒,防止儿童溺水。摄像头的全面覆盖,有效解决了百姓看家护院、村里治安等问题,切实筑起了一道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网。显然,“数字”成了乡村治理的好帮手。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向。近年来,大通湖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乡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北洲子镇着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经镇村自主申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组织实地考核,形成了省、市、区三级同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格局。金盆镇有序推进“三讲三访三评”的乡村治理模式,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在今年9月益阳市乡村治理流动现场会上,金盆镇大东口村被作为典型予以推介,并参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千山红镇获全省乡村振兴2021年“十大”优秀案例“典型乡镇”。

大力推行殡葬改革,科学整治旧坟,探索出旧坟整治“大通湖”模式。为取得村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发动各方力量做好宣传工作。结合全区结对帮扶/联系干部上门走访、入户排查,对农户进行政策宣讲,大力倡导先进殡葬文化理念。2020年以来,已建成墓位5055个,治理旧坟3889座,骨灰入公墓安葬率100%(生态葬除外)。全区墓地生态复绿达160亩,实现旧坟减存量、新坟零增量。

在促进村务公开中,建立村级权力流程图,公开办事规则与程序,并设立村(居)务公开栏,接受群众全面监督,实现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多方议事协调机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团、人居环境督查评议组、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三民善治”新格局,并把屋场会纳入村民议事的重要内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把“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截至目前,评选“最美家庭”40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200户。

“智汇大通湖 赓续农垦情”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赴大通湖区暑期实践活动启动。

启动大通湖区乡村振兴人才库建设,积极筹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202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高校等60余名师生来大通湖区实践调研,助力区域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水环境治理、乡村旅游规划和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打造等,大大提升了乡村振兴队伍服务水平。

谱好“生态曲”,填好宜居“词”

大通湖有着“洞庭之心”美誉,这里的乡村别是一番风情。

站在金盆镇大东口村的湖堤上,一边是漉湖湿地风光,是水草丛里鱼虾嬉戏;一边是现代农业基地,是稻田地里鸟鹤齐鸣。而比这更吸引人的,是整洁的路面、成排的果树、点缀的花草、别致的庭院……这里正以漉湖湿地风光为美景,以小龙虾、大闸蟹、当地蔬果为美食,打造生态旅游新乡村。为此,村里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捡扫工和清运工,各家屋前屋后村民自扫,又由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对卫生清洁不达标的上门督导。党员和村干部每月带头做义工,共同维护村里环境整洁。每户配备垃圾桶,干垃圾统一运送至垃圾发电厂,湿垃圾进堆肥池作为农家肥。村上每月组织开展卫生评比,对发现的乱扔乱倒行为进行规劝。大家齐心协力,家园一年美过一年。

大通湖区扎实开展美丽庭院“六个一”示范创建。

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家园,大通湖区在“生态宜居”上做足文章——

实施美丽庭院“六个一”创建。在河坝镇老河口村打造2个“六个一”样板,试点示范推行,全面完成市定美丽庭院“六个一”15个村的创建任务。

全力抓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有序推进1个省级、2个市级、3个区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了北洲子镇北胜村美丽屋场。

维护好河湖水清。从2018年开始,持续开展为期4年的“洞庭清波”专项治理,推进大通湖流域内乡镇共治共建,湖域精养鱼塘全部退养,周边14个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开展首厕过关制,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000户,已超额完成2005户。

打好农药化肥减量攻坚战。强化技术赋能,制定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和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升级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创办万亩示范片2个、千亩示范点6个;推行测土配方、配方肥深施、增密减氮、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与措施,深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集成和模式推广。

深入推进禁磷行动。定期开展辖区内洗涤用品检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58人次,检查超市、南货店、餐饮店、洗车店等洗涤用品销售与使用单位共119家,以洗衣粉、洗衣液、肥皂、洗洁精等洗涤用品为重点,检查各类产品284个,未发现违法行为,产品符合要求,均有无磷标志。

如今,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12万亩大湖水域实现完美蜕变,一跃成为“湖南省最美河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大通湖区正放大资源优势,坚持把文旅融合发展贯彻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按“一镇一特”的思路,推动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高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大通湖样板”,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大通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供图)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12月30日06版)

责编:陈伟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