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12月5日讯(通讯员 肖翠 张丽娟 潘子颖)12月3日,湖南省第十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管理创新”专题论坛暨长沙理工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博力学术论坛在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承办,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
坛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化成教授、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杨珊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马永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袁淳教授进行主题报告,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胡永乐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杨华峰教授、城南学院院长赵华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尹筑嘉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邓英副教授、经管学院全体院领导、研究生导师以及省内高校30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彭新宇教授主持。
胡永乐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管理创新”为主题,旨在对接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维、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
杨华峰介绍了论坛的内容和意义,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幕。他表示,本次湖南省研究生创新专题论坛聚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管理创新”这一主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研究生以这次创新论坛为契机,积极分享、深入交流,增强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收获累累创新硕果。
上午8点50分,论坛进入主题报告阶段。王化成教授做题为“面向未来的财会高层次人才能力框架探讨”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从优秀教学、能力框架、教学改革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着重介绍了MPAcc教指委提出的面向未来的财务高层次人员的“9+1”能力框架,以美国布卢姆教授的认知分类为切入口,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应对思路。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分析严谨,研究结论对学校高层次财会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性。
杨珊华做了题为“管理会计工具创新的案例与启示”的主题报告。他以国内药品分销企业为例,介绍了研究的案例背景、基本概况、总体思路、具体应用、实施效果等内容,采用一手资料,基于业财融合的观点分析客户价值,使大家对客户价值度模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此外,杨珊华结合具体案例,对管理会计创新提出了六条建议,思想深邃,观点新颖,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马永强教授做了题为“数智时代的会计学科发展:现状、反思与应对”的主题报告。他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出发,结合数智时代的特征,说明会计之于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强调要重新审视会计或会计信息的固有缺陷。同时,他分析了数智时代给经济学、管理学带来的重大挑战和引发的深刻变化,指出数字资产价值测度与报告规则体系、基于微观数据的经济监测预警与政策、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马永强还介绍了我国经历的两次教育变革,强调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袁淳教授做了题为“财经期刊审稿要点及对研究选题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当前我国的国家大势、企业大势、技术大势和行业大势,提出了学术研究要“顺势而为”的观点,论文选题要解决现实问题。随后,袁淳分享了财经期刊的审稿要点,对选题、总体逻辑、创新性、写作范式等提出了很多实用的的建议,有助于大家把握重点,更有效地阅读文献,进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如何在选题当中融入中国的制度元素,告诫研究生要有高目标,多参会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投入研究。
主题报告环节分上下半场,分别由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赵华教授和王治教授主持,四位主讲人的报告精彩生动,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两位主持人也一一进行点评,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博力学术论坛还分别设立了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分论坛。参与报告的研究生关注社会热点,尤其重视数字化转型和低碳环保的研究,12位获奖代表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评审专家就“选题意义、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选取、研究结论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提问和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5点,论坛闭幕。彭新宇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彭新宇表示,本次论坛具有“新”“特”“广”的特点,“新”体现在适应新经济时代和数智科技的发展要求,与会专家的主题报告和同学们的论文选题,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性;“特”体现在本次论坛设立了“工商管理”分论坛和“应用经济学”分论坛,具有特定的学科属性,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体现在本次论坛吸引了全省各高校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既聆听了著名学者的主题演讲,又得到了专家的指导;既锤炼了学术思想,又建立了深厚友谊。本次论坛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郁,吸引了全省各高校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研究生潜心研究、自主创新的热情,对提升我省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