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杨勇波撰写的《绣色十八洞:婚嫁苗绣艺术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专著正式出版,该专著既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教育部第四届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的研究成果,还记录了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里,该校充分发挥包装教育特色和设计学科优势,助力十八洞村苗绣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该专著重点突出“婚嫁”二字,并以之为主线进行研究。苗绣是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山深处的瑰宝,婚嫁苗绣更是精工之作,一针一线能彰显少数民族女性的工匠精神,如果这种精神能较好地延续至现代苗绣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定能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让非遗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为振兴乡村贡献一份力量。该专著为中国苗族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苗绣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未来还将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传统手工艺发展,以苗族人民带动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以村落带动更广泛的地区,以民族文化的发展带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专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展示湘西脱贫攻坚及挖掘保护传承湘西民族民间文化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湘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该校“绣色十八洞”团队曾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专门报道,其系列创新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让十八洞村及周边村落的绣娘回家就业兴业,为她们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让苗绣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市场、走出了国门,推动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及其他非遗门类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王愿先)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