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7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潇玲 唐圳 李佳洋 朱开琼)一副黑框眼镜,一头干净的短发,一张略显严肃的脸,这是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学院辅导员李小军老师给大家的初印象。接触久了,大家发现,他始终秉持辅导员初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同学;他注重学生思政教育,线上线下两手抓;他胸中有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
初心不改,心中有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小军从乡村走来,一路的成长经历,让他从小就比同龄人要早熟一些。考进大学后,李小军的同学们发现,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在他那里似乎都能找到答案。久而久之,同学们习惯了遇事先向他寻求帮助,戏称他为“李老师”。“原来,我的经验可以引导、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李小军萌生了成为一名辅导员的想法,决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此,李小军考研时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读研期间,他担任了长沙理工大学第六届研究生会主席,积累成为学生知心朋友的经验。毕业后,他顺利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但他发现,要真正当好“李老师”,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学生党建、就业辅导、心理咨询、学情数据分析……工作又细又杂,千头万绪。李小军每天早到晚走,基本不曾午休,周末加班是工作常态。“辅导员工作没有下班的概念,只要你想工作,就可以不休息。”在2020年毕业季,由于工作繁忙,他体重一度减了30多斤。
尽管工作琐碎又繁忙,但李小军从不后悔成为一名辅导员。“我特别喜欢跟学生待在一起,也愿意跟他们交流。”今年已是他在辅导员岗位上的第八个年头,看到自己带过的学生顺利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得知学生顺利考取硕士、博士,听闻学生事业上的成就,收到学生结婚、生子的信息……“那种持久的成就感、愉悦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注重思政,眼里有光
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让李小军亲身体会到学生干部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学生干部来自学生之中,服务于同学之内,在开展学生工作上有着特殊的优势。因此,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并由学生干部辐射到所有学生,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容易接受?李小军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思想上关照学生变得更加重要,既然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网络交流,那就利用网络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016年1月13日,他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小军哥话学生干部成长”,从学生干部的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潜力和情感的激发,学业和职业的规划等多角度撰文,短短17天就连续推出了11篇文章。
随着工作的开展,李小军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和个人心得,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不再局限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他将公众号更名为“高校思政漫谈”后,撰写的文章涉及育人笔记、思政随笔、工作心得、榜样力量、毕业生来信等多方面内容。至今,该公众号共发布了原创文章120余篇,累计20余万字,阅读量达10万余人次。
电气学院的辅导员范凯在学生时期曾参与过李小军公众号的建设,每次推出毕业生来信和典型人物,他都能从后台数据直观感受到学生们对文章的喜爱,“这类文章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他很庆幸自己有过这段经历:“虽然当初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很痛苦,但是提高了我的理论和写作水平,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让李小军进一步看到了思政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他明白,线上思政要抓,线下思政更要抓。
他决定从学生党员抓起,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及政治素养,他打造了“星火”读书会党建活动品牌,学生党员围绕每期不同的主题阅读相关书目并分享心得,目前已经开展19期;为了让学生党员感受榜样的力量,他打造了“党员先锋说”系列活动,邀请优秀党员师生就“援鄂战‘疫’玫瑰的医者仁心”“我眼中的‘五四’精神”等主题分享故事、表达心声。
“李老师是一个有思想、有创意、有文采的人,他擅长把活动办得很精彩、很有仪式感。”土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熊龙祥同学认为,这些活动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我,也拓宽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
线上线下两手一起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小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因此获得了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然而,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更好地辅助工作,目前他正在攻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
情系社会,胸怀大爱
除了有思想、有创意,李小军还情系社会、胸怀大爱。这一点,他的学生感受最深。
去年跨年夜,土木学院黄豪同学洗漱完准备上床休息,结果不慎踩滑,从床梯上摔了下来。当时他以为只是扭伤,没有第一时间就医,第二天到校医院拍片才得知已经骨折。
李小军知道后,立即开车送黄豪去省第二人民医院就医;一路上,李小军不时和黄豪聊天,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到医院后,李小军更是忙前忙后,帮他挂号、排队、取药,还垫付了5000元住院费。
离开时,李小军不停地嘱咐黄豪“有事给我打电话”。这一句简单的话,让黄豪感动不已,他说:“我很幸运能够遇到李老师。”
李小军不仅对学生充满了爱心,他还带着学生一起将爱心奉献给社会。
在他读硕士研究生时,曾率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聚焦留守儿童问题;2012年,他在慈利县挂职团县委副书记,分管青少年权益等方面的工作。这些经历,让他发现,我国的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
成为辅导员之后,他决心要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
于是,他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红烛”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以红色微课堂、精准扶贫调研、爱心信使、红色阅览室等活动和方式关爱留守儿童。
在“红色微课堂”上,志愿者给孩子们讲红军故事;在“红色阅览室”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志愿者募捐的《雷锋的故事》《水浒传》;在“红烛”信中,文字拉近了志愿者和孩子之间心的距离;在红色地点参观时,志愿者和孩子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迹……“希望这些活动,能在提高同学们党性修养的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李小军说。
李文豪是志愿服务团的第一批成员,虽然现在已经毕业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但他仍然坚持每年参加这个活动。“这么多年过去,当初的孩子都长大了,也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看着他们考取大学,我特别有成就感,也明白了李老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李小军愿陪着一届届学生一起成长,“看着他们成长高飞,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