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走近梅山傩戏,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实践团赴冷水江市调研
新湖南 • 长理影像
2022-07-11 23:41:05

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通讯员 毛琇 陈嘉鑫 孙帆)“‘湘中无傩’?不,我们有傩,而且我们的梅山傩戏有它独特的文化价值。”李新吾老师微笑着反驳。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文新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在成松柳教授的带领下,到冷水江市拜访李新吾,跟随他的脚步揭开梅山傩戏的神秘面纱。

李新吾,湖南新化人,作家、民俗学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委,冷水江市文联前主席。主编有《大梅山研究》、《梅山蚩尤文化研究》等丛书4种9卷,出版学术专著(合作)《梅山蚩尤-南楚根脉,湖湘精魂》等3种4卷。

说起梅山傩戏,李新吾先谈梅山文化的缘起。他结合湘中的地理状况、楚巫文化的历史源流、南宋之后的人口迁移、儒佛道文化传入的影响等方面滔滔不绝地讲述梅山文化的演变和传承发展。“梅山傩戏是梅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李新吾一再强调,梅山傩戏与其他地区傩戏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本质上是湘中一带的祭祖仪式,用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之情,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家国同兴”这一价值理念。



朱熹注释《论语》“乡人傩”时曾说道:“傩虽古礼,而近于戏。”李新吾认为,傩的礼制属性是研究梅山傩戏不可忽视的部分。梅山傩戏以傩仪(傩礼)为核心,傩坛为载体,傩面具为标志,傩戏、傩舞、傩歌、傩技和相关傩俗为主要内容;以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两项劳动过程为主要题材;由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基本概念为故事框架敷演而成,它所祭拜的是自己家族的祖先,而不是虚化的神仙。

“研究梅山傩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我二十余年的研究仅挖掘到梅山文化这座宝库的1%,推开宝库的大门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期待各位同学能投身于梅山文化的研究,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宝藏。”李新吾对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说。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相关推荐
湘潭纸影戏焕新彩@湖南日报
湘潭 4评论

在吉首市己略乡夯坨村,奔赴一场非遗群众文化活动盛宴
湘西 2评论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瑰宝守护者、传承者集体充电
湘西 0评论

新春走基层丨石鼓区长青戏台热闹开演
衡阳 0评论

乡村CEO·视频④丨年薪30万的乡村CEO,羡慕吗?

热门

经济要闻 10评论

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将于5月8日开幕

热门

视界 3评论

美好湖南推荐官 | 花已开好,周末一起去看看?

热门

今日视点 17评论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省农科院清明追思袁隆平院士

热门

湘视轮播图 1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