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守护碧水清流 润泽湘北门户——临湘市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04 16:33:10

守护碧水清流 润泽湘北门户

——临湘市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许德军 闾炜

清波荡漾的水面下,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清晰可见;水塘四周,蒲草、美人蕉等挺水植物高低错落;水面上,不时有轻盈的蜻蜓掠过,一派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象。

谁能想到,前些年这里还是一处堆满陈年垃圾的黑臭烂泥塘。如今,这个以百年临湘塔为中心、总占地面积126亩的文化生态园融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生态的和谐于一体,已成为湖南省临湘市最美长江岸线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临湘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河湖治理,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连续两年获评湖南省政府河湖长制工作督查激励奖,今年获评国务院河湖长制工作督查激励县。

七联共治 黄盖湖上展新颜

水是生命之源。清澈的湖水,穿过田野,承载着富民亮城的梦想,一路向东。

黄盖湖,是东吴名将黄盖训练水军的基地,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亦是临湘市与湖北省赤壁市的界湖。曾几何时,黄盖湖到处可见圈湖养鱼捕鱼的“迷魂阵”,湿地环境惨遭破坏,鱼类资源严重退化,迁徙越冬候鸟生存堪忧。

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岳阳市以河长制为抓手,着力治污、减排、洁水,护岸、丰草、清湖。临湘市河湖长制工作委员会在实践中创新性总结出跨界河湖联规划、联标准、联宣教、联巡查、联部门、联投入、联整治“七联共治”管理模式,在湘北这片热土上打响了一场河湖生态保卫战。2020年,被省河长办简版第8期予以推荐。

为清除河湖“四乱”,临湘联合湖北省赤壁市,掀起了全面整治黄盖湖生态环境的“绿色风暴”,全湖6800口网箱、9636亩矮围栏得以彻底拆除,黄盖湖区天然水面全面退养,酷渔滥捕销声匿迹。遍布全市的146名河湖警长、36名民间河长以及14名检察长,将河湖保洁从“被动”变为了“主动”,共同支撑起生态河湖的天空。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启动,临湘沿江沿湖528户、811名退捕渔民全部洗脚上岸,实现转产转业。2021年底,总投资16.3亿元的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正式竣工,跨省环湖地区群众从此彻底告别水患之忧。

在河湖整治的基础上,该市联合岳阳云溪和湖北监利、洪湖、赤壁4个县(市)区,建立了沿江跨区域联动执法轮值制度,特别是与湖北省赤壁市共同组建了黄盖湖联合执法工作站,形成了“联防联动、交叉巡查”工作机制,实现了水体治理、水质监测、堤防建设、拆围禁捕等标准“四统一”,确保了环湖巡查、执法全覆盖。“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已成为现实。2021年10月,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现场会在临湘召开,省河长办副主任杨光鑫亲自向14个市州河长办推介黄盖湖联防联治经验。

经过接续生态攻坚战,黄盖湖水质稳定提升,鱼类资源总量逐年递增,凤尾鱼等多年不见的珍稀鱼类重现水域。2020年,黄盖湖越冬候鸟总量超过5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候鸟达4种80只。如今的黄盖湖碧水连天,重现鹭翔鱼跃、万物竞自由的崭新气象,被省河长办、红网联合评选为“湖南省美丽河湖”,并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示范引领 最美岸线入画来

行走在长江岸线新洲脑电排附近,习近平总书记来岳阳提出的“守护好一江碧水”字样清晰地印制在长江护堤上。“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上走在前列。”2022年3月25日,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为临湘定调。临湘市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坚持流域共治、水岸同治、城乡统治、全民齐治,书写新时代治水兴水的“临湘答卷”。

曾经,长江临湘段码头林立、堆场密布,岸线被侵蚀得千疮百孔。2018年以来,临湘市组织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依法关停了境内长江岸线非法砂石码头、堆场17处。联合水利、公安、海事和湖北水政等部门开展长江、黄盖湖联合执法60多次,水利、公安联合立案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30余起,彻底规范了防洪保安、航道管理秩序。

在沿江打非治违基础上,该市2019年以来整合林业、水利、自然资源、血防、文旅等部门项目资金9500余万元,持续推进沿江护堤林建设,废弃码头、砂石堆场复绿,可视范围森林提质和沿江工业园区绿化提质,以紫薇、杜英、红叶石楠等乡土树种逐步替代单一的意杨速生林,累计造林7850亩,构筑起五彩斑斓的滨江生态长廊,全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同时投入资金2570万元,采取“统规统拆统建、以村为主、应拆尽拆”的方式,拆除沿江“偏杂屋”1099栋57840㎡,统一还建884栋,风貌改造458栋。统一颜色、统一样式、统一规划改造后的“偏杂屋”,成为长江岸线一道亮丽的风景。

“化工围江”是绿色发展之困,是民生改善之困。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临湘滨江地区已形成长达2公里的化工产业带,最多时入驻化工企业22家,全部位于临江1000米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滨江化工产业,给毗邻的长江生态带来长期隐忧。

尽管滨江化工产业是临湘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但临湘市委、市政府仍拿出超常的勇气,破局“化工围江”之困,确定了2022年底沿江化工产业整体退出的总体工作目标。特别是新一届市委班子上任后,确定了由13名市委常委会议组成人员分别挂点一家退出化工企业,并将原有的4个工作专班充实调整为7个工作专班,强力推进沿江地区化工产业退出工作。截止目前,临湘滨江地区22家化工企业中,已有12家完成设施设备拆除和省、市现场验收,剩余的10家也将在今年内正式退出。

为从源头上净化入江水流,2020年,临湘市委、市政府与三峡集团紧密合作,投资8.91亿元建设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底可望全面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城区生活污水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建成沿江集镇污水处理厂22座、边远村组污水处理设施17处,改造户用厕所35775个。对现有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了高标准整改,建设了39座垃圾中转站,全面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运作模式,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3年保持100%,源头净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持续整治后的长江临湘段,生机盎然,满眼尽带生态绿,被湖南省政府赞誉为“最美长江岸线”。落日余晖里,三三两两的百姓,淌洋在江畔湖侧,一伸手,就好像能触摸到青翠的味道。

以水拓链 河湖经济添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临湘因水而名,理应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2021年11月2日,时任黄盖湖岳阳市级湖长、现岳阳市市长李挚,走进黄盖镇天昊养殖合作社了解特色产业发展,要求临湘市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整合资源优势,拓展河湖活力。

围绕这一思路,临湘市抓住河湖治理这个龙头,政府搭台,企业落实,不断做大做强亲水产业。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市长刘琦,在该市第13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的“十四五”整体工作思路:融城融港是基调,滨江开发是重点,绿色转型是方向。

该市沿白云湖-长安河-源潭河-黄盖湖-长江水系,精心打造临湘浮标小镇、聂市茶乡小镇、黄盖湖湿地公园、长江生态文化园等游钓、茶旅、文旅等亲水产业品牌。依托沿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临湘市相继打造出临湘塔、白马矶、鸭栏驿访古,江南镇万亩油菜赏花、黄盖湖湿地观鸟以及谷花洲暴动纪念园初心之旅、聂市古镇黑茶探源、壁山红色文化旅游、龙窑山瑶文化之旅等一批长江文化旅游品牌,成为该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通江达海优势,该市深度融入双循环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2020年,湖南自贸岳阳片区旗舰项目--中非工贸产业园落户临湘高新区,项目规划占地2400亩,总投资50亿元。园区探索打造“大宗货物+加工贸易+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中非大宗商品交易地、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地。目前,一期项目已相继投运,二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2022年1月24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总投资6亿元的临湘长江鸭栏港提质改造项目,拟新建3个3000吨立式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望达到480万吨以上。临鸭公路提质、长江大道东线立项正在加速推进,大进大出、优进优出、成网成环、互联互通的集疏运体系正在形成。

善治国者先治水。河湖长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带来的是水环境的改变,是这座城市的民心民情,以及老百姓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它托举的不仅仅是民生福祉,还有基层百姓逐梦奔小康的信心和希望。

(图片由张诚高、姚雄文等拍摄)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