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高考作文题“本手、妙手、俗手”!看看名师解答其中奥秘
新湖南 • 城事
2022-06-07 14:04:47
首页头条收录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刚刚,2022高考湖南语文作文题揭晓,要求考生结合围棋中的三个术语,写一篇体现考生感悟与思考的文章。考试结束后,三湘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湖南名师,邀请他们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点评。

尊重规律,练好基本功

周玉龙:长沙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高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

从去年到今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命题,既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又有创新求变的风格。从“体育之效,强弱互变”到“棋法与棋力的辩证关系”,都注重命题情境的设置,命题情境都关涉生活与学科特点,都讲究综合思辨,都强调启示性。今年的作文题命制,语料表述简明流畅,思维锤炼逻辑自洽,寓意阐发事与理合,写作指令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作文命题优于去年。

从概念内涵看,应有区分、辨析的意识。本手,是下法正规、合乎棋理,讲究规律与正道。妙手,指下法精妙、出人意料,追求变化与创新。俗手,看似合理、其实受损,指违背规律、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辨析本手、妙手、俗手的不同涵义及其在对弈中的作用,是写作的基点。

从逻辑关系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的关系。本手是下限、底线,妙手是上限、高度,下棋对弈,是智者所为。阐述不同的“手”与不同的“力”之间的关系,是写作的难点。

从任务指令看,“结合材料”“颇具启示意义”,意味着“启示”是从“材料”中得来的,这是构思写作的重点。意味着写作基于“下棋”,但不止于“下棋”,可由此产生合理的联想,对历史现象、现实生活、人生成长等作比附类推。

从对象意识看,命题对本手、妙手、俗手以及由此带来的棋力高下的表述,主要是针对“初学者”而言,这是写作的盲点,写作时不能忽视这一点。从文体要求看,“写一篇文章”,意味着文体不限,给考生充分的个性发挥的空间。

从写作指归看,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功能与传统。本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育、文章写作的“立德树人”意识,关注了培德意识与启智功能。下棋对弈,智者所为;认识规律,敢于创新。弈棋之法,既显示了万物之理,也寄寓了人生之道。要想下出妙棋,就得重视本手,正如要建造华堂肯构,就必须要打好基础。这个命意启示考生:不要好高骛远,要尊重规律;练好基本功,万事方可为;要想成就人生辉煌,就要练好基本功。


重视学习上“本手”这一基本功

钟武伟: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长沙市优秀教师

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思辨能力直接决定着作文立意的深度与得分档次的高低。高考写议论文的考生越来越多,现在以议论文为例谈谈这道题的构思立意。

乍看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有的考生容易将立意范围确定为:为什么要重视学习上“本手”这一基本功。然后用众多素材多角度加以论证,其结果可能造成素材堆砌,论证思维缺乏新意、深度与层次。

材料中有一句关键提示语“对本手理解深刻”。怎样深刻理解“本手”这一基本功?

首先,考生要适当拓宽“本手”,即基本功的含义。基本功这一概念不要局限于学习方面,可以拓展到社会治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领域。例如发展农业就是安邦定国与民族复兴的基本功。这样论证为什么要重视“本手”,就可以从不同层次与角度切入。

其次,我们也可以将重点放在怎样提升基本功,即提升基本功的方法方式上。重点论证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例如:练好基本功要有恒心与毅力,不可浮躁和急功近利;练好基本功不等同机械的重复操练,要掌握科学方法;练好基本功要善于学习,实现从“本手”到“妙手”的飞跃;练好基本功还要善于创新。


以棋喻理,言近旨远

李卓: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理事、麦田格创始人

整体来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难度不大,比较好写。如果说去年的高考作文“强弱之辩”是一个信号或征兆,那今年“以棋喻理”更是一种鲜明的对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引导。材料中有明确指向: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所以,材料着意在“本手”与“妙手”的辩证关系上,二者是一种条件关系,具体来说,本手是妙手的必要条件。

基于此,以下几个立意单独或结合起来写作都是准确的:了解事物的规律,才能在具体的问题和行为中有所创造;掌握规律是我们有所创造的必要条件;重视基础,重视基本功,才有可能创造奇迹;不重视基础,不重视基本功,就会走向失败。在理解了本手和妙手的辩证关系后,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考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观点要鲜明,不要模棱两可。

今年高考作文难点在于,在论述的时候,首先要重视说理,不要用十分具体的素材去堆砌;同时,考生应该掌握基本规律,大家可以就生命个体来论述、说理。此外,议论文的核心目的在于阐明观点、评判是非、议论曲直、说服读者,所以考生一定要观点鲜明、力透纸背;如果是写记叙文,情感最为重要,考生要做到“在场”,通过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引出哲理,且最好是联系自我的经历或真实感受。

写作文就要勤加训练,给自己规划好阅读时间,务必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将完整阅读与碎片阅读相结合。不要只零碎地读一些文章,每年最好保持两三本书以上的完整阅读。学生还应该重视在学校的每一次写作练习,每写一篇,就要让自己满意一篇,不满意就继续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进一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