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永葆拙诚,大事可成
新湖南 • 专栏
2022-05-30 15:07:23



作者丨吾静

2000多年前,老子推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生智慧,孔子赞颜回从拙处力行“不违如愚”,韩非子力挺“巧诈不如拙诚”,鬼谷子王诩也认为“貌拙而安者可以深交”。吴越奇书《越绝书》评价人生赢家范蠡,“内视若盲,反听若聋”。

近1000年前,湖南人周敦颐著《拙赋》,以“拙”为荣,以“巧”为耻,大呼:“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他认为如果天下皆拙,就会出现安顺和谐的局面。因此而赢得大儒们的点赞,胡寅建祠赋诗赞其“拙政”,陆游的老师曾幾作《拙堂记》,称“周敦颐守拙,二程宗之,名卿大夫推崇之”。

800年前,岳麓山下迎来了第一次剧烈的心跳,朱张会讲,纵论“宁下毋高,宁拙毋巧”(朱熹) “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张栻)等天地之精深,成千古佳话。

300多年前,王夫之在石船山下奋笔疾书,吐槽自己是养拙自守,“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著述等身,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又过了100多年,魏源以“巧而不拙,其巧必劳”自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潜心藏巧,终成大著《海国图志》,名垂青史。

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国藩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能常葆此拙且诚者,出而济世,入而表里,群才之兴也,不可量矣。”在这里,曾氏吸收儒家《中庸》“至诚”思想,将讲究质朴的“拙”与讲究无息无妄的“诚”结合起来。在他看来,无论时局与际遇如何,若能永葆拙且诚之精神,则大事可成。推诚相见的胡林翼“跟帖”应和:“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

晚清重臣左宗棠说自己,“平生性刚才拙,与世多忤”。有次给曾国藩写复和信:“不奉音敬者一年,疑老兄之绝我也,且思且悲,且负气以相待……徒恃知我者不以有它疑我,不以夫词苛我,不以疏狂罪我。”意思说,一年没接老兄回信疑彻底绝交了,他又思念又伤心,但仍负气等待,就是不愿先认错。以为大家知他性格,不会怪罪。这或许是曾左“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爱相杀的历史梗中,左“拙诚”可爱的插曲。

斗转星移。自幼被视为神童的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官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退出政坛后则不遗余力地从事慈善事业,以“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为座右铭,他的姻亲沈从文则喜欢用“耐的烦”自诩。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闭幕会上,号召全党以愚公的精神,搬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站在过去看当下,立足当下看未来,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湖湘儿女霸得蛮、耐得烦。投机取巧、偷奸耍滑、浑水摸鱼,难成大器;藏巧于拙、韬光养晦、脚踏实地,终成大著;静心处世、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