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首届湖南旅发大会,湖南师大专家指导张家界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新湖南客户端.动态
2022-05-27 18:44:23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通讯员 马纳克 杨安 戴霁斌 全媒体记者 余蓉)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门面招牌”,是国际友人认识和熟悉湖湘文化的重要媒介。为助力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提升我省国际形象和对外服务水平,受省委外事办委托,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率专家组一行10人近日赴张家界市指导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专家组一行先后前往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武陵源景区、天门山景区等地考察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标牌翻译情况,对相关区域交通、旅游景点的外语标识标牌设置进行了全面摸底,系统整理了标识标牌中英语、朝鲜语译写存在的问题。
在与省委外事办和张家界市委有关领导的座谈交流中,曾艳钰表示,专家组将在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文本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咨询,对张家界市内景区、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标牌和宣传片、讲解词开展翻译、审校,力求确保相关标识标牌译写准确、通俗易懂,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对外开放贡献智慧与力量。蔡美花、郑燕虹等专家学者结合考察情况对张家界市内公共场所标识标牌翻译的准确性、标准性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就特定用语翻译、译写标准的执行、语言环境的全链条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期间,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曹波教授、朝鲜语系主任闫超博士为张家界文旅从业人员及当地高校相关专业师生进行了专题培训。
[责编:周倜]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