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突突突……”3月中下旬以来,永州市江永县粗石江镇、源口瑶族乡等地的田间地头,机声轰鸣,挖掘机、旋耕机翻滚不停,大片果园被改造成了一丘丘生产粮食作物的耕地。穿梭其间的工作人员,忙着协助农户清点果树青苗,核实田地面积,发放移栽补偿款。
这是我省保护耕地红线、力促占用耕地恢复原状的一个缩影。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去年底,国家已明确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在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进出平衡的要求,即各地要对本行政区域因“非粮化”问题流出的耕地,恢复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流出去的耕地,必须找补回来;被占用的耕地,必须恢复原状!”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各地明确目标任务和台账计划,开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行为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在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港口村,一方面积约108亩的水田,泥土湿润,只待青苗下耕。
这块地2017年被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2018年流转给一家养殖公司后被改成蓄水池,2020年又被村民改造成鱼塘养鱼。
一大片优质农田“出走”了,令人痛心疾首!
今年年初,祝丰镇正式开展耕地非农化重点地块整改工作。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讲耕地保护法律法规,针对村民提出的“自家的田为什么不能挖鱼塘”“我又没破坏耕地,养鱼也是养地也不行吗”等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还积极联系销售渠道以减少村民损失。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村民放水出鱼。3月16日,108亩鱼池全部整改成水田。
今年以来,祝丰镇通过镇村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耕地保护巡查,累计劝阻耕地“非粮化”行为3起,涉及面积1200亩,目前已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如今,祝丰镇已落实早稻播种面积8500余亩,大豆播种面积5000亩,超额完成任务。
退果还耕,造成农户经济损失怎么办?江永县拿出真金白银,对果树清理移栽给予补偿,亩均补偿4000元左右。
为确保新增耕地种得下、种得好、有人种、长期种,避免恢复的耕地再次出现“非农化、非粮化”,多个县市区出台了对耕地承包经营户进行耕种补助的政策措施。如华容县与耕地所在村场、农户签订耕种管护合同,对耕种管护到位的农户实施管护补助。
作者:黄利飞
责编:彭可心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