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一轮的疫情防控中,湖南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初心使命,冲锋在前,敢为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
紧张的工作间隙,奋战在各个哨点和卡位的队员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战“疫”点滴故事;一个个暖心举动,诠释着何为医者仁心。
今天,让我们聆听湖南省胸科医院医学检验部博士胡培磊的讲述,感受他在吉林长春支援的动人事迹。
与病毒作战的每天,确保日检两万份核酸标本“安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整理 通讯员 杨正强
记录者:支援吉林核酸检测机动队队员、湖南省胸科医院医学检验部博士 胡培磊
时间:2022年4月4日
地点:吉林省长春市
此刻是4月4日深夜,我在吉林省长春体育中心“猎鹰”号气膜舱实验室返回酒店的路上。就在刚才,我们这支小分队完成了新一批次标本的核酸检测工作。
图为胡培磊正在紧张工作中。受访者提供
夜深人静,看着陌生的街道,心头无数思绪划过;灯火阑珊,眼前这座城市的静谧,背后承载着的是无数人的忙碌。
很荣幸,我成为了这座城市无数守护者中的一员。
3月14日,湖南省紧急组建核酸检测机动队驰援吉林,医院发出消息后,我再次积极报名争取,终于实现了一直想要为抗疫事业做出一份贡献的愿望。
根据安排,我负责上机检测和结果判读。检测结果呈阳性还是阴性、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需不需要复查……手头上工作的所有,都是事关疫情防控的大事,需要慎之又慎才能发出报告。
我清晰记得第一个夜班——下午5点多进实验室工作,直到次日中午才把当天批次所有标本检测完。那天,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持续了近20个小时。从实验室返回酒店后,自己就像被抽走了精气神一样,瘫软在床上,连吃饭洗澡的力气都没有,蒙头一顿昏睡。
从夜幕降临到次日晨曦微露,之后每个班次检测工作依然快节奏,“尽量在12个小时内完成数上万份检测样本”是我们每天的目标,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令我似乎回到攻读博士期间通宵做试验的那些日子,但又远比那些日子更辛苦。
每个班次2万人份的核酸采样等待检测,约40台检测仪器同时运转,每次至少运转三轮……日复一日12小时精神高度集中,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强度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机器运作会散发出热量,防护服密不透风,里面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我们无暇顾及,只想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
图为胡培磊(左一)与一起驰援的3名队友合影。 受访者提供
一晃,来到长春已经有半个多月,这段时光像定格的画面,一帧帧浮现脑海。“高强度忙碌、高效率检测”早已成为我们的日常,可也让我们越来越近距离触摸到最终夺取胜利的希望。
不知不觉,此时又是一个结束忙碌后的深夜。突然很想念我远在家乡的亲友、同事。
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感谢家人的支持、大后方的安定,让我在前线能够安心工作;感谢医院、领导及同事们亲切问候和贴心关照,让身处寒气逼人的大东北的我们倍感温暖。
疫情终会散去,暖春终将如期而至。我会尽全力,守护这一方土地的安全;我更期待,福音早一天到来,希望之花早日盛开。
作者:周倜
责编:周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