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79天精心救治超低体重龙凤宝宝
新湖南 • 健康见闻
2021-09-30 11:45:58

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沈梓杨

9月24日,一对胎龄26周、出生体重分别为900克、860克的超低体重龙凤宝宝,经过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之后,终于顺利出院!当天,龙凤胎的爸爸妈妈特意送来锦旗,向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表达谢意。

艰难怀孕,却经历孕6月产子

H女士(化名)今年30岁,今年年初因原发性不孕来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就诊。1月中旬,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胚胎移植术,成功怀上了双胎。但妊娠过程并不顺利,H女士在妊娠23周时突感下腹胀,就诊产科门诊,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随时可能出现胎膜早破、难免流产等,如果胎儿此时分娩,生存可能性非常小。经过产科医师的综合评估,H女士接受紧急行宫颈环扎术,随后在产科住院保胎治疗。

7月6日,怀孕不到7个月的H女士突然出现自然破膜,次日诞下龙凤胎,出生后宝宝立即被予保鲜膜包裹保温,经新生儿科和产房医护复苏团队的温和复苏处理后,被护送至NICU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

精心救治两个月,龙凤宝宝顺利出院

超早产儿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面临呼吸、营养、循环、感染等多重难关,如体温不稳定、呼吸窘迫、反复呼吸暂停、动脉导管未闭、喂养困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等,同时早产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详细制定每天的诊疗计划,宝宝家属积极配合及时配送母乳,在N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和家属的齐心协力下,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大宝小宝各项指标逐渐趋于平稳,逐渐耐受脱离呼吸机,从1毫升奶的鼻饲喂养逐渐加量,到能自己完全吸吮喂养,胃肠功能逐渐发育成熟,没有出现颅内出血,宝宝的每一个进步都倾注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心血。在此期间,新生儿科邀请H女士进入病房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既指导了妈妈学会早产儿的常用护理技巧,增强妈妈的育儿信心,又增进了宝宝与妈妈的亲密接触、促进了宝宝的各项发育。

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宝小宝体重增至2430克、2500克,均能够自行完成吃奶,反应状态好,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终于可以出院了。“非常感谢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这两个多月来对宝宝们的精心治疗和照顾,整个治疗过程是异常艰辛的,但你们总是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真的非常感谢!”宝宝爸爸激动地说道。

早产儿出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龚晓琴介绍,超早产儿(EPI)是指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约占早产儿的5%~6%,由于多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其早期死亡率及远期致残率均极高,目前在发达国家中,胎龄26周EPI存活率达80%左右,我国EPI救治数量及预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生育意愿、社会价值观等的改变,整体生育率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高危妊娠发生,导致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出生,特别是超早产儿的出生,对新生儿科的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与产科紧密合作,与生殖医学中心、遗传优生、儿童保健、儿童康复、五官、超声及放射等多学科室协同发展。新生儿科在危重新生儿、超早产儿的救治和护理、康复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早产儿相关检验检查(如超声、X线影像、视网膜病筛查等)均在NICU病房完成,对超早产儿采用生后黄金一小时管理、优化呼吸治疗策略、注重脑保护策略、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和家庭参与式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超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责编:袁小玉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