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日报|踏浪洞庭闯新路 ——常德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精彩答卷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3 08:06: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周勇军 姜鸿丽 徐虹雨 王伟杰

一年好景君须记,洞庭秋色分外浓。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调研,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新时代湖南发展确立新坐标、锚定新方位、赋予新使命,擘画了宏伟蓝图。

声声关切,言犹在耳;殷殷嘱托,厚望如山。

内陆水运枢纽、产业研究院经济、智慧农业……一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带领干部群众,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用新理念引领新思路,用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在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上闯新路,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湖南的常德新篇章,努力走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前列。

(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后,津市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卜云 摄)

把打造开放平台作为关键点,建设内陆水运枢纽,融入新发展格局

9月18日,津市港一派繁忙,29艘船舶等待泊港。一条“联盟001”号船舶优先靠泊,卸下90个集装箱,又装上42个重柜。这批发往越南的石膏粉、发往辽宁的盐化工,通过津市港-岳阳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南下北上,通江达海。

深圳盐田港津市港口公司董事长张林中介绍:“津市港从初次会谈到开港仅用7个月,创下盐田港建港史之最,被称为‘深圳模式、津市速度’。今年1至8月,津市港货物吞吐量达158万吨,预计全年达260万吨。津市港货物装卸效率提高1倍以上,客户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便捷的水道,让人遐想常德曾经“五省通衢”的水上繁荣。如同沈从文先生在散文《常德的船》中描述的一样——这里是湘西一个大码头,是交换出口货与入口货的地方。桐油、木料、牛皮、猪肠子和猪鬃毛……全得由这里转口,再运往长沙、武汉。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水运逐渐没落,港口码头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运力大、成本低、绿色环保,是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最佳选择。多年来,复兴常德水运、振兴常德码头的呼声高涨。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殷殷嘱托,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深情的叮咛,响彻沅澧大地。常德如何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成为常德市委、市政府必须书写的时代答卷。为此,常德把打造开放平台作为关键点,深挖水运资源潜力,建设一流港口,复兴常德水运,打造内陆水运枢纽,融入新发展格局。

摊开湖南地图,湘资沅澧四水,常德占有两水,又位于洞庭湖西滨,有松滋河、虎渡河支流相互连通,水系发达。通航河流有95条,通航总里程1792.76公里,居全省第一。全市高等级航道347.54公里,在册船舶1500多艘,千吨级以上货运码头7个、泊位16个,2020年常德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600多万吨。

基于此,“十四五”时期,常德将重点建设“一核(德山港区)、两极(陬市、津市港区)、三航道(松虎航道、澧水航道、沅水航道)”,打通洞庭湖入长江第二黄金水道。特别是松虎航道如果能够贯通,常德沅水至松滋口里程减少约220公里,澧水至松滋口里程减少约340公里。常德市水路运输预计年吞吐量可达5000多万吨,节约货运成本数亿元。届时,常德船可从松虎航道直入长江,向东直达长三角经济圈,向西辐射成渝经济圈,北上连通汉江水系,南下到达北部湾、珠三角和海南自贸区。

(常德-岳阳-上海“五定班轮”首航,让常德水运迈开发展步伐。刘颂 摄)

如今的沅澧大地,一幕幕航道建设的场景如火如荼:整治沅水浦市至常德、澧水澧县安乡至茅草街,共计208公里千吨级航道;启动澧水石门至澧县千吨级航道建设;沅水常德到鲇鱼口两千吨级航道建设工程近期有望开工;松虎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铺开;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及小散码头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航道和港口,是水运复兴的重中之重。去年9月,常德在全省率先按“一市一港”原则启动《常德港总体规划(2035年)》编制工作,促进“港、产、城”一体化,提出“一核两极六港区”总体布局,一核即德山港区,两极为陬市、津市港区,六港区为德山、陬市、津市、石门、临澧、安乡港区。

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靠大靠优靠强”的发展理念,推动港口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4日,继在津市港项目成功合作之后,常德市政府与深圳市盐田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3-5年内重点打造德山核心港区建设,力争常德港2025年实现货运年吞吐量5000万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10万标箱以上;到2035年,实现常德港货运年吞吐量达亿吨以上,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以上。

今年4月,常德市委书记杨懿文,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邹文辉与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刘南安一行座谈,双方就加快推进港务合作深入沟通洽谈。

港口发展,喜讯连连。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常德港成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我省除长沙港、岳阳港外第三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张家界、湘西及云贵部分地区船舶进入长江的必经之地。依托内河主要港口的定位,常德致力把常德港打造成绿色、智慧、安全的全国一流内河港口。

通江达海,连通世界。待到航道畅通、港口发达,常德水运兴旺的盛景将重现沅澧两岸。

(湖南金康光电有限公司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软件算法,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常德经开区电子产业的标杆企业。罗勇 摄)

把产业研究院经济作为突破口,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强的大脑”

6月29日,常德市经投集团与国科离子医疗科技公司签订《重离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中国科学院、湘雅医院等优质资源,以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为核心,在常德市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重离子肿瘤治疗、教育、研究中心,把国产重离子治疗技术转化应用。

今年6月,常德市科技局、常德高新区管委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签订“西安交大-常德产学研合作中心”和“西安交大-常德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研究中心”协议。随后,杨森团队在常德市注册成立“常德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9月3日,常德市委书记杨懿文,市委副书记、市长邹文辉与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一行,在长沙就常德轨道交通研究院项目洽谈。双方拟筹建中南大学常德轨道交通研究院,加快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

一个个产业研究院的洽谈与落地,是常德把产业研究院经济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招大引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创新实践。

(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成长为常德工业“脊梁”。常德发展产业研究院经济,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必定会给常德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向波 摄)

经多年积累,常德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迈上千亿台阶,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但常德市委、市政府执政者也清醒地看到,常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有差距,新兴产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强度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低、研发创新平台规格低。从宏观视野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企业竞争由产业链向研发链前移,“双链”创新决定城市竞争,也是常德能否融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能否成功对接成渝经济圈的关键所在。

为此,常德市委、市政府科学把握创新发展新要求、产业变革新趋势和区域竞争新特点,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和经济增长新动能,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发展产业研究院经济作为“突破口”,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驱动常德高质量发展,以期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弯道超车。

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如何落地见效、生根开花?常德市委书记杨懿文给出明确答案:常德力争用2-3年的时间,引进100家以上科创团队和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经济是覆盖从上游源头创新到下游产业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常德将用好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张绿色名片,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强的大脑,大力引进带有科技项目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实施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发展产业研究院经济的号角一响,常德市委政研室立即牵头,常德市产业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参与,就常德产业研究院经济发展问题专题调研,与市直部门、部分高校、科创机构座谈,到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实地考察,与部分高新企业、创新平台、园区负责人深入交流;常德市产业办带领相关部门,赴武汉、杭州、合肥、无锡等多地学习考察,探究产业研究院经济的主导模式、总体设想、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等。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常德为产业创新发展所付出的每一步努力,都会镌刻在时光之下,积蓄成蓬勃的力量,喷薄而出。

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铁美珍,敢吃螃蟹,先行先试。9月初,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常德高新区开展校地协同创新,杨森团队与她交流,实地查看挖掘机高端液压核心零部件生产线,给出锻造热处理关键技术的建议。“我们将投资5000万元建造两条国内领先的精密锻造和热处理生产线,解决关键零部件毛坯产品自主生产问题,让佳鸿机械形成从毛坯生产到机械精加工的全产业链,可为企业创造近亿元产值。”铁美珍信心十足。

据了解,今年常德发展产业研究院经济的目标是,年内至少有10家以上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行。目前有70家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已经或计划在常德设立产业研究院。这场创新实践,正悄然掀起新时代常德产业升级的新浪潮。

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新基建”,敢当“攻球手”,塑造乡村振兴样板

科技的创新,产业的变革,推动着智慧农业技术的落地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能。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平“语”近人,字字千钧。常德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敢于改革创新,不当“守门员”,敢当“攻球手”,努力创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全国品牌,更好地推动常德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富足的乡村景象,徐徐舒展。

(西洞庭广袤的稻田里,技术人员正在检测传感器装置。王伟 摄)

又是一年稻花香,香飘十里过农庄。在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基地,第一季早稻已获丰收。经专家测产,这批智慧水稻,每亩较传统种植增产约11%,节本增效200元以上。晚稻预计10月20日开始收割,那时人们可以吃到利用大数据、物联互联、AI和智能制造技术种植管理的“数字大米”。

西洞庭智慧水稻基地负责人王伟介绍:“西洞庭智慧水稻已发展300亩试验田,每块稻田都安装土壤、气象、水情、虫害等测报仪器,能迅速准确地将稻田的温度、湿度、水情、用肥等数据,实时传输至大数据中心。只要打开手机APP,各项数据指标一目了然,而且一键操作,快捷高效。”

智慧水稻项目依靠大数据和算法,利用智能化农机,为新时代农民提供种田指导,解决现在农村会种田、愿种田的人越来越少的痛点。从此,这里的村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看天种田吃饭,而是靠数据、靠科技种田。

在常德广袤的田野里、橘园中、牧场里,智慧栽橘种梨、放牧养牛的场景随处可见。数字和智慧的科技引擎与现代农机交相融合,前景更为广阔。鱼米之乡的常德,正加快编制数字农业规划,以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为方向,用现代理念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乡村振兴“常德样板”。

秋风起兮白云飞,洞庭扬波兮天阔。常德儿女将创新思路,勇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践行“三高四新”战略,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挥起如椽大笔描绘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蓝图。

[来源:湖南日报-07版 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2021-09-23]

责编:卓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