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新媒体环境下湖湘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初探
新湖南 • 文创
2021-06-04 11:28: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湘楚文明、农耕文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湖南地区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为丰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借力新媒体资源,大力拓展湖湘非遗文化传播新路径,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拓展新的思路。

一、融合传统媒体,构建非遗文化传播更广格局

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创新,传统媒体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近年来,我国电视人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运用电视语言将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重新编码,推出了《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一批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文化类节目,满足了新时代观众的人文期许和情感诉求。其中,电视湘军出品的《中华文明之美》《百心百匠》《儿行千里》《神奇的汉字》等节目,更是将三湘大地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于学者、演员的用心演绎和虔诚解读中,再度鲜活生动起来。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不会消亡,只会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我们要借力新媒体传播快捷、个性化、移动化的特点,持续积极探索,打破媒介间的“藩篱”,推进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实现非遗文化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一要实现破圈融合。通过融媒体手段,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从不同角度进行集中展现,使非遗文化蕴藏着的生产、生活、生态智慧巧妙地输送进受众内心。二要注重受众多元化。通过大数据动态研究,不断细分群体,借助传统媒体积极拓展除年轻群体之外、更加多元的全民受众。三要探索改革创新。将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等新技术,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紧密融合,采取故事演绎、百姓讲述、互动体验等方式,实现媒体记录文化手段的升级与深化,推动建构非遗文化传播的更广格局。

二、借力县级融媒体建设,激发非遗文化传播内生动力

新媒体环境特别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我国融媒体建设如火如荼,从推广“中心厨房”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平台十分活跃。借力县级融媒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打通优秀传统文化基层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为民众了解湖湘非遗文化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优质内容生产。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我省非遗资源丰富,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立足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切实将非遗文化融入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之中,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打造高水准的本土化文化内容。要把镜头对准非遗展品、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让本地文化名人、乡贤等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主角,提升本地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强化文化服务协同融合。要强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媒体融合发展,以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为主体,为生产内容提供更开放多元的平台。通过“传媒+”“内容+”“产业+”等方式,打造阳戏、毛古斯、剪纸、刺绣的培训、演出等多样化文化产品,形成平台、服务、产业的圈层化,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不断增强非遗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

三、依托5G技术,引领非遗文化传播生态变革

英国哲学家穆勒曾说,“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事物。”新时代,5G技术通过全面接入跨场景、跨时间、跨区域的数字化触点,让传统非遗文化因技术加持,实现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近年来,通过整合数字资源、搭建数字场景,培育了胤禛十二美人图、明朝皇帝画像等品牌IP,打造了皇帝同款的“朝珠耳机”,研发了《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等APP,推出了卖萌搞怪的各类VR体验,为海内外民众带来了一连串富有价值的、难忘的、引人思考的沉浸式体验。

疫情时代,信息技术给非遗文化活态传播带来新机遇。展望未来,借力5G技术开展湖湘非遗文化传播,一要推进流量聚合,打造非遗文化的“粉丝经济”。强化与非遗文化传承人、机构的开放合作,准确把握非遗文化“粉丝”的各自偏好,在共创思维下以数字化技术打造文化主题活动、提供体验场景、连接线下活动,让受众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播的设计、营销、投资等环节,使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受众的现实生活中。二要注重文化遗产地数字化保护。湘绣、烟花制作,釉下五彩瓷烧制,宝庆竹刻,黑茶制作,土家、侗家织锦等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大多制作流程复杂,需要一定的技艺水平,这使得不少项目只有少数人掌握,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此,要注重非遗资源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存处理,建构数字非遗博物馆。即使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人为地消失,未来观众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仿真参与、体验、互动,感受滩头木版年画的精细高雅,体会瑶族长鼓舞的稳健有力,聆听苗族古歌的悠扬自由。

(李姝洁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指导老师系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安)

责编:唐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