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今日雨水,开工大吉!养生指南请收好!
新湖南 • 动态
2021-02-18 15:00:0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吟诵着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们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今天也是新春开工第一天。

    雨水节气,天气开始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此时,草木随土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自然界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因为降雨多且时有寒潮,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寒中又挟湿。正所谓:“春回大地挟湿气,脾胃最易受侵袭。”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谭超提醒:雨水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重调脾胃

    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明代医家张景岳先生曾说过:“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必当以脾胃为先。”

    雨水节气一是因为气候多雨多湿易伤脾胃,二是因为春季肝脏当令,易克脾土而伤脾胃。因此,雨水养生,当以调养脾胃为主。调理脾胃既要食补,还要调畅情志,配合适量运动。

减酸增甘

    雨水节气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减酸增甘”,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一则酸味入肝,会使得肝气更旺;二则酸性收涩,不适合春天的生发之气。饮食上可以适当增添一些甘甜的粥类,《千金月令》中说“正月宜食粥”。

    春季肝旺,而脾胃相对虚弱。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一些药物熬制而成的药粥,对脾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药物的选用上既要考虑生发阳气,又要考虑滋补脾胃,推荐选用党参山药薏米粥。党参味甘益气,山药健脾,薏米祛湿,三者合用相得益彰。嗜甜的朋友还可以在粥内加入红枣,味道甘甜又有健脾的功效。

适当运动

    除了饮食,精神调摄在雨水节气也显得非常重要。

    雨水,时值早春,阳气生发。春季肝脏当令,肝气较旺,人们一方面精神焕发;另一方面又可因肝气生发太过,觉得自己脾气暴躁、性急易怒,甚至面红耳赤、烦躁不安;还有一些人则因肝气不疏,而郁郁寡欢、心情抑郁。

    从脏腑五行生克的角度,肝木旺会克脾土,使人变得“没有胃口”。所以,雨水养生强调形神皆养,不但要养身体,还要心境平和,使肝气不横逆,脾胃自安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连天、昏昏沉沉没精神,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

    初春,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气血偏于外行,体内供应相对不足;加之雨水时节,自然界湿气重,人体的脾胃被湿邪所困,易导致中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人们就会出现疲劳、乏力、头昏脑涨等不适症状。

    这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多睡觉,而是应当适当的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

    经过一冬的蛰伏,早春时节,我们不宜做剧烈运动。

    春天里舒适又惬意的运动莫过于放风筝。放风筝时,人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整个运动过程自然而然地活动了周身关节,促进了血液循环。风筝升起后昂首翘望,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不失为一种舒缓颈椎的好方法。美丽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放风筝的人自然身心放松、心情愉悦。这些对脾胃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

    不过,放风筝时要注意安全,适当地保护颈部,后仰的时间不要太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陈双


作者:张春祥

责编:张春祥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