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系列烙画《湖湘二十四节气图》之①:“立春”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03 11:43:39

今日立春

【宝庆烙画《立春》】

唐文林 王艳萍 作

节气和烙画内容介绍】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新的一年节气轮回的开始。立,是“开始”之意,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于每年2月3日—5日交节。春季自此开始,阳气上升,气温回暖,万物迎来复苏。

立春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过新年,迎新春,大江南北充满喜庆。过去湖湘大地有很多民俗活动,如耍龙灯、踩高跷、扎故事、走马灯、看花灯、唱木偶戏、亲朋好友拜大年等等,十分热闹。农村耍龙灯有个习惯,就是不仅在本村耍,还到外村表演。每当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发观者如潮、万人空巷。

在湘中的邵阳县,“扎故事”表演是当地特色民俗。它又称“扎台戏”,用“扎”的艺术把传统戏剧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画出来,以其惊、奇、险的特点受到人们青睐。一个扎台表达一个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或传说,反映人们一种期望。由于“扎故事”的广泛参与性、娱乐性和喜庆特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词咏立春】

其一:立春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其二:立春

(宋)虞俦

腊雪初消柳眼寒,春风才入酒杯宽。

一年佳节知多少,屈指从今是履端。

【二十四节气】

即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宝庆烙画简介】

烙画又称“烙花”、“火笔画”,利用油灯、烟灯炙烤加热铁针、石条,主要在竹木材料表面进行烙绘,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民间美术。清中期及民国年间,烙画技艺在邵阳流传较广,竹簧烙画成为宝庆竹刻的特色艺术形式,竹簧是宝庆烙画中的特色材料。2019年,宝庆烙画被评定为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文林、王艳萍是新世纪宝庆烙画的代表性艺人,夫妻俩擅长在竹簧、纸、丝绢等材料上进行烙绘。2014年,他们的作品《竹簧储物盒》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宝庆烙画《放鞭炮》 唐文林 王艳萍 作)

【编者有话】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熟悉这一文化瑰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唐文林与妻子王艳萍副教授历时近3年,联合创作了宝庆烙画《湖湘二十四节气》系列画作。

该作品以湖湘地区为基准,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农事活动、“非遗”传统技艺、重要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些场景进行创作。每张图描绘不同节气期间不同的生产劳动场面,同时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展示了湖湘地区的一些“非遗”项目。

《湖湘二十四节气图》采用邵阳“非遗”传统技艺——宝庆烙画,在国家级“非遗”传统材料——隆回滩头手工抄纸上展现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辉映,无疑是一种具有首创精神的可喜探索。

新春伊始,“新湖南”邵阳频道策划并推出“系列烙画《湖湘二十四节气图》”专题,拟每一个节气推出一期,介绍节气知识和我省的传统民俗,贯穿全年,以期加深广大读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敬希垂注。

责编:肖霄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