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为时代育新人”——高校“三全育人”的湖南探索掠影
新湖南 • 智库要闻
2021-01-16 17:16:5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湖南牢记习总书记对“三全育人”的殷切嘱托,以2019年1月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摸索出了一条富有“湘味”的高质量“三全育人”路径。

1月16日,由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大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三全育人”高端论坛,紧紧围绕“为时代育新人”重大主题,汇聚知名专家学者、省内外高校从不同角度畅谈“三全育人”的意义、经验与成就,形成并共同发布了《“三全育人”湖南共识》,为我省持续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继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新湖南智库频道特摘发我省8所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经验和成果,以飨读者。

全员协同 全程贯通 全方位供给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

中南大学

一、谱好人人育人“协奏曲”,激发全员育人动力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引领,出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将师德师风列入教师职称考核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干部评价导向,修订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出台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将育人实绩作为重点考察指标;三是强化重点队伍支持,足额额定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编制,增强职务职称、奖励绩效保障力度。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批育人典范,全校2000余名医务工作者奔赴抗疫一线,成为思政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二、强化时时育人“磁力场”,增强全过程育人合力

一是提升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学校校领导每学期给学生讲授思政课,入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二是激发课程思政新活力,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投入400余万元立项课程思政教改课题210项,38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三是拓展实践育人共同体,新增双创课程22门、创客空间47个,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特等奖、创青春金奖等荣誉。

三、营造处处育人“生态渠”,优化全方位育人效力

一是浓厚文化育人氛围,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坛等100余场,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毕业生入选“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二是丰富网络育人供给,打造“中南云麓谷”、“中南小团子”品牌,累计获“教育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十佳单位”等网络思政工作奖项30余项;三是强化组织育人品牌,出台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落实学生社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等荣誉。

弘扬优秀传统 培育时代新人

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湖南大学

一、科学谋划,汇聚力量,唱响全员育人“大合唱”

一是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培育项目;二是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足额配齐辅导员编制,实施思政工作创新发展计划。选拔院士、长江学者等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涌现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模范教师”等一批教师典型,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代表在教育部介绍工作经验;三是压实全员育人责任。落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实施办法,推进学生园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改革,把重音落到育人成效上。

二、健全体系,融合贯通,下好全程育人“一盘棋”

一是健全课程思政体系。建立校领导带头“听、备、讲”的“全链条”抓思政课体系,实施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院,“移动思政课堂”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择优支持计划;二是加强生涯发展教育。构建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咨询辅导、评估跟踪“四位一体”生涯发展教育模式。近三年获全国“互联网+金奖、挑战杯、创青春等奖项30余项;三是打造“三季育人”品牌。精心开展“筑梦青春”入学教育、“追梦青春”表彰教育、“奋斗青春”毕业教育。仅2019届,共有488人赴剑桥、斯坦福等世界排名前100位高校深造,165人选调到基层党政机关。

三、协同联动,精准施策,谱写全方位育人“协奏曲”

一是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成立融媒体中心,实施微思政工程,研发一站式学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获教育部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大学生在线全国十佳校园网通站。实施“魏源人才计划”,积极引导师生助力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唯一代表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涌现出“壹桌计划”发起人刘逸涵等疫情防控典型代表;二是校内校外精准施策。发挥学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优势,打造“社会主义有点‘潮’”“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等品牌活动,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三是全面覆盖凝聚力量。探索“文化、情感、实践、团队、创业、榜样”六位一体资助育人模式创新,连续八年获邀参演“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十四五”期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

扣题、破局与立势

湖南师范大学

一、扣题:准确把握,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学校搭台、学生唱戏”,以学生主讲红色论坛、主持毕业前最后一堂党课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觉应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具有湖南师大气质的时代新人;二是始终坚持“汇聚英才、以生为本”,施展“破壁垒、重激励、强保障、正导向、树榜样”的引才育才“五功法”,通过院长圆桌会议和教师思享会等制度,组织学习教育教学新思想;三是始终坚持“学生在哪,工作场在哪”,积极打造“星空”十大平台,使辅导员、思政课等老师成为备受学生青睐的“网红”,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关心关爱青年成长。

二、破局:难点在“全”,“全”要攻坚

一是着力“共识”攻坚依托省重点马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平台,建立了思政课教师定点联系二级党组织指导理论学习制度,“三全育人”改革要求融入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制度体系;二是着力“协同”攻坚建立党政、校院、部门、师生、主渠道和主阵地等协同的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辅结合”协同机制,建立专业课队伍、思政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关工委五老队伍“定期会商”机制;三是着力“评价”攻坚改革教师评价,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与一线学生工作;改革学生评价,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突出学生获得感;改革管理服务人员评价,将“三全育人”作为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三、立势:重点在“育”,“育”抓关键

一是抓好人人育人的“关键队伍”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把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不断充实班导师、兼职辅导员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二是抓好处处育人的“关键阵地”。坚持“以本为本”的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淘汰水课,持续打造学生喜欢的金课;构筑网络育人阵地多维矩阵,培育网络名师队伍,打造网络精品项目;三是抓好时时、事事育人的“关键平台”。将项目制课程融入通识教育改革,打造科研互动育人平台。创新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机制模式,推动家校企协同育人,打造“区校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健全学生成长发展体系,打造管理服务育人平台。

打造红色育人基地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湘潭大学

一、抓好顶层设计,坚定红色育人导向

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湘潭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学校“三全育人”建设目标,把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立德树人真正融入并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育人环节,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一引领两转化三融入”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打造红色育人基地,着力培育时代新人,确立了红色育人导向。

二、抓好队伍建设,建强红色育人力量

学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推动红色育人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教职工党员队伍建设,建强红色育人“排头兵”。通过“明道信道”系列讲座、师道大讲堂等形式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强红色育人“主力军”近年来,我校涌现了“全国优秀教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沧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职工。

三是抓好阵地管理,夯实红色育人渠道

构建由“思政课专任教师+思政工作人员+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四位一体、有机融合、同向同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依托学校七大红色文化研究与研修基地等优势平台,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主流漫灌”作用;发挥第二课堂“支流润灌”作用,突出校园建设红色元素,设立一批红色实习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品牌活动。

四是抓好保障体系,健全红色育人机制

健全领导机制。加强校院两级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院系组织落实、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将思政工作纳入校党委会议研究议题,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确保“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全校教职工日常工作中;健全联动机制。聚焦重点任务和短板弱项,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近两年我校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人物唐培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兰浪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全员参与 多维协调 内生驱动

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落实落细

长沙理工大学

一、落实落细,不给育人责任留空挡

出台了学校《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和《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将“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建设标准中的90个三级指标细化为120多个具体任务,明晰权责边界,不留育人责任空挡。

二、同向同行,筑牢立德铸魂主阵地

一是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出台了14个相关制度和文件,编著了10本系列丛书作为“三进”的辅导读本,每月编辑1期《学习速览》;二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起了面向基础行业培育大国工匠的课程体系;三是出版了《课程思政案例集(机械类)》,编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案例集、课程育人案例示范集。

三、改革评价,激发育人主体内生力

一是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坚决破“五唯”,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和职称评审制度;二是思政工作教师职称评审实现了“三单”,设立了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优先指标”;三是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设置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类别,向潜心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的一线教师倾斜;四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2017年开始实行“零门槛”转专业政策,每年有300多名学生能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

四、分类实施,增强育人动力新引擎

一是坚持五育并举,遴选了3个学院、1个专业作为校内“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建设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9个“三全育人”建设项目;二是率先开展劳动教育,2018年开始将劳动教育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规定每周二下午为学生义务劳动时间;三是构建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建设体系,组建了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班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老师为补充、多员参与的辅导队伍,每年共计有近2000多人次教师为12000人次学生开展成长辅导工作。

厚植传统文化之根 育好时代青年之魂

湖南理工学院

一、打造“求索忧乐”精神特质的学校文化,为“三全育人”提供文化滋养

做到“三个融入”,一是融入学校精神。开学和毕业之际,“传校训、唱校歌、讲校史”成为校园最美风景。实施大学生理论学习“个十百千”工程,学生学理论事迹受到省领导批示,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86%二是融入理论研究。学校《云梦学刊》一直致力于屈学特色研究,200余万字的专著《屈原学集成》被誉为“屈学界彪炳史册的工程”,先后主办“屈原文化传承高峰论坛”“全国屈原学发展创新论坛”等活动;三是融入环境建设。规划“一心一带五区八园”,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校内景观建设规划,设置“求索忧乐”精神铭牌,建设屈原求索雕像等,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感悟成长。

二、构建“求索忧乐”精神内核的育人体系,为“三全育人”提供实践引领

学校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十大”育人体系。一是在课程育人中,深入挖掘“求索忧乐”文化的思政元素,先后影响3000多名师生参加文本创作、舞蹈编创等工作。 “楚辞鉴赏与诵读”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二是在科研育人中,两年来,教师主持省级以上忧乐文化、屈原文化研究课题30余项,带动千余名学生参与其中;三是在实践育人中,打造“问道端午,忧乐天下”文化品牌,开展主题团日、经典诵读活动,参加汨罗江龙舟竞渡和祭屈仪式;四是在文化育人中,主办“屈原文化艺术节”,原创舞蹈《香草美人吟》《南国嘉树》,双双在教育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文化育人获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是在网络育人中,拍摄制作“传承·创新”微视频参与教育部“我和我的学校”接力,开发“今上岳阳楼”““跟着楚辞去旅游”等网络小程序,受到全国青少年热捧。

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三全育人”实践,有意、有力、有效地加强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360余名大学生参加西部计划,近半数以上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西部地区工作,学校4次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17名学生为国内外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涌现出中华骨髓库全国配型成功第一人陈欣、跨国捐赠第一人郝晴晴等典型,学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和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构体系建高地 “三全育人”见实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一、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推进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提升,构建三大体系,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

一是将“三全育人”工作目标,与“双高校”建设各项指标精准对接,形成学校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任务清单》,设立193项具体子任务,形成了“校-院-系”三级责任体系;二是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双高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三全育人”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形成了“人员互融、资源互通”的工作体系;三是出台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十大工程、24大任务,形成了“项目对项目、任务接任务”的内容体系。

二、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打造三大高地,深化立体式育人改革

一是打造党建高地。坚持党委书记带头,深化“三全育人”试点带动,建立服务师生首问负责制;二是打造文化高地。培养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和鲜明职业文化特征的技术技能人才。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修基地落户我校;三是打造创新高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率先在全国探索“空间教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工程,在全国“战疫课堂”课程思政案例征集活动中获一等奖2项。打造“三馆一廊”,建成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民政文化专题馆、体育文化专题馆和100余米长的“三全育人”成果展示长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金1银1铜,创业团队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

三、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助推学校全面发展,实现三大提升,彰显高质量育人成效

一是思政供给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完成教育厅关于思政课专职教师的配备要求,逐步实现思政课小班化教学。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二是管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项目数量增加了44项,建成了中心广场,改造了校园主干道;开发学生公寓“宿舍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学生服务笑脸工程”,举办“新时代最美民院新市民”表彰等活动;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616人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率超过65%。

立德润物无声 树人潜移默化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形成全员育人系统合力

学校创新性实施了党建“八化五实”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经验在省高校党委组织部部长专题培训班上作交流,立项全国“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立项数量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全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一面旗帜;实施“思政课教师”挂职交流机制,让思政老师到其他管理岗位任职,深入各部门调研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现状,学校建成了一支“思政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其他专任教师”的大思政队伍。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全过程育人有效衔接

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计划,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建实施方案》,培育了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引领“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100%覆盖;2020年立项精品项目1个、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1个,获省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奖项13人次,全国“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等奖。湖南教育快讯推介了学校“三全育人”典型经验。实施引航、启航、护航、远航、领航计划,实现了党员发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全覆盖,党性专题选优培训贯穿及教育全周期。制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湖南铁道特质”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宽广视野、阳光心态、火车头精神”的湖南铁道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营造多方育人氛围,实现全方位育人有机联动

学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体系》,给每个学生发放了素质“护照”,实行积分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获得毕业证书、评优评先、党员发展、毕业求职的重要依据。自2010年开始,近100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春运、暑运社会实践活动。毕业生中成长为中国中车“高铁工匠”、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匠”及全国、全路技术能手达122人,学校已成为我国现代铁路工匠的重要孵化基地,被誉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