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咸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咪
作为一所立足于株洲这座工业城市的地方高校,湖南工业大学深化链上产教融合,下好“追、汇、引”三步先手棋,致力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把自身打造成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和助力行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促进当地发展同步质量提升!
追着行业入企办学
湖南工业大学的校址虽在株洲,但在广东东莞,学校还有一个二级学院——东莞包装学院。这所学校建在包装龙头企业——东莞市汇林包装有限公司内部,集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和科研于一体。创办20年来,共有12000余名学生在这里学习过。同时,学院也为公司解决重大攻关技术达200余项。
去年,东莞市汇林包装有限公司和学校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出了以纸代塑的新材料——纸浆模塑。凭此一项关键技术,公司2020年的销售额增长1倍多,从之前的每年8000万元增加到2亿元。
这是湖南工业大学产教融合追着行业入企办学的最初探索,也是成功的探索。
目前,包装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和王牌,也是学校在产教融合上走得最远、最深的领域。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谭益民说,学校把建设“工业科学融合创新,包装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作为办学目标,明确了服务包装行业发展的定位,围绕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形成了涵盖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设备、包装经济、包装服务等在内的“包装+学科群”,服务我国从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迈进的国家特殊需求。
汇入城市产业建链
2015年11月,湖南工业大学对接轨道交通产业,与 “中车株洲所”联合组建交通工程学院。“中车株洲所”是高铁IGBT“中国芯”、列车运行控制“大脑”的研发龙头企业。如果说举办东莞包装学院是追着企业办大学,而交通工程学院则是汇入科技创新大潮办大学。
“从响应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利用和联合地方科学机构的技术力量,深化产教融合。”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谭益民说,这是产教融合2.0时代对高校的要求。
此外,2016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还对接醴陵陶瓷产业,以校地联手筹建了醴陵陶瓷学院。
醴陵的陶瓷产业有着千年历史,产品畅销全球。从筹办至今不到4年,醴陵陶瓷学院与15家醴陵陶瓷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龙头企业合作,成功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陶瓷企业信息化改造……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成为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创新引领社会发展
大学需要转变观念,打开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只有深度融入社会与科技发展前沿,大学才能始终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在湖南工业大学校内,中国包装产业链资源聚集谷(简称“中国包谷”)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新建成的包装大数据知识图谱中心,每天不间断自动采集互联网上的包装数据,目前已采集超过10万条包装学术论文、500万条全球包装专利、20万包装产品及数十万包装企业专家等数据。
2019年7月,学校与上海复星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包装联合会签订“中国包谷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定。根据规划,三方将共同建设包装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包装科研成果产业孵化中心、包装大数据中心、包装智库中心以及全国包装测试中心。
“资源投入不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瓶颈,工大的经验就在于充分发挥特色学科凝聚社会资源的优势,把广泛而雄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引进来’,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湖南工业大学校长刘扬这样向记者解释学校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建设“中国包谷”的初衷。
“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引入社会资源突破资源瓶颈,还要不断创新,促进产教融合再上新台阶,同时,引领产业和行业不断发展。”谭益民说。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