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2021年,如何在创新创业创造中奋力向前?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新湖南 • 智库要闻
2021-01-07 06:57:18
首页头条收录

导读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日前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打造“三个高地”抓人才引进和培育,把创新创业氛围搞得更浓厚一些。

2021年,如何在创新创业创造中奋力向前?《湖南日报》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精准发力,促进新业态群体就业

陈婧 刘洋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作为“六保”“六稳”工作首位,是民生之根本,应始终被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近年来,电商网购、线上服务、平台配送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就业拓展了新空间,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新业态群体的就业仍面临一些限制,就业服务和保障还存在不足。为促进新业态领域充分、高质量就业,应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与保障。

精准施策,持续扩大岗位供给

新业态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岗位,有助于吸纳传统产业溢出的劳动力,但目前就业市场仍存在岗位供不应求问题,应持续推动新业态创造新岗位,带动和扩大就业。

鼓励新业态企业增岗拓岗。出台面向新业态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和吸纳就业的补贴力度,鼓励企业不断开发更多高质量新岗位。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带动关联岗位增加。

鼓励新业态群体自主创业创岗。通过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等措施支持新业态群体自主创业。扩大创业云平台应用,推动创业服务进社区,通过宣传政策、举办创业经验分享活动、开展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引导新业态群体创新创业。

精准匹配,促进供需资源对接

新业态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就业供需资源错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构建就业信息资源整合体系,为新业态企业和就业群体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对接渠道。

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信息,建立用户数据库,实时监测新职业开发和新求职意向。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动态发布相关信息,打破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壁垒。

建立人岗精准匹配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技术手段,全面赋能企业招工与劳动者就业工作。建立“互联网+就业”平台,结合“湘就业”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立新业态群体就业模块,分析企业人才培养和用工情况,并根据新业态就业者的求职意向、职业技能、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匹配并双向推送,促进人岗精准对接。

完善就业动态监测机制。基于大数据平台建立“跟踪服务网”,实时记录、监测、反馈新业态群体就业和岗位变动情况。完善失业预警监测机制,及时帮助失业者匹配到合适岗位,实现再就业。

精准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新业态背景下,传统劳动力市场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新职业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问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为此,应强化新业态群体的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顺利平稳转移。

健全技能培训机制。联动政府、企业、学校和社区等多元主体,搭建全省统一的新业态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平台。对接“湖南技能人才振兴工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新业态群体职业素养、就业创业技能、岗位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机制。

优化技能培训服务。充分运用智能技术,研判和分析就业新形势,多维度探讨新业态背景下的技能培训方向,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与方式,提升新业态劳动者技能与岗位的适配性,推动其朝着职业化、技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创新技能培训形式。完善线上线下多渠道培训方式,丰富数字培训资源,提升培训便利度。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活动实现以赛促学,结合“湘技湘能”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行三湘、能创未来”技能竞赛两大品牌行动,推进新业态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新业态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实现各地区、各部门联通共享,便于相关主体实时查询,为就业者提供帮助与便利。

精准保障,强化劳动权益保护

维护新业态群体劳动权益,是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完善适应新就业形势的相关权益保障机制。

规范新业态企业的劳动用工。研究制定适合新就业形态发展的用工规则,明确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统筹协调好双方利益。强化新业态企业用工履责监管,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督促企业落实好保障新业态群体工资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健康等基本权益的主体责任。

建立适应新业态的社保制度。推动社保制度改革,优化缴费和参保模式,将新业态就业群体纳入其中,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保体系。加快构建社保信息大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共联,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参保及转移接续提供便利。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把握张吉怀高铁建设契机 推动大湘西旅游经济创新协调发展

舒晓惠 李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大湘西地区要夯实精准脱贫成果、提振当地经济,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关键在于答好“生态卷”、下好“振兴棋”,发展好旅游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计划今年7月前建成通车的张吉怀高铁(联通张家界市、吉首市、怀化市的高速铁路),为大湘西创新协调发展旅游经济带来了新动能,高铁沿线地区应以此为契机,打造特色亮点,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发展。

张吉怀高铁沿线现有国家级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31家、3A级景区53家,包括蜚声中外的武陵源风景区,天门山风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美小城凤凰古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的芷江受降坊等等,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大湘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区域内各景区缺乏整体规划和相互合作,品牌影响力不强;二是大部分地区接待能力和基础设施有待大幅提升完善;三是旅游项目和内容单一、特色旅游产品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四是旅游衍生产品停留在普通商品层次、升级速度缓慢,配套服务及工业体系落后。

张吉怀高铁就像镶嵌在大湘西青山绿水之间的白色银带,应以其为强大新引擎,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组合,打造旅游经济共同体,推动大湘西旅游经济从小区域、断点式发展向整体化、全域化、协同化发展迈进——

强化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张吉怀高铁沿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一些景点还没开发到位,未能融入沿线旅游景点整体开发。为此,在进一步开发张吉怀高铁沿线旅游区域中,应注重区域间的转承与联动,着力进行同类型旅游产品的专题性开发,打造出特色旅游线路与产品,防止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形成集聚效应。另外,还须提升对高铁沿线旅游线路与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建设协同性旅游宣传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对沿线旅游品牌的精准营销。

系统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铸造新经济增长轴。红色资源是大湘西尚待深入开发的重要宝藏,应以张吉怀高铁为轴心,以张花高速和包茂高速为侧轴,以张家界、湘西州(永顺、龙山)、怀化、邵阳等为节点,串联湘鄂川黔根据地和红军长征足迹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武陵源、老司城、崀山三个世界遗产地和苗族、侗族两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叠加雪峰山脉优质的生态资源,突出土地革命、长征足迹、抗战受降、湘西剿匪等主题,打造民族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增长轴。

构建高铁沿线特色产业带。张吉怀高铁通车,将拉近大湘西与周边地区联系,沿线城市应结合自身条件寻求资源互补,创新性构建产业转移联盟体,统一谋划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优质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应延长旅游产业链,创新性构建高铁沿线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食品、民族特色产品、医养健康、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错位发展、互补共赢,沿高铁线创新性构建新兴城镇聚集带,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铁将带来客流量激增,对沿线旅游设施与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沿线景点应提升现有接待能力,着力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链,加强高铁站与旅游景区之间交通线路开发,以加强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方面基础设施为抓手,加快构筑更具活力的旅游服务业体系。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湘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地,应以张吉怀高铁建设契机,充分发掘当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做足做好“旅游+健康+绿色生态”文章,把旅游、农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新优势,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与交流,以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拓展境内外市场。

(作者分别系怀化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怀化学院武陵山区城乡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建设好田园综合体 助推农村深度融入经济内循环

罗建 兰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抓好乡村建设行动、特色小镇建设、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

利用农村扩大内需、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需要充分挖掘农村在经济内循环中的潜力,需要聚集利用农村的环境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是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度融入经济内循环的重要载体。

2017年以来,我省通过建设国家级、省级田园综合体,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但也有少数田园综合体,在建设中导致局部资源集中垄断,农民参与程度低、获益少。我省是农业大省,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还担负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田园综合体建设应立足于着力通过模式创新拓宽农村创业就业渠道,推动农村深度融入经济内循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好田园综合体,为农村经济模式创新提供土壤。我国农村资源丰富但分散,土地承包权确权落户让农民有了长久依托,同时也增加了经营权整合难度。田园综合体建设可整合政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资源各方力量,助推农村经营模式创新,进而为农村经济创新提供厚实土壤。我省发展较好的田园综合体,都是在充分整合利用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基础上,采取多种创新性方式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比如汝城县沙洲田园综合体,就是由政府牵头、以红色旅游为切入点,整合企业、合作社、村民资源形成合力,用较短时间形成了品牌特色,不但加快了所在地区脱贫致富,还成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一大亮点。

建设好田园综合体,为农村创业就业拓展更大空间。农民要分享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内循环收益,积极创业、就近就业是有效途径。然而在一些区域,农民走出农村,创业风险大;农民留在农村,创业机会少。建设好田园综合体,将城市居民引向农村,可让市场来到农民家门口——民房可以变民宿、土菜可以变佳肴、农产品可以变成土特产——从而有效增加农村创业就业机会。农民在熟悉的空间就业创业,能够最大化利用自己的资源,很多服务型创业所需要的临时劳动力,也可以在农村当地解决。因此,田园综合体构建,应注重在农村形成微创业聚集,以微创业项目激活农村各类资源,破解农闲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额外收益。

建设好田园综合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农村扩大内需,不仅要进一步挖掘农民需求,更要让内需在农村得到满足。农村有好山、好水、好故事,本来就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好去处,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我国广大农村,是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主要场所。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但要让乡村宜居宜业,还应大力推进旅游资源系统性开发。我省现阶段建设的田园综合体,大多通过打造各种主题、提供多元服务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让农村居民获得了创新创业机会、收益增加,而且,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深度交流,会让农民的消费意识发生改变,农民经济富足后在其他领域的消费也会增加。因此,田园综合体建设,既要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城乡各类资源快速互换。当城市与农村的收益差、信息差不断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日益推进,农村经济自然就能更深度地融入经济内循环。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教授,均系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对接“三高四新”战略需求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唐青 何涛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为湖南擘划了“三高四新”发展蓝图。作为科技创新主要阵地和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场所,我省高校应紧密对接“三高四新”战略需求,激活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源头活水,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省打造“三个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推动创建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衔接、实践育人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协调、课堂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聚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二是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紧扣湖南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我省一些高校与中联、三一等省内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班,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效。   ——聚焦“专”“创”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脱离课堂,应建立在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而专业教育也离不开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实践检验,两者相互促进。

为此,高校应着力建设“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嵌入专业教育,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方案,以专业领域案例丰富课程内容;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建立师生科研团队,实现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与课下创新创业实践联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三个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深走实。

全方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机制,是高校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

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育人机制。探索将党支部建在创新团队上,积极引导优秀党员师生加入支部,打造创新创业团队的强大核心;二是构建学科竞赛实践育人机制。在校内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科研项目、创业竞赛以及产学研结合等实践,为学生提供实现创新设想、历练创业技能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团队精神、创新创业技能和素养;三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引导师生把创新创业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开展“创新创业周”、组织创业项目成果展、优秀企业家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依托校外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观走访、实习实训、开展创业项目孵化,为大学生提供场地、资金、设备、信息咨询以及公共服务等支持。

——协同四方联动,汇聚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四方协同。

一方面,应充分协同校内外双创资源,搭建多主体育人平台。高校可派遣创新创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学习,通过结队形式促进双创教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有效提高双创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对学科专业师资与相应行业领域企业专家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应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搭建双创项目的开放共建平台。高校创新创业项目要主动对接“三高四新”战略需求、瞄准行业企业技术问题,发挥学科优势,增强科研成果转化率。大力推进校内外科研、实验平台的资源共享,促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场地、实践项目、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增强市场、社会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以人才有序流动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胡玲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主体的增量提质、在于能够将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强大的创新创业能力。

湖南是人才大省,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实施各种“人才计划”,激励人才在现有岗位沉潜创造、勇攀高峰,更要强化市场对人才配置的重要作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营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良好氛围,形成“人尽其才则百事兴”的生动局面。

人才有序流动的前提是流动,应以开放胸怀和前瞻眼光鼓励支持人才流动。魏源曾指出“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只有在人才流动中才能促进人岗相适、实现人才增值和人才辈出。据统计,欧美国家的科技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平均要到5个以上的单位就职。当前湖南人才流动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一是“难流动”。人才流动仍受身份、编制、档案、程序以及购房安家等方面限制,导致人才流动并不容易,一些人才要调离原单位往往需要下一番“磨功”。从高校情况看,人才经过正常程序完成调动的速度甚至比过去十年还要慢,人才流动总量也呈下降趋势。

二是“乱流动”。人才是第一资源,面临人才外调,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放人”,以“缓兵之计”留人;另一方面,为打动人才,一些单位对欲调入人才许以高薪甚至不切实际的承诺;请调人员则常常“先斩后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一问题较为突出。

人才有序流动的关键是有序,必须倡导人才正向有序流动。当前,我省人才无序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窝蜂”地涌向大城市、大单位、大平台和高薪岗位,这些虽然体现了人才流动的“洼地效应”和“人往高处走”的流动规律,但由于规划引领和规范约束不足,不仅难以形成人才流动的整体效应,还可能引发地区间、行业间、不同层级单位间人才失衡,给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发展造成“人才瓶颈”。比如我省西部的一些高校,每年面临的最大工作压力就是稳定人才队伍,有的高校本世纪头20年流出的人才已足以办一所同样规模和水平的大学。具体而言,人才无序流动容易带来人才成本虚高、各类人员心理失衡、人才原在单位设施设备虚置、创新创业团队离散、人才本人陷入“请调陷阱”错失黄金科研时间等不良后果。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警觉,有必要从满足战略急需、注重事业追求、弘扬契约精神、助推平衡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出台较为刚性、有利于人才有序流动的法规政策,推出人才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群体相约共守的道德准则。

人才有序流动的目的是有效用好人才,必须坚持综合评价。人才流动是否有效,主要看人才流动带来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如何,既要看人才岗位变动后其个人作用发挥大小,也要看其所在团队建设发展情况。如果所引进的人才是学科、学术或项目带头人,即使其到新岗位后个人成果出得不少,但如果整个平台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下降了,也是得不偿失;如果人才原在单位的优势学科专业、重要产业项目因其离去而严重倒退甚至解体,则更是损不抵益。因此,在制定人才流动政策和优化人才流动程序时,应坚持人才流动的目标导向、效益导向,将流动人才与学科、产业、团队的匹配性及其对原单位事业的影响度作为优先考量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牢牢把握“流动增效”这个根本点,定期客观评价全省人才流动整体效益,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全省人才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人才领导机构每年应组织力量对全省人才流动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发布调研报告,以指导人才管理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改进工作,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合力,推动全省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