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生态筑梦 扬帆起航——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全面推进“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9 07:54:18

生态筑梦 扬帆起航-----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白墙红瓦映碧水。

景美人爽是湘环。

蓝天白云下的湘环。

(本文图片由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提供)

王 珊 王皆清 凌宏伟 肖 明

这是一所“生态”特色的百年老校。其主校始于1903年的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再到2001年更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一个多世纪,始终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职教“明星”。近年来揽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国字号”荣誉,摘得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专业群“双一流”建设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首批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学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学位湖南培养基地等众多“金字牌匾”,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17万余名。

人们惊诧于他的厚重文化、响亮品牌,更好奇他的成长之道:一个身处三线城市衡阳的职业学院如何成为誉冠湖湘的生态教育品牌?一棵已过百岁的“老树”又是如何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开出娇艳的“新花”?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探寻这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密。

生态立校,不忘初心谋发展

作为一家以“农林”起家的学校,湘环职院也曾在发展中迷茫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大而全的办学模式逐渐不合时宜,学院办学特色不鲜明,高质量发展遇瓶颈。

困局怎么破?未来怎么走?

“高等教育就是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我们要紧跟时代,抓住‘生态立校’这条主线,走出自己的特色。”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战略高度为湘环职院点亮了明灯,学院党委书记苏立为学校发展举旗定向。

2017年,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做出了“重新将主业重心聚焦到生态产业”的重大决定。根据这一决定,学院理思路、明方向,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不断巩固、挖掘、提升、融合、凝练办学特色,持续推进学院特色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大刀阔斧展开。

学院通过停招、撤销、新增、转向等方式大幅度调整专业结构,精准生态名片。“砍掉”了与生态产业无关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0个专业,新增生态新产业形态的森林康养服务等7个专业。通过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该院以生态为轴心,创建了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生态产品经营管理、生态宜居技术等6个特色专业群。其中,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特色专业群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和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三个专业群入选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

抓住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对高校内部治理体系进行现代化重构,是推进“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章程是大学内部的“宪章”,对实现学校“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有提纲挈领的作用。2019年重新修订完善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经省教育厅核准通过,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立校”的方向。新《章程》有高度、有实度、有亮度,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坚持“生态立校”后,学院办学特色更鲜明了,专业品牌更凸显了,社会影响也更加深远了。

如今,从乡村到国际舞台,从田间地头到专业论坛,随处可见湘环人的身影——沉下心走村入户调研,完成全国首个深度贫困县健康质量报告,在全国职教精准扶贫论坛上大获好评;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与中国林业出版社合作出版“乡村振兴系列丛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9本;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签订的《中越农业合作项目》,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在“美丽中国”的征程中,湘环人正用一个个扎实的项目、一项项创新的成果贡献着“湘环智慧”,书写着“湘环篇章”!

人才强校,“双师”引擎添动力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大量的“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学院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在教师队伍上“双向发力”,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成立名师工作室、运用网络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另一方面引进行业、企业大师到校园传经送宝,整合资源成立名师工作室,组建和充实教研团队。

学院先后成立了生态养殖印遇龙院士工作站、园林专业“陈功锡生态名师工作室”、护理专业“姜小鹰名师工作室”、医学检验专业“徐克前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骨干教师的“孵化器”,职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器”。截至去年底,该院“双师型”教师已达73%,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有陈盛彬、高建亮、胡永灵、刘军、赵其辉、黄艳华、褚梅林、罗欣等一大批教授、博士和高级工程师、主任护师。

学院就是要培养一支既有高教水平,又有企业、临床工作一线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齐头并进的人才队伍。

如果说专业理论和基层实践是教学必备技能,那么科研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为激励教师做好科研,该院修订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教学及重点项目奖励实施办法》等文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带来了学院科研发展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学院科研立项770余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174项;获批专利280多项,发表论文4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390多部。学院主办的《湖南生态科学学报》入选国家核心期刊RCCSE A区,复合影响因子达到0.694,综合影响因子达到0.494,居全省同类期刊榜首。

质量兴校,产教融合育英才

作为一家老牌职业院校,该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学徒制教学的路子。2018年,园林技术专业立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更标志着学院学徒制教学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院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与广东百林园林、湖南一建园林等10多家园林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发挥校企各自在场地、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体制机制、招生招工、人才培养、师资互用、基地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在机制体制上,共建混合制“生态绿化技术产业园”,构建“双主体”“双螺旋”协同育人机制;在招生招工上,共建招生招工团队,全面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上学即就业;在培养体系上,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体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共担教育教学任务;在评价标准上,制订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

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育迈上了崭新台阶。湘环职院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在园林技术专业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各类大赛获国赛三等奖3项,获省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

不止园林专业,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突破口,学院各个专业都在产教融合上大显身手、各出奇招,努力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京东物流就多次点赞该院学生,评价学院为“高校教育之楷模,校企合作之典范”。

在用人单位眼里,湘环职院是对口人才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中,湘环职院同样是农村创富带头人的“摇篮”。为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该院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项目,被教育部和省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推介。

学院2017届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彭永红一进校,主动申请到学院养殖场做管理员,当了3年猪倌后,积累经验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2017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刘祖球回乡创办生态养猪场,计划将中草药用于养猪,为生态养猪打开了全新思路。他们的事迹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关注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标志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又要掀开新的篇章,以‘生态’立校,推进‘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既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考题,也是湘环人追逐梦想的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以更坚定的担当、更昂扬的斗志在追求一流、创造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奋进!”面对未来,以苏立同志为班长的湘环职院党委信心满怀。

责编:成俊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