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一心只为酒飘香——小记湖南省劳动模范、常德德山酒业一车间主任向阳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09 17:38: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姜鸿丽 鲁融冰 通讯员 覃正文 曾翔

12月初,记者走进湖南德山酒业有限公司,在弥漫着酒糟香味的酿造一车间,只见工人们各司其职,取糟、拌料、上甑,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不多时,美酒便蒸馏而出,晶莹剔透,香气四溢。

(向阳正在检查酒醅发酵情况。洪瑜 摄)

在出酒口旁,52岁的车间主任向阳忍受着痛风的煎熬,严格把控出酒速度和时间——放快放慢或是多一分钟少一分钟,直接决定酒的质量与产量。这恰到好处的拿捏功夫,31年来,向阳已练得炉火纯青。前不久,他荣获202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

时间回到1989年。从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向阳分配到常德市德山大曲酒厂,先后跟着刘达云、夏明山学习酿酒基本知识。不管寒冬还是酷暑,一双高筒靴、一把木锹成了他的标配。“做酒没有巧,一年四季跟着气温跑”。向阳将师傅们的教诲牢记于心。

(从学徒到大师,向阳与德山酒业共同成长。洪瑜 摄)

夏季凌晨4时和冬季清晨6时,是一天中最好的下醅时间,所以,向阳每天都会提前到车间,细心选取原粮,做好开班前的准备工作。天道酬勤,经过两年多的虚心学习,向阳掌握了白酒的酿造工艺和操作要领,成了厂里小有名气的酿酒师傅。

1992年初,向阳被任命为酿造二车间副主任,这一干就是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请过假。1995年,孩子出生那天,为了不耽误酒醅的出甑时间,他硬是等到下了班才去医院探望;1998年7月,母亲因中风住进医院。当时正值高温假期,但也是制曲的最好时机,为抢抓40天的黄金周期,向阳毅然坚守在车间。出仓那天,这位硬汉泪流满面。

对自己的家人,向阳的心底存在许多愧疚;可在同事眼里,他是大家公认的好师父、好兄弟。与之共事12年的余正和,是向阳的徒弟之一。他告诉记者,工友们有时候为了赶早进厂开班,经常饿着肚子,师父总会自费买来热腾腾的早餐;有一年由于冰冻,几名工友因摩托车打滑回不了家,他又自掏腰包,将他们安顿到就近的宾馆。

和暖心待人截然不同的,是向阳对工作的苛刻要求。“当见到酒醅没拌均匀,或者某个程序没到位时,他哪怕前一秒还有说有笑,也会立马拉下脸来。”余正和说起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因为“觉得尾段出的酒还不错”,他便多出了5公斤酒,毕竟提高产量也是件好事。向阳知道后,对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毫不留情,当场提出严厉批评。果不其然,经厂部品鉴,这一批次的白酒因为达不到特优标准,被打入甲酒类。

诚然,对酿酒近乎执拗的热爱,让向阳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好,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然而,作为一名酿酒师,他没有错过每一轮酒糟的发酵期,没有错过每一次新酒的诞生。

2011年,向阳担任酿造一车间主任,带领全车间员工,攻艰克难,出色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的团队一直是公司革新创优的主力军,连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的先进集体。

2014年开始,德山酒业启动“老五甑”工艺革新试验。在试验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向阳主动接下重任,带领员工边实施边摸索,并结合工艺心得与公司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商议改进方案。不到两年,“老五甑”工艺方案基本成形。2016年3月,“老五甑”生产工艺得以全面推行,通过三个轮次的试验,出酒率提高3个百分点、优酒率提高9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德山酒业持续推进“人才强企”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系列举措,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今年8月,向阳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德山酒业的品质“尖刀班”。

从青涩少年到皱纹爬满额头,向阳一直伴随着德山酒业的成长,先后获得“常德工匠”、“湘酒优秀工匠、“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这些年里,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术传授给班组成员,在学习和创新中不断提升技术团队实力,共同传承和发展着湘派浓香酒的“常德味道”。

向阳的办公室紧挨车间,略显简陋。记者看到,一大摞荣誉证书静静地躺在书柜一角。“得到这些荣誉,靠的是公司的支持与团队的合力,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向阳谦虚地说,对个人而言,只是觉得肩上的压力更大,干事的动力更足了。

责编:鲁融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