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逆转”最难就业季
新湖南 • 教育资讯
2020-07-20 20:58:5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巢进文)“3月底第一次摸底,就业人数还是个位数。7月初,165名毕业生有146名顺利就业,就业率达到88%……”说起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郭一红感触颇深。

旅游管理学院以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为主,这两个行业也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就业市场萎缩严重。短短几个月时间,该学院凭什么在最难就业季实现“逆转”呢?

学校重视是前提

大河有水小河满,旅游管理学院就业率提升的底气,首先来自整个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得力措施。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毕业,早日就业”,湖南工商大学成立了校、院二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唐亚阳、校长陈晓红院士多次主持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现场办公会、用人单位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就业工作做出安排:“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不只是辅导员的事情,所有老师都要投入进来”,“把促进就业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把企业请到学校来,面对面和学生谈”。校领导带头撸起袖子进企业、荐人才。

今年2月份以来,该校举行线上云宣讲、云招聘38场。截止到6月30日,线上参会企业达1879家,提供岗位数6528个,需求总人数104192,供需比达27:1。6月初第一批毕业生返校后,该校又连续组织了8场线下招聘活动,有参会企业199家,提供岗位数536个,需求人数4082人。截止到7月3日,该校4171名应届毕业生中,已就业人数3621人,总就业率达到86.81%。这些来校招聘的企业,尽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的岗位不多,但给毕业生提供了跨专业就业的选择。

肖芳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她在疫情期间曾通过网上投递简历,“10多份简历只有一家小型旅游企业给了回应”。因为在校期间参加过营销策划大赛,有较丰富的策划管理经验,她决定跨专业就业。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下招聘会,她一共收到了6份心仪的录用通知,最终选择了唐人神集团的营销推广主管岗位,“像我们这种跨专业就业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更好展示自己,学校的线下专场招聘会,效果特别好”。包括肖同学在内,旅游管理学院共有18名学生通过校内招聘会找到工作。

全员参与拓市场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旅游管理学院也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员全程全覆盖”的就业工作体系,学院党委书记李吉林说起自己的工作心得:“苦干加巧干,一方面大力拓展就业市场,一方面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该学院依托全国近50家实习基地,由院领导带队登门洽谈,推介学生。5月中旬,李吉林、郭一红一行前往广州南沙大酒店等企业走访,企业负责人很是感动:“真是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我们愿把招聘会提前,先让学生面试”。5月下旬,大家又前往湘江欢乐城、南岳风景区、北辰洲际酒店等省内景区、酒店实地走访,为配合企业复工复产建言献策,推荐人才。“这些企业与我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很认可,只要有机会,一般会优先录用”,郭一红告诉记者,这些走访过的企业共提供了近50个面试机会,10名学生最终被录用。学院还积极利用校友资源,组织40余家校友企业举办线上招聘会,8名学生通过校友招聘会成功就业。

除了学院领导,学院专业老师也全部调动起来。该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大二实行专业分流后,即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项目导师”,这个导师既负责指导学生的论文,也负责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这些导师既与用人单位有着长期的合作,也与自己带的学生长期相处、知根知底,可以很好地在供需两端“牵线搭桥”。谌文是酒店管理专业负责老师,因为长期以来与珠三角、长三角、成都、海南等地的知名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所以疫情来临时,她仍能与各企业的主管、总监点对点联系,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只要学生想留在本行业的,基本上都没有问题”。而学院的另一位专业老师李婉琼,除了自己主动找企业对接岗位信息,更发动家人来为学生“找工作”,学生找到工作后,她还会进行回访,为有工作调整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岗位信息,“帮他们度过初就业的磨合期”。初步统计,通过老师推荐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有大约50人,占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精准帮扶解心结

除了疫情冲击导致的就业市场萎缩,这一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心态摆不正,主动性不强。有的担心疫情,不敢找工作;有的嫌待遇不好,不想找工作;有的等父母依靠,不愿找工作。对此,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做法是,“真心换真情,做好巧工夫”。

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就业意愿分为不同的工作组,分类管理、分层指导、精准施策。学院提出“三个百分百”,即“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百分百就业、湖北籍学生百分百就业,建档立卡贫困生百分百就业”“这三个群体的就业做好了,其他的学生自然会带动起来”,郭一红说道。

张茜是一名学生党员,起初她很焦灼,后来学院将她和其他毕业生学生党员分到一个微信工作群,鼓励大家在疫情期间率先就业,为其他同学做好表率,并及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收到的就业信息大概有几百条吧,专业对口的有二、三十家,收到了6份录用通知。”最终,张茜与省内某地级市城投公司签约,年薪8万元左右。

周影是一名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生,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5月底由党委副书记郭一红“接力帮扶”,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周同学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最终与某知名餐饮公司的长沙分公司签订合同,工资在6500元以上。

莫宇是一名湖北武汉藉学生,家族经济困难,由于受疫情影响,就业意愿不强,总想等等再看。学院党委书记李吉林每天通过电话和网络与莫同学沟通,鼓励她树立信心,帮她分析“慢就业”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负面影响,“现在不就业,以后更难就业,可能长期待业”,先后给她推荐30余家就业单位。最后,该同学与当地一家企业成功签约。

就业率走高的背后,离不开学院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忙得像陀螺,比当年自己找工作还紧张,还好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学院就业专干赵李佳老师说道。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