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重磅!湖南最后20个贫困县摘帽,摘帽后怎么干?
新湖南 • 湘伴
2020-03-02 21:12:43

一个期待已久的重磅消息。

3月2日,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2019年我省20个拟摘帽的贫困县(市)摘帽退出。

分别是: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桑植县、新田县、沅陵县、溆浦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新化县、涟源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2019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提升消费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助力农民增收。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通讯员 滕珊珊 摄)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此前,湖南已有31个贫困县摘帽。

分别是:洪江区、武陵源区、吉首市、祁东县、双牌县、江永县、宁远县、鹤城区、洪江市、茶陵县、炎陵县、石门县、桂东县、中方县、平江县、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新邵县、绥宁县、武冈市、永定区、慈利县、安化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辰溪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双峰县。

随着最后的这20个贫困县(市)摘帽退出,我省51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退出。

1

攻坚成绩单

先来看看,这几年,湖南脱贫攻坚成绩如何。

从贫困程度来看,湖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武陵山片区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省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大部分处于武陵山片区。

湖南有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规模大、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人文和发展水平落后,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领取村集体经济猕猴桃产业的收益分红。2014年,该村在精准扶贫中,动员全村村民入股种植猕猴桃1000余亩。 吴建斌 摄)

攻坚的成绩单十分抢眼:全省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67万人下降至2019年底的19.9万人。目前,武陵山片区贫困县已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单的背后是全省上下奋力攻坚的结果,是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为了摆脱贫困日日夜夜奋力苦干的结果,是常年累月奋战在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们付出辛勤汗水甚至是流血牺牲换来的。

(近年,龙山县大力推广社区医疗,在每个行政村修建了村卫生室,配备1至2名全职村医,为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供了有力保障。曾祥辉 向德刚 摄)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之地,更要行首创之为。全省贫困县虽然全部退出了,但今年还有19.9万剩余贫困人口要脱贫,还要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返贫、生活在贫困边缘的群众致贫。因此,还须继续加把劲。

2

摘帽以后怎么干?

对这事,湖南目标明确、态度坚决。

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提高脱贫质量促进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就规定脱贫攻坚期内保持对摘帽县政策稳定,并逐一明确了贫困人口脱贫后可享受的政策,严格实行“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江华瑶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公司采取“龙头企业 + 基地 + 家庭农场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对参与合作的贫困户统一供应农资并保底回收。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摘帽后,将从4个方面继续下功夫,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严把脱贫质量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明确已摘帽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能撤、职能不能变,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结对帮扶人不能撤,涉及扶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能减。

二是发展产业增收脱贫。深化“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出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十条意见”,探索推进消费扶贫,推进“一村一品一社一企”和“家门口就业”工程。

(花垣县龙潭镇龙门村服装厂,村民在加工服装。2019年5月,龙门村建成投产的服装加工厂,帮助当地贫困劳动力及留守妇女12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龙爱清 摄)

三是加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将常态化联点督查延伸至31个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对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地方挂牌督办,向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等。

四是开展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广泛开展“脱贫立志、星级创建”“四扶四建”和“治懒、治赖、治脏、治赌、治愚”五治活动,在乡村挂出“脱贫光荣榜”,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2月28日,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十条措施》,既是防止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也是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比如,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要求结合疫情动态监测,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覆盖排查,对中央和省脱贫攻坚考核指出问题,逐一查漏补缺补齐短板,6月底前确保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实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根据2019年底建档立卡人口规模、未脱贫人口和贫困程度等因素,对脱贫难度较大、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县、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超过500人的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及时解决制约脱贫的突出问题等等。

(近年来,江永县通过建设11个集中安置点及村民分散自建安置,共安置搬迁群众1984户7915人,让贫困村民住上了新居。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通讯员  任泽旺 摄)

这些措施既管当前,也管长远。

摘帽以后怎么干?我省不仅有政策,也有经验可借鉴。

洪江区、武陵源区是我省首批摘帽的两个县(区)。洪江区2017年摘帽后,仍然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区、乡、村继续层层签订军令状,定期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专题工作会议,调度和解决实际问题。

武陵源区按照“五个一批”制定了《回头看入户调研提纲》、《回头看调研提纲汇总》、《问题清单汇总》,对全区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三员”就业、阳光助学、雨露计划、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20多项政策落实情况全面自查,防止问题反弹。

去年,安化县摘帽后,同样继续保持攻坚政策不变,全年全县整合涉农资金6.92亿元,县财政统筹2.8亿元,实施了产业就业增收、三保障、双基建设、内生动力、群众满意度、干部攻坚能力、风险防控等“七大提升工程”,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提升。

攻坚攻得精准狠,收官收得更完美。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现在省里政策足、举措硬,各地推进力度大、干部群众士气高。全面小康,就在眼前。

责编:曾璇

来源:湘伴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