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春到田头气象新——衡东春耕备耕见闻
新湖南客户端
2020-02-13 14:49:27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章焱平 周健

春风吹,地温升。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在元帅故里衡东大地广袤的原野上,一片片土地翻出了新泥,一粒粒种子撒入泥土。

田垄间、沟渠旁,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景象,衡东县委、县政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始陆续启动春耕备耕工作,努力将疫情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围绕市场来备耕

“‘C两优9号’和‘金两优华占’米质好、产量高,不易倒伏,抗病性能好,适合我们这里种植。”2月13日上午9时,在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上,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正在向农户推荐今年的早中稻品种。

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从追求产量转向稳产能。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稳产能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宁可少产一些稻谷,也要把稻谷品质提高一个档次,把种田效益搞上去。

今年种什么、怎么种?开春以来,衡东县组织了100多名农技干部下田间,以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从品种筛选、技术物化、流程简化等方面,实现主推技术“极简化”,方便农民掌握。农业部门把主推技术制作成卡片和挂图,还摄制录像资料,轮流到每个村讲课传技,新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举办100多期田间课堂,每个骨干农技员结对10个示范户,带动100个辐射户,形成田间技术推广的完整链条。

“网络备耕”成时尚

上午10时,记者来到衡东县供销社下属企业衡东新三湘农资有限公司农资销售部,与往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不同,门市里只三两个人在看货,但公司负责人宾兆民不愁反喜。

“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在微信上直接下单,留下地址,我们就会送货上门。”宾兆民拿出手机,调出一长串订单。

在衡东,“网络备耕”成为一种新时尚。该县借助互联网以及微信等平台,向农户提供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程解决方案,让农民足不出户找专家、看行情、买农资。农民通过手机就能轻松与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交流,及时咨询植保、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在今年的春耕备耕生产中,衡东引入微博、微信等多种互联网线上服务方式的同时,挖掘传统线下实体店潜力,根据农民的需求,及时调运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服务春耕备耕,真正让农户体会到现代科技的方便和快捷。

“截至2月上旬,衡东新三湘农资公司冬储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尿素、农药等农资超过一万吨,能满足全县农业春耕备耕生产的需要。”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文洪斌说,目前,该社将农资紧锣密鼓调拨到石湾、新塘、大浦、杨林、草市、吴集等种粮大镇。“请粮农放心,今年的农资价格不会涨价。

乡野劲吹“低碳风”

“种蔬菜,还是农家肥最上劲!”上午11时,衡东县新塘镇潭泊村潭泊胜任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陈仙平,将发酵好的粪肥撒到蔬菜大棚里。

潭泊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村民们全都施用有机肥,种出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瓜果直供城区的步步高超市、大东盛生活仓超市,农家肥成了种植蔬菜和水果的“抢手货”。

记者看到,一辆中国邮政立式货柜车停靠在潭泊胜任果蔬种植基地仓库旁,十几位村民及志愿者穿梭于田间地头采摘、搬运新鲜蔬菜,将一袋袋装好的蔬菜搬上货柜车,发送到衡阳市几家疫情防控定点医院。

近年来,人们对蔬菜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衡东县很多农民都纷纷改变过去大量使用化肥的做法,选择了环保健康的农家肥、生物肥等“低碳备耕”方式。

劲吹田野的“低碳风”,使得该县一些林果、花卉种植户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当地养殖场畜禽粪便,环保的农家肥、生物肥和有机肥备受青睐。衡东湘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大浦镇托源村开发油茶、苗木、林果基地4000余亩,全部用处理后的畜禽粪便作肥料,将全镇15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回收利用,既发展了绿色生态产业,又解决了养殖业的污染难题。

责编:王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