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新春走基层丨90后残疾女孩脱贫不忘乡亲,山货成了网购“香饽饽”
新湖南 • 城事
2020-01-19 19:26:17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昱

“刚炒熟的锥粟,又糯又甜,快来尝尝!”今日,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黄兴广场年货展台上,来自湘西龙山县洛塔乡的吴添春吆喝着,欢迎大家来选购20多种湘西农家特产。展台上,腊肉、锥栗、糍粑等山货成了抢手货,销售火爆让这位90后残疾姑娘心里又暖又甜。


1月19日,在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黄兴广场,吴添春正在推销湘西特产。图/通讯员 李洋

求医结缘,90后姑娘初尝电商甜头

“多亏了长沙天心区驻村帮扶队,让我们有机会来分享家乡的美味,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9岁的吴添春,是一位爱笑的土家族姑娘,虽然腿脚不便,仍坚持耐心地为每一位顾客介绍家乡美食。攀谈中记者得知,这个被唤作“春丫头”的姑娘,两年前还是一名深度贫困兜底户,依靠低保维持一家生计。

吴添春出生在湘西龙山县洛塔乡,全国贫困县中的重度贫困山区,因常年气候湿冷,加上所住的老式木房不防潮,她在9岁时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的日渐变形,让她走路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小病拖成了重疾。

“我在哪个城市就医,全家就会到那个城市打工,供我治病。”18岁时,因股骨头坏死,吴添春出行只能依靠轮椅或由家人背着。为了治病,吴添春家一贫如洗,负债累累。

“当同龄人都在挣钱养家时,我还在用父母的血汗钱填补无底洞。不想这样活着,我想为家里减负。”吴添春说,治病时她结识了不少朋友,聊天中忍不住夸赞家乡湘西的腊肉、糍粑。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快就有人找她带山货,一来二去她当起了微商。2015年,她随父母回到了老家,建社群卖农货。那时,山区还未通公路,去趟乡镇要近一天的车程,为了及时送出农产品,她每次都得拜托村里有车的哥哥姐姐顺便带货。山里信号不好,她还得去山头接收2G的网,“一年赚万余元,只能缓解部分医药费压力。”

帮扶队送来“翅膀”,新鲜山货飞出大山

吴添春的坚持,让她等到了蜕变的机会。

2017年,长沙市天心区驻村帮扶队来到龙山洛塔乡,在山区修建了公路,牵头建设了基站,拉近了山区与城市的距离。扶贫过程中,帮扶队员了解到吴添春的情况后,决定助她一臂之力。

“有了帮扶队的支持和帮助,我组建了农村合作社,收购村里多出的农产品,经过加工或包装,再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的销售额是10万元,2018年的是30万元,2019年竟突破了100万元!家里的负债还清了,全家也脱贫了,自己还赚了钱。”说起这几年生活的变化,吴添春嘴角泛起了满足的微笑。

为了将农村土鸡蛋销出去,吴添春和帮扶队员挨家挨户上门,而他们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来合作社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乡离城镇比较远,很多蔬菜鲜果无法及时运出,只能烂在地里,实在是可惜。”吴添春说,合作社安排人员去各户村民家收购原材料,比如收购的猪肉会制成腊肉、腊肠等,收购的大米、红薯、土豆、虾米、霉豆腐、糍粑、野山蜂蜜等农产品,会进行称重包装。像秋梨等不便于储藏运输的水果,还会制成秋梨膏,既能润肺、止咳,还易于保存。

有了稳定的供应后,帮扶队开始为合作社找销售渠道。在网购平台发布消息,新鲜山货成了抢手的“香饽饽。”除此之外,帮扶队员还把这些农产品带到了长沙市火宫殿城大庙会上,供消费者选购。与此同时,天心区还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当地的农产品,为当地农民带去更多的实惠。



打造锥粟产业,用产业实现全村脱贫

吴添春带动村民一起脱贫的事,让天心区派驻村帮扶队队员很心慰。但要确保乡村不返贫,需要发展支柱产业。

帮扶队员王振告诉记者,他们在入驻洛塔后,就请来了林业专家把脉,根据当地高寒、喀斯特地貌等特点,发现华南锥耐寒、耐旱很适合洛塔乡的环境。于是扶贫队员带领当地农民种起了500亩锥栗,如今第一批挂果了,味道甜糯。去年,洛塔乡锥栗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了3000亩,成为了湖南最大的锥栗种植基地。

“100多户贫困户加入了种植锥栗的行列,锥栗挂果后,每亩最少可获得4000元的收益,三年后锥栗将成为当地产值过千万的产业。”王振说,目前锥栗产业是一个前景广阔,市场很好的产业,驻村帮扶队正在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有经验的企业合作,对锥栗这样的干果类产品深度加工,增加附加值,帮助贫困地区种植户提振信心,增加收入。

作者:记者 杨昱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