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为薇 通讯员 曾妍 李平江
目前,推进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全国法院的重点工作。全省法院在推进这两项改革过程中,也涌现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11月12日至11月15日,新湖南客户端走进4家基层法院,领略它们在纠纷化解和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闪光亮点。11月13日,我们来到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
核心提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站在历经数千年来沧桑的岳阳楼上,瞰洞庭,望君山,一片烟波浩渺。也正是亲临了此种壮阔,方能理解岳阳楼区多元解纷格局之“大”。这“大”,源于浩瀚洞庭的孕育,始于岳阳楼区“群英毕至化纠纷”的磅礴。
多级联动调解 母子俩生活归于平静
11月13日,岳阳楼区奇家社区居民婷婷(化名)拿着一辆汽车玩具逗两岁的儿子。一旁的婷婷姑妈告诉记者:“母子俩的生活很平静,真的要感谢岳阳楼区各级调解机构的帮忙。”
早在2015年,婷婷通过网络认识了奇家社区居民龚刚(化名)。两人相恋后很快结婚生子。然而,龚刚却在喜得贵子后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将前妻接到家中居住。
在极度无助中,婷婷找到奇家社区寻求援助。奇家社区副主任赵远鹏上门调查时发现,龚刚与前妻离婚后独自南下打工,而前妻一直在老家帮龚刚照顾患病的老父亲。得知龚刚再婚,且在岳阳还有一套房产后,前妻便找上了门,想劝龚刚回心转意。社区介入调解后,龚刚统同意将前妻送回老家。
(11月13日,齐家社区、岳阳楼区妇联和岳阳楼区人民法院等各级调解人员看望婷婷及其儿子)
见龚刚一直没有履行调解达成的内容,赵远鹏将婷婷遭遇的情况反馈给了岳阳楼区妇联,寻求帮助。当天,在岳阳楼区妇联立即将婷婷带到了设在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内的岳阳楼区矛盾化解诉调对接中心。
立案庭副庭长周玲立即将婷婷一事上报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委刘力。刘力与与岳阳楼区法援中心主任毛小阳联系后,毛小阳立即指派该中心的李文慧为婷婷的法援律师。
2018年6月8日,婷婷诉龚刚离婚一案在岳阳楼区法院立案。8月15日该案开庭审理,最终该案得以调解结案——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婚生子由婷婷抚养,龚刚每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教育费医疗费共同承担,房产赠与婚生子,婷婷有居住权,龚刚另支付婷婷每月生活补助费1000元。
“群英断是非”,司法机关跟“独角戏”说再见
在这起纠纷化解过程中,岳阳楼区的司法机关没有陷入“唱独角戏”的窘境,在纠纷化解“前哨”——社区、妇联等部门的介入下,在司法局、法院的诉前、诉中调解之下,婷婷与前夫龚刚的纠纷得以快速解决。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其核心就是要致力于整合社会解纷资源,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那么,岳阳楼区多元解纷“大”格局的顶层设计是什么样的呢?
岳阳楼区诉调对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岳阳楼区人民法院专委刘力说,岳阳楼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核心就是24个字——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共治、社会协同。
这套“大”机制的运行流程是这样的——
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岳阳楼区司法局、法院联合成立岳阳楼区矛盾化解诉调对接中心,对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评估后,将案情简易明了,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案件进行下派,由基层调解组织开展纠纷调解。而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案件,则立即转入立案程序,由立案团队依法登记立案,及时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可以说,岳阳楼区矛盾化解诉调对接中心是这一机制的“大脑”。这个“大脑”下设的基于街道和社区的基层调解组织和基于不同行业的行业调解组织是其两大“内核”。
有人会问,不同的行业都来参与调解,责任分工会不会有“灰色地带”?
刘力说,这一机制联合了信访、工商、人社、食药、卫计等16家职能部门,每个单位都有调解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区委已经将这些部门调解任务纳入综治考核,倒逼部门履职。也正是基于这一分工,行业调解组织下设的婚姻家庭、物业、保险、道路交通事故、消费者权益纠纷、治安纠纷等多个调解委员会才能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分类调处不同行业的纠纷。
“这一机制充分调动了除政法各家之外的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矛盾化解的主动性,打破了司法机关在矛盾化解中‘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岳阳楼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冯婧说。
据冯婧介绍,2019年以来,岳阳楼区通过“诉调对接”化解纠纷1116件,街道和社区调委会化解纠纷574件,交调委、医调委、劳动争议调委会等行业调委会共化解矛盾483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8%,同比调解量提升了27.3%,调解率提升了12.5%。
责编:王为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