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夏鼐先生与湘潭大学易漫白教授
新湖南 • 湘大印象
2019-10-10 14:58:37

文/刘建平

易漫白(1925-1989)是我在湘潭大学历史系读书时的导师。易先生教我们《考古学通论》,那时的易先生性情开朗,精神饱满,头发白了不少,但精神焕发。易师母知书达礼,关爱学生。我还去过易先生的家。易先生为人谦恭,对人和善,关爱学生,学识渊博。他著有《考古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新疆历史资料丛编》(新疆民族研究所印1963年),译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中译英,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论文有《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黄文弼传》《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等。

夏鼐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出生于1910年2月7日,中科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夏鼐提出“良渚文化”,良渚考古遗址逐渐受到学界重视,良渚文明得到深入挖掘和保护。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

易漫白先生是湖南长沙人,1925年6月10日出生,曾在宁乡县城北中学、雅礼中学读书。曾先后在四川白沙大学英语系、重庆湖南湘雅医学院、中央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1947.10-1951.8)学习。

1951年8月,易先生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中共中央华北局、北京华北供销合作社、北京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工作。1957年4月考入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和黄文弼先生。1961年7月研究生毕业。

1961年8月-1972年2月,易先生在乌鲁木齐科学院新疆科学院民族考古所工作;1972年3月-1972年7月,在乌鲁木齐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工作;1972年8月-1973年9月,在湘潭师专任教员;1978年12月,调入湘潭大学历史系任教。

《夏鼐日记》中,有大量夏鼐与易漫白交往的记录,其中卷五有9处、卷六有9处、卷七有6处、卷九有9处,总计33处记载了夏鼐先生与易漫白老师的交往,从中可以看出夏鼐与易漫白先生的深厚情谊与人文故事。

一、交谈工作计划

夏鼐对学生很关心,易漫白对夏鼐很尊敬,《夏鼐日记》中多处记载他俩谈工作、学习的情况:

1957年4月24日,星期三,“上午为新华社外文部审查郑州殷代文化遗址新闻稿与研究生易漫白同志谈工作计划”。

1957年8月22日,星期四,“上午商参加赴埃访问团事,易漫白同志来谈工作事”。

1957年9月4日,星期三,“晚间陈作良、易漫白、卢兆荫三同志来”。

1957年3月2日,星期日,“傍晚易漫白同志来访,晚间又写了几封信”。

1957年10月24日,星期四,“下午黄展岳、刘观民、易漫白三同志来谈。阅苏联阿尔茨霍夫斯基《考古学通论》中译本”。

1957年3月2日,星期日,“傍晚易漫白同志来谈,晚间又写了好几封信”。夏鼐对易漫白先生的指导既有工作计划的安排,又有业务指导,可以说既是经师,也是人师。

二、校阅论文文稿

夏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论文认真校阅,这里记载了他的工作情况:

1957年10月7日,星期一,“上午校阅易漫白同志的译文《梁思永先生遗著》”。易先生曾在雅礼学校教书,英文能教读写译,日语能日翻中。我读大学时,曾到常德石门县皂市考古实习,担心没人教英语,教务干事闵老师说:“放心吧,易先生就能教你们的英语。”他工作很忙,有一天晚上跑到我的房间,与我一起学习许国璋的英语,他的rose发音很准。

1964年7月31日,星期五,“上午赴所,与乌恩同志约好车中再见。阅《考古》稿子(一位读者评裴老《原始社会史》、易漫白《乌孙文化》一文)”。

1965年2月28日,星期日,“审阅易漫白《关于昭苏土墩墓》后记及《文物》送来杨泓《关于石窟寺研究的一些问题》”。

三、书写书信交流

1958年9月3日,星期三,“今日放晴,上午离开北京人民医院,与郭大夫,孙大夫及护士、病友告别。我午睡醒来后,写了几封信(给铮儿、易漫白、陈梦家、王俊铭、楼宇栋等同志)”。

1958年10月12日,星期日,“阅毕曹禺的戏剧《雷雨》和《日出》(1-362页)。下午颜訚同志和暄儿来谈了一会儿,晚间观苏联电影《荒地之春》,写回信给秀君和易漫白同志”。

四、关注新疆考古

易漫白先生后来选择在新疆工作。他到新疆后,曾挖掘昭苏古墓。后来来北京,到了夏鼐住的干面胡同宿舍。干面胡同的来历传说是明清两朝每年驶往禄米仓的运粮车队自西而来,车队过后,尘土飞扬,人称下干面。禄米仓胡同西口对面的胡同叫干面胡同,这里是名人荟萃之地,钱钟书、杨绛、卞之琳、李健吾、沙汀、贺麟、金岳霖、翦伯赞、罗尔纲、戈宝权、罗念生、吴世昌、陆学艺曾住此。

1963年1月12日,星期三,“今天可以下床了。……下午秀君来探视,并携来信件几封。易漫白同志来探视,他刚由新疆归来,知道我病了,赶到医院探视。昨天曾到干面胡同宿舍来过。谈新疆考古工作情况,这一季在昭苏发掘一座有封土的木椁墓,尚未鉴毕,拿些照片给我看”。

1963年1月16日,星期三,“阅毕克拉克《世界史前史》(PP.1-274),下午秀君偕继英来医院探视。……易漫白同志来,携来在昭苏发掘土塚的实测平面图及侧面图”。

1963年2月22日,星期五,“上午赴所,易漫白同志来谈新疆考古事,我由长沙返京”。

1965年3月12日,星期五,“上午赴所,审阅《新疆昭苏土墩墓报告》,与黄文弼同志商谈,并复易漫白同志一函”。

易漫白与王炳华、王明哲一道挖掘昭苏夏台大型土墩墓,后又赴阿勒泰地区阿勒塔县克尔桥调查、发掘石人石棺墓,成果丰硕。

五、关心家庭情况

夏鼐对易先生的工作、生活很关心,易先生到新疆后,准备解决家眷问题,在日记中有记载。夏鼐与黄文弼关系良好,黄文弼病了,也到医院看望。夏鼐与黄文弼两人都是易漫白的导师。

1966年1月23日,星期日,“上午至吴世昌、胡厚宣处贺年。下午易漫白同志来,他由新疆返京探亲,打算解决接眷问题,我到黄文弼处探病”。

1984年6月13日,星期三,“晚间,吴震陪易漫白来谈,易君由湖南来京,后天即离京回去。吴君则刚由新疆返京,谈新疆考古近况及考古单位问题”。

六、关心学生培养

易漫白到湘潭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为本科生开设了《考古学通论》课程,曾与湖南省文化厅举办考古培训班、文博班。易先生还亲率80级历史班到常德石门皂市商周遗址挖掘,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卷九第420页记载,1984年12月18日,星期二,“上午赴所、遇及安志敏同志。据云易漫白同志上星期来过,谈及拟带田野考古研究生,安劝他不要搞。他上星期来我家时,谈话中也曾提及,当亦知此事不好办欤?”易漫白先生充满热情,意志坚定,后来招收了田野考古的研究生,带出了郭为民,阎友兵、郑曙斌、周崇云、姜捷、王亚黎等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七、增进交往感情

易先生对夏鼐先生很尊重,逢年过节不忘师恩,经常登门求教问好。

1960年1月30日,星期三,“上午赴所,知讨论计划已告一段落,今日不开会。……返家后,若渊婿的堂弟来访若渊,留之午饭。饭后,易漫白、黄烈二同志先后来贺年”。黄烈为黄文弼的儿子。

1961年2月17日,星期五,“上午裴文中同志及正欣侄来贺年。……下午易漫白夫妇(携小孩)、步青甥及赵其昌等来贺年。步青甥还带了一位瑞安人,在北京编辑社(编译《世界通史》)工作,介绍来会谈。赵其昌同志谈及定陵发掘报告写作提纲事”。

1964年2月13日,星期四,“今天是新春正月初一日,甲辰年是龙年。晨间前邻居林剑华先生,亲戚赵子文夫妇来贺年。上午同宿舍容肇祖、王明、郑石君夫妇、张雁深夫妇、胡厚宣、颜訚夫妇,同所佟柱臣、王俊卿、邢清谈、王世民、黄石林、安志敏、黄展岳来贺年。……此外,还有赵其昌、易漫白二同志也来贺年”。

1984年12月10日,星期一,“晚间易漫白同志携一湖南同乡来访”。

八、借阅书刊文献

易漫白先生好学深思,曾向导师夏鼐借阅书刊文献,夏鼐在日记中记载此事。

1964年2月24日,星期一,“上午赴所,与王仲殊、叶小燕同志谈三门峡汉墓报告问题。易漫白同志来谈借书事。下午在家,阅《世界考古学大系》卷四(日本历史时代)”。

九、频繁书信往来

易漫白先生与夏鼐先生保持书信往来,当时没有微信、微博,只能靠书信传递信息、友谊。《夏鼐日记》中多次提到夏鼐给易漫白先生的信件。

1982年1月28日,星期四,“上午赴所。写了几封信(易漫白、李发林、张素文)”。

1983年4月17日,星期日,“今天星期日,上午到所中,又是一大堆来信和邮件。下午写信,致朱士嘉、易漫白、李光谟、左景权及刘云鹤(江苏宿迁,治印史)”。

1984年2月27日,星期一,“上午赴所,至苏秉琦同志处谈出差成都事,又谈及博物馆学会事。下午在家,写了几封信(香港谢燕萍、湘潭易漫白、小南一郎、麦英豪)”。

1984年 8月23日,星期四,“上午偕王天木同志赴友谊宾馆,……午睡后赴所,……写了几封信(赵青芳、孙心一、易漫白、湖北省博物馆编钟研究组)”。

十、题写博物馆名

湘潭市博物馆于1984年7月成立,原址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圣殿内,馆名为夏鼐先生题写。《夏鼐日记》中记载此事。

1984年11月8日,星期四,“上午赴所,……写了两封信(宫川寅雄、易漫白转湘潭市博物馆)。写了一幅字为首都博物馆纪念展览,一为湘潭市博物馆写匾额。下午在家,写了几封信(易漫白、侯灿、林之满、张宪文、中国教育报)”。

夏鼐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易漫白先生是他带的研究生。易先生是我国新疆考古的早期开拓者之一。易漫白先生后来到湘潭大学任教,带出了一批田野考古研究生,也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我国的考古、文博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令人永久怀念,心存敬意。

责编:曹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