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看大学生脑洞大开: WiFi为电动车充电、垃圾扫描自动分类
新湖南 • 城事
2019-08-18 21:42:5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8日讯(记者 黄京 通讯员 高媛)WiFi只能无线上网?不,它的余能还可以为电动车充电;垃圾分类有点难?没关系,把垃圾扫一扫,智能垃圾桶可自动实现分类……今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总决赛在长沙理工大学进行,全国58所高校108件“脑洞大开”的可再生能源作品在现场展出。比赛为营造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良好科技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能源技术创新搭建平台。


可再生能源为媒,推动绿色生活

比赛现场展出的作品均紧扣“绿色能源、创新引领”主题。比如,在大多数人眼里,WiFi只是一个可以无线上网的热点。但在天津大学张琦、徐程程等同学看来,除了上网,WiFi信号还有着很多余能,但现在被闲置了。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无限续航”的WiFi余能利用方案——将WiFi信号发出的余能集中起来,并合理高效利用,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在城市里“无限”续航。张琦告诉记者,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对车辆天线结构改进;另一方面要提高能量转化收集率,同时还将建立汽车3D模型,利用专业软件模拟并寻找整流天线的最优分布。“特别是在5G时代,这种设计能进一步释放射频能量收集的发展潜力。”

一些当下的热点问题,也为大学生们设计作品带来灵感。最近,垃圾分类在多座城市推广,但困扰市民的是如何区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青海师范大学多维者团队设计了一款智能垃圾桶。这个垃圾桶由智能识别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语音播报等组成。团队成员介绍,只要市民在使用时将垃圾对准扫描频“扫一扫”,系统会在信息库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垃圾种类并呈现在显示屏上,同时会有语音播报提示。随即相应的垃圾桶盖会自动打开,这样既能快捷准确实现垃圾分类,也普及了分类常识。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设计的一种“超低风速启动高能效仿生风电叶片”也受到评委关注。而这个产品的诞生,源自团队成员们观察到的一个现象。“现在风电发电塔被广泛应用,但在城市中心,如果风速达不到要求,叶片转不起来,风电发电塔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功能。”有没有办法对叶片进行改装,使其在超低风速的时候也能转动?大家通过努力,对风电叶片进行改造,设计了基于海豚运动特征仿生的高能效风电翼型。据测算,这款叶片可以在风速即使只有2米/秒的时候也能转动,从而收集风能。目前,该设计正在申请专利。

培养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人才

据悉,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调整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越来越被政府部门、社会和研究者重视。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本次竞赛前夕,由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第七届年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围绕“新能源卓越工程人才教育”、“新能源双万专业和双万课程申请与建设”、“新能源行业人才培养”、“新能源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能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能源专业考研资讯建设”六大议题进行主题报告和广泛研讨。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蒋昌波表示,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严峻,能源产业和能源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新能源人才培养,促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是摆在每一位新能源科技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光荣使命。“能源电力是长沙理工大学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在2008年就开办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原名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2011年获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学校充分利用‘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示范教学中心、‘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中心、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科研优势。”

“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副理事长陈汉平教授介绍,在新能源产业需求推动下,新能源专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开办新能源专业高校的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11所增加到了今年的118所,近10年增加了十倍,专业联盟在学科调研时发现,新能源相关研究生培养分布在16个一级学科大类,体现了新能源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也表明亟待成立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在更高层面上培养人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祁和生认为,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竞赛的形式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记者 黄京 通讯员 高媛

责编:薛琳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