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有志者奋斗无悔——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长沙理工大学2018级硕士生杨琪毅
新湖南 • 长理人物
2019-05-15 13:28: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5日讯(通讯员王芊) 他上课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坐得最前,周末不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就是在实验室,他是杨琪毅,长沙理工大学18级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荣获2018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全国仅295名、湖南省仅13名青年获此殊荣,他是湖南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研究生。

(杨琪毅 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杨琪毅在生活和学习上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班级里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2015年11月28日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已经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才半年,杨琪毅就有了正在受理登记的6项国家专利。

宝剑锋从磨砺出

杨琪毅上课有“三最”:“最早”“最晚”“最前”。

发奋学习需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从进入大学以来,杨琪毅在学校的每一节课都最早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同时始终坐在教室最前排位置。大一下学期期末,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和几门考试的安排很密集,杨琪毅为了多腾出一些的时间来准备考试,于是就在画图室连续待了两天两夜赶进度,最后他的课设成绩优秀,考试成绩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

 

(杨琪毅作息时间安排表)

杨琪毅是同学们眼中的实验狂人,做实验做到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做创新项目,因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序(浇筑混凝土)一旦开始了就必须一次性做完,不然整个实验就会前功尽弃,“当时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不轻言放弃。”杨琪毅说。于是他和组员从下午2点开始,从配料到搅拌,再到运输浇筑,最后振捣,五道基本工序一道接一道,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组员们有的因为疲惫想要放弃,杨琪毅不停地为他们加油打气,一直到凌晨杨琪毅才和他的组员们带着满意的成果离开实验室。

 

(杨琪毅是同学们眼中的实验狂人)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杨琪毅从大一入学开始便积极投入学生工作,担任了班里的团支书,由于高等数学的难度很大,挂科率高,于是杨琪毅主动组织部分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期末补习班。

 

(杨琪毅主动给同学们补习)

从补习内容的准备,再到课上的讲授,杨琪毅亲力亲为,他深知一己之力微不足道,于是就向班上学习方法好的同学请教,每次给同学们上课前,他会提前模拟试讲一遍。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十几次的上课补习,同学们全部顺利通过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为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杨琪毅组织实践团成员利用大二的暑期赴宁远县九嶷山下灌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当地的古建筑文化,对下灌村西街铺、陈安仲老宅进行测量,绘制成图,编写维修设计说明书等。

实践团的活动得到了宁远县政府、文物局的高度肯定并决定将部分成果以决策参考的形式上报永州市政府。杨琪毅所在的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支部《护古建守根魂———古建筑修复与设计》项目获湖南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有志始知蓬莱近

去年暑假,杨琪毅放弃了假期,经导师刘小燕教授联系,冒着酷暑去到湖北恩施大山深处的工地上实习。三个月的实习期,杨琪毅一共撰写了三项专利。

其中一个专利是为了确定桥梁最佳的施工合龙时间和温度。合龙期间,要对桥梁同一个位置每隔两个小时测量一次,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白天要测量七次,晚上根据需要测量一至两次。当时刚好升降电梯坏了,看着技术人员扛着仪器,顺着临时搭设的钢管楼梯爬到桥上去测量,杨琪毅就在思考,是否能够利用无人机和一些测量装置代替人来完成这样重复的工作?

 

(杨琪毅见缝插针的学习)

为了践行这个想法,杨琪毅主动接下了测量的任务,也扛着仪器,从桥墩爬上107米高的桥上测量,然后再爬下来,每天上下八、九次,钢管上的温度高达五六十度,楼梯侧边就是悬空的,每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但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杨琪毅都坚持了下来,最终写出了基于无人机测量的专利并获授权。该技术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测量,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多便利。

科技创新,贵在交棒接力,贵在薪火相传。

作为有科技创新相关经验经历的学长,杨琪毅秉承着“1+1+1﹥3”的科创理念,将一些科创经验及切身的体验总结成像“女排精神”一样的“学习宝典”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杨琪毅在五四精神座谈会上发言)

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后”杨琪毅表示很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百强”大学和“双一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能通过自己的奋斗继承与弘扬“五四”精神。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