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发现湖南⑦·图解视频版丨稻花香自何处来?
新湖南 • 湖湘文化
2019-04-22 17:29:55
首页头条收录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通讯员 陈子慧 陈琳玲

稻米、麦、玉米并称为人类的三大谷物,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发现、栽培农作物,意味着人类进一步掌握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主动权,也意味着人类向文明又迈近了一小步。那么最早的栽培稻起源于哪里?答案是中国湖南。

水稻最初只是一种不起眼的野草,它的种子也很小,古人是怎么发现它的种子可以吃,什么时候开始主动种植水稻呢?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会出现在湖南?水稻又是怎么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近日,由湖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与长沙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湘城讲坛“发现湖南”系列讲座第7期举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主讲《嘉禾生南国——解密中国史前稻作》,带我们寻找水稻起源的秘密。


没有到讲座现场,也可以戳视频了解——


此次讲座中,主办方带来了古代植物标本。稻米、葡萄籽、猕猴桃籽等标本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观众们惊叹于考古学者们居然能将这些毫不起眼的的种子,从杂乱的废墟中发掘出来。也惊叹于远古人类们一次次地尝试播种、灌溉这些不起眼的种子,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之后,结出了果实,孕育了农业文明。

讲座嘉宾介绍:

顾海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植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考古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层古生物专业,2000年7月—2001年3月赴日本进修。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和农业起源。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现任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负责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并从事稻作农业起源相关研究。

作者:刘瀚潞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