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6日讯(通讯员 喻玲 王宇霖)15件形态各异,极具创意的竹结构模型或依水而建,或掩映在山间翠竹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相映成趣。4月5日—14日,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建构文化节,活动分为调研、制作、展示三个环节,14日,学生的作品已经全部完成,惊艳亮相。
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次的建构文化节实际上是建筑学院为建筑学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堂特殊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用指定材料搭建微型社区空间,建筑内部空间要表达“公共”与“私密”的层级关系。老师不上讲台,课堂也不在校园,而是选择了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下团村,下团村是一个有着湖南特色地形地貌的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古建筑丰富,是中国最美乡村的代表。
十天前,建筑专业8名专业老师便带领105名学生走进了湖南省下团村,深入了解湖南传统村落特征,领略瑶族独特的建筑艺术,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材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这是一次重要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专业实践前置能让学生加深学业与专业、职业认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建筑学院院长杨瑛说,“同时,让学生走进自然,把课堂知识和建筑实践结合起来,能提升学生对实体、空间、环境的直观认识,找到它们的直接关系,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脑洞大开的创意
此次建构采用动手实践的形式,学生每6到8人一组,通过个人设计构思、组团讨论、现场基地试搭、建构实践等一系列过程,在实践学习中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构成形态、构造方法,同时,实现建构思维上的突破。
建筑二班的刘文轩同学说:“十天的调研和实践,让我对建筑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也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品《翼竹水峰》灵感来自下团村的古建筑结构方式,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竹材特有的韧性,采用交织连接的搭建方式,由四个形如鸟翼状结构单体拼接形成流线型外轮廓,再在中间覆盖米字形竹网来构成的。并将四周环水,四面环山的河滩作为搭建基地,使作品真正意义上与环境结合在一起。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作品《拂林疏影》的灵感则来自这首古诗,模型采用统一的三角形元素,节点上采用了不完全封闭的三角形面,在围合上采取了虚实结合手法,营造了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丰富空间的趣味性。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这次把课堂搬进乡村,还希望能培养学生站在专业视角关注乡村问题、思考乡村问题的意识。”建筑学院副院长欧阳国辉介绍,“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学院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正好契合国家乡村振兴需求。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院既重视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工艺资源,更要求学生探索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让专业更好的服务乡村建设。
据悉,近年来,建筑学院为了将“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理念落到实处,加强了村校对接,开展了有关居民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经济产业、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等系列调研,并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了乡村建设学术交流会,完成了对枧杆山村、丽江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新的探索。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