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新湖南客户端.校友
2019-04-12 10:25:15

2015年5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感召下,他毅然辞去公务员职务,一腔热血回乡创业。仅用了4年时间,他从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到获得2018年湖南省旅游行业“新锐人物奖”,成为了湖南旅游业的传奇人物。

他就是现任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湖南财院93级校友石罡。

几年来,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秉持着旅游帮扶贫的社会责任,这位“雪峰山的湘西汉子”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带领公司员工开拓创新,带领山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为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是雪峰山的儿子,我的根在这里”

石罡的家乡在雪峰山深处,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每次回家探亲,总让他流连忘返。雪峰山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是一处很好的有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过着清贫的日子,依旧没有摆脱贫困。每当想起乡亲们艰苦的生活,他心里就隐隐作痛,虽然在体制内有安逸稳定的工作,但能让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是他难以忘却的初心。“我是雪峰山的儿子,我的根在这里。”经过前几年苦苦思考和激烈思想斗争,在做通家人思想工作后,他毅然辞去了公务员职务,回到溆浦,开始了旅游创业之路。

入行后,“旅游”二字不再只意味着旅行游玩,而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和开创的事业。大学主修财政金融、毕业后一直从警的他,对旅游产业并不熟悉,隔行如隔山,其中的艰苦逆境可想而知。“做事只要肯用心、花心思就能做好。”凭着他骨子里“山里孩子”“湘西汉子”不怕吃亏、敢拼敢闯的一股劲,从“门外汉”到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四年时间里,他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跟专家团队、有经验的人交流学习,不耻下问、摸索创新,与一线员工同吃同住在景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工作亲力亲为,每个建设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次矛盾调处都亲自上阵。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石罡(右)与湖南财院党委书记肖湘愚合影

现在雪峰山旅游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成绩远超他的预期。几年来,公司投入开发资金7亿余元,在景区建设、项目争取、宣传推广、品牌打造及旅游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先后成功创建了4个国家3A级景区,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被列为“湖南省十三五旅游功能区”规划和湖南全域旅游基地建设示范项目,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五大旅游板块之一。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石罡向省委常委、秘书长谢建辉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旅游扶贫就要实拼真干的‘经世济用’”

溆浦是湖湘经世学派先驱严如煜的故乡,“正德厚生,经世济用”是母校的校训,在故土文化的耳濡目染与母校校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石罡一直用行动诠释着“经世济用”四字的内涵。“旅游与扶贫是最密切的,真正的贫困户都在大山深处。”雪峰山“养在深闺人未识”,青山绿水就是雪峰山地区最好的旅游资源,但高山大川也是发展的阻隔。看着这片绿水青山、沃土良田与乡亲们的破败土屋、贫困生活的巨大落差,他下定决心要让家乡真正富裕起来。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石罡把新修改的《党章》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送到贫困人口手中

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下、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领导公司开展旅游扶贫,使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守得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针对景区百姓以及村镇干部对发展旅游业认知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他积极与公司骨干商量谋划,采取了“带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改变现状。公司分批将景区百姓及镇村干部“带出去”,到周边成熟景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对“旅游致富”这条路充满信心。同时,公司将旅游业界的专家教授“请进来”,对雪峰山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及民风民情进行深度调研并形成讲解,再组织专家教授们对景区百姓及镇村干部进行现场授课,讲解相关旅游知识,让大家清晰明白发展旅游好处之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自觉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体。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石罡介绍雪峰山旅游发展情况

“旅游扶贫就要实拼真干的‘经世济用’,只有这样,公司才可能真正实现发展旅游、富裕百姓的目的。”在旅游开发中,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使景区4个乡镇22个村近10万农民受益。公司旅游扶贫的做法,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雪峰山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并列为原国家旅游局“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扶贫重点典型案例”。

在石罡的牵线搭桥下,公司与当地村民合作,通过土地流转、改造闲置和损毁房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如雪峰山深处的千里古寨,以前道路不通,冬天连水都喝不上,当地百姓虽守着一方净土,日子却过得很艰难。公司对此处进行旅游开发后,修建了通达的旅游公路,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村民的土地、山林、房屋等闲置资产入股公司,解决了景区大部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也使夫妻分居、留守老人与儿童的问题得到解决。现在这里的村民不但摆脱了贫困,还有一定的数目的存款。“洋溢在村民脸上的幸福感,是对我工作的最大鼓励!”石罡欣慰地说道。

“我的理想目标是助力母校办‘有魂’的教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考大学的艰辛是现在很多人难以想象的,石罡所在的溆浦县当时有100多万人口,是怀化的高考大县。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进入了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当时学校的老师大多与学生年纪相仿,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逢周末我们还会和老师们一起去学校附近扎鱼。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学校当年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及当时在操场、食堂等地大家一起跳舞的情景。”重忆校园时光,他难忘当年的青葱岁月,“大学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别具一格的精神氛围,毕业20多年,我一直感恩母校、感念老师,回报母校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情怀校友】石罡:雪峰山的湘西汉子 热血扶贫润泽乡民

石罡给学弟学妹讲述财院往事

2018年两会期间,文化和旅游大融合发展的全新时代已然揭幕。如何迎接“文旅融合新时代”也困于石罡心中,反复思量。听闻母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他很兴奋,心中未来“文旅融合”的蓝图也逐渐清晰。他借时代契机,在人文与艺术学院设立“雪峰山旅游文创教育基金”,致力于资助有关雪峰山旅游文化创意策划与设计、文化传播学等领域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及社会考察等项目,携手母校共同培养人才、孵化产业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实现产教融合合作共赢。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这是石罡的信条。文化是支撑旅游项目的核心,找到“魂”,旅游才有了核心竞争力。就在文创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当天,公司与母校联合举办了“神韵雪峰·大美花瑶”摄影展,让广大师生通过镜头一览雪峰山大花瑶景区迷人风光、神秘文化,以及将文化与旅游产业重组与聚合后产生的旅游新业态。石罡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形势,对母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方向设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议,“很多旅游景区一般都在大山里,大学生待不了几个月就走了。人才培养方案不能纸上谈兵,有灵魂的教育需植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校文化基础之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邵佳丽)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