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不信东风唤不回——插柳村李三翠脱贫记
新湖南客户端
2018-12-08 13:22:58


不信东风唤不回

——插柳村李三翠脱贫记

文丨余志华

2018年春节刚过,细心的插柳村民惊讶地发现村里的贫困户李三翠身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她走路轻快了,话语多起来了,久违的笑脸又回来了,最要紧的是她居然专程到县城做了一个头发迎接新年。她的微信好友还说,她的微信图像换成学生时代的青春照了,微信名由“路在何方”改成“不信东风唤不回”了。李三翠终于活过来了……

(一)  变 故

和大多数农村少女一样,中学毕业的李三翠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对爱情婚姻也有美好的憧憬,对自己的人生也有完美的设计。带着这些美好的憧憬,十六岁的李三翠走出了家乡——国家级贫困县邵阳市绥宁县关峡乡的重重大山,南下广州,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活。

“五年的打工生活尽管辛苦,但我很快乐,它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多年之后,李三翠回忆那段打工生活还经常这样说。也是在异地他乡,她和后来的丈夫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成家。在当时李三翠看来,这就是缘分,走来走去,挑来挑去,最后还是跟一个家乡青年走到了一起,是命运安排她回归这个生她养她、山清水秀,但深度贫困的家乡。但她由衷高兴,简单的四口之家,公婆年纪大点,但身体健康,聪明勤劳的丈夫一如既往的宠爱她,她坚信,通过勤劳的双手,他们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十五年婚姻生活如流水一般缓慢而平静的前行,两个儿子相继长大,大儿子彭苏进了初三,二儿子苏子鋆也读小学四年级了,两个老人料理田地和家务,夫妻两在外打工挣钱。如果生活按照既定的轨迹往前走,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就触手可及了。

但偏偏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对这个家庭露出了狰狞的面目。2014年7月,平时看上去一直健康的丈夫突然被查出罹患肠癌,而且是晚期。噩耗传来,和所有遭遇此劫,因病致贫的家庭一样,李三翠罄其所有,拿出了家里全部十二万元积蓄,带着丈夫求医问药、辗转治疗。十个月时间里,她跑遍了绥宁、邵阳、长沙各大医院,流水般的花钱,无数次的祈祷,但这次命运之神没有垂怜她,2015年5月3日,病魔带走了她深爱的丈夫。丈夫走了,留下了两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留下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留下了九万多元的债务,留下了36岁的她……祸不单行,同年12月,年迈多病、忽遭丧子之痛的公公也撒手而去。

(二)  援 手

李三翠的天塌了!她该怎么办?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婆婆年迈多病,常年缠绵病榻,孩子还小,出去打工是不可能了。自己一个女人,手无缚鸡之力,家里不到三亩薄田,既是拼命料理,也不足以应付出入,何况还背负这么沉重的债务?丈夫临终前放不下她,叮嘱她遇到合适的人赶紧找一个,不要让这个家散了,身边的好心人也劝她早做打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扶老携幼、背负巨债,即使想找个援手,又谈何容易。“他临终前一句叮嘱,‘不要让这个家散了’。这又是债,比经济负担更加要命的情债,我算前世欠他的”。李三翠用这个理由拒绝劝她改嫁渡难关的好心人,别人也无语了,但她也迷路了。

苍天无意,人间有情。2015年4月进驻插柳村帮扶的湖南师范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一直关注着这个家庭的变故,在工作队的提议下,地方政府迅速确定她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四口享受兜底保障,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民同志亲自结对帮扶她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为其结对帮扶单位。根据她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能力,驻村帮扶工作队为她提供了一份为工作队员做饭的工作,每月固定收入1800元。在不让一个适龄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策支持下,两个孩子都得到了“雨露计划”政策性教育资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还为两个上学的孩子每年提供了8000元的教育经费。2016年,年满16周岁,就读高一的大儿子彭苏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辍学外出打工。李民书记知道情况后,多次登门做李三翠的工作,要她顶住暂时的经济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要看长远一点,孩子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才能有效的阻断贫困的隔代传递,家庭才有希望,孩子才有未来。做通李三翠和孩子的工作后,帮扶工作队在第一时间帮孩子联系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就读,现在,彭苏和苏子鋆两个孩子安心的回到了课堂,家庭经济困难也暂时得到了缓解,李三翠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一向心灵手巧,勤劳质朴的她心思也随之活络起来,面对政府和学校在人生绝望之际给予的援助和关爱,一向能说会道的她并无多言,反复说的一个词就是“感恩”,她已经找回了“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

(三)  破 局

2018年,重拾人生自信的李三翠迎来了红火的一年。在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 扶贫项目资助下,合作公司投资50000多元将她家部分民宿改造成艺术客栈,教育科学学院资助5000元添置客栈设备,7月份开业以来,先后接待多批来村写生和实习的师生入住,收益5000余元。看到村里的旅游扶贫项目“荷花基地”成了气候,荷花开放的5至10月,来村里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心思活络的李三翠网购了几十套苗服,独家搞起了苗服出租,湖南师范大学在插柳村举办荷花节期间,仅此一项,她就收入2000多元。工作之余,每天夜深,她还在做手工棉鞋,刚一入冬,她的手工棉鞋销出了50多双,收入近2000元。刚在湖南吉首召开的湖南省高校扶贫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又传来喜讯,她送去参展的手工棉鞋备受青睐,顾客纷纷要求邮购。联系快递公司,发动四里八乡的农妇加入制作行列,即使数九寒冬,奔跑的李三翠心里也热乎着。

不仅她忙着,她家里那点田地都没空闲。她将两亩多水田流转给邻居耕种,作为流转补偿的谷子就够她全家一年的口粮。即使自家园子里那两分菜地,她也没让它闲着,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工作队餐桌上常出常新、价廉物美的蔬菜就出自她的菜园,她也因此得到了2000多元的回报。加上她21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和12000多元的社会兜底保障,不包含结对帮扶单位临时资助和政府对孩子教育经费资助,李三翠2018年年收入就突破50000元,远远超过了人均年收入3400元的脱贫标准。现在的李三翠不满足于脱贫,她眼中还盯着湖南师范大学和当地政府签订的每年1000万的“以购代捐”农副产品采购订单,她深信,凭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这里面肯定有她的商机。

“再过一年多,大儿子就毕业了,我要规划跟他们建房子了,把两个儿子安置好了,我也要考虑个人的事了”

说这话时,李三翠话语里听得到“明天”,眼神中看得到“希望”,她真的活过来了。

(四)  尾 声

李三翠是10亿中国农民中普通一员,是7000多万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普通一员,是插柳村782名贫困人口中的普通一员,她是因病致贫贫困家庭典型,同时也是通过勤劳智慧脱贫致富的典型。

因为重大疾病,她由小康之家顿入人生绝望的边缘,家庭和个人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国家战略、是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向她伸出了援手,是坚定贯彻执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倾心扶贫,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湖南师范大学给她带来了希望。

李三翠成功脱贫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党、有国家、有社会的坚强后盾,有决心、有信念、有信心的支撑,有能干、有肯干、有巧干的行动,脱贫攻坚,就没有登不上的高山,就没有爬不过的沟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的人生梦就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