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电子胆道镜技术攻克胆胰疾病三大难题
新湖南 • 健康要闻
2018-10-13 19:43: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3日讯(记者 左丹)10月6日至7日,第一届台湾华东两岸消化内镜青年医生学术大会在台湾澎湖举行。会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关于电子胆道镜新技术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应用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台湾同行及与会者的关注和赞扬。

10月13日,记者专访了王晓艳教授,了解到电子胆道镜技术解决了在胆胰疾病领域中三大难题。

胆管结石大、嵌顿难以取出是第一难题。此类胆管结石易引发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慢性胰腺炎,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危及生命。ERCP(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传统取出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困难结石(例如体积较大的结石)无法取出,往往只能采取放支架观察或开腹手术治疗。王晓艳和她的团队于今年4月在省内首次采用胆道镜激光碎石术,成功将一位患者的大结石打成小块取出。

胆管不明原因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是第二大难题。胆管出现不明原因的狭窄,是炎症还是癌症造成?过去主要也是靠ERCP下刷检明确诊断,准确率仅50%左右。电子胆道镜技术可以直视胆管狭窄病变,并采用靶向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80-90%。王晓艳团队今年先后对一批胆管不明原因梗阻患者检查,发现胆管癌患者近30位,使患者们得到及时治疗。

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是第三大难题。胰腺囊性病变可发生于成人的任何年龄,有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之分。及时明确囊性病变的良恶性,对患者后期如何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多种不同良恶性的胰腺囊性疾病可有相似结构,所以CT、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检查难于区分良恶性,有些良性囊性病变因误诊或过于担忧而做了大手术治疗,恶性病变则因误诊而未得到及时治疗。今年有位上腹部痛疼患者发现胰头部囊性病变来湘雅三医院就医,王晓艳根据胰头部囊性病变的特点,考虑潜在恶性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遂采用胆道镜这一新技术直视观察囊壁结构和特征,并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诊主胰管IPMN后及时手术切除。今年王晓艳团队在湖南省内率先开展电子胆道镜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已先后对30余例胰腺囊性病变实施胆道镜探查术,使患者及时接受到合理治疗,为患者提供了精准的诊疗方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王晓艳主任带领下,已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包括胆道镜技术在内的近20项前沿的消化内镜新技术。

责编:曾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