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不同的路 相同的梦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7-27 09:15:42

不同的路 相同的梦

——记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湖工人

通讯员 黄镜燕

七月,骄阳似火,透蓝的天空难见一丝云彩,唯见三湘大地着各色“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服装的师生们奔走在各贫困山区。身着红衣、蓝裳的湖工人响应省扶贫办、省教育厅“心系湖湘大地,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号召,深入一线,探访贫困户群体,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为精准扶贫工作奉献青春热血。

因为有梦,我们不惧崎岖险峻的山路

7月20日,是纺织服装学院卿少宁老师这组调研的第二天,由于山路崎岖、车辆无法通行,加之学生才真正入村入户,这一天也成为了小组调研最艰巨的一天。学院师生三人在泥溪垅村支书的引领下,顶着炎炎烈日、爬山越坡,踏过崎岖险峻的山路,来到了山上段老太的家中。门前佝偻着腰洗衣服的老人、屋外打着赤脚丫嬉戏的两小女孩、屋内满墙壁的奖状以及堂屋神龛上摆放的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等,仿佛都在讲述这个贫困家庭的一点一滴。由于儿子前年过世,儿媳一人在外打工,无一技之长的老伴仅靠拾荒补贴家用,加上两个孙女的各项开支,段老太一家生活甚是拮据。

好在政府扶贫政策出台后,段老太一家经过信用评级申请了小额信贷三万元,用于投资蓝凤凰养鸡场,每年得有两千四百元的分红。同时,在县民族小学读书的两个孙女虽然天真顽皮,但学习成绩很好、也很懂事,各种奖状及荣誉证书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壁。临别前,段老太望着屋前的两孙女不由地说,“即便目前困难重重,但还是想要两个孙女多上点学,儿子走了,他们是家里的希望了”。他们的希望,我们的梦,一个关于脱贫的梦,一个关于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的梦。

起早贪黑,只为更深入地了解贫困家庭所想所需

经过一宿的休息,疲惫已渐渐退却,7月22日早上七点,驶往板栗树乡冲天垅村的车已将纺织服装学院章平老师带队的小组成员拉到了村子,小组成员在驻村扶贫队和村支书的陪同下,挨户走访核实贫困户信息。

冲天拢村的村民住所较为集中,大部分农户住在山顶或半山腰,且居住在不同的山头,这和大部分村民住在山脚下的地亭溪村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山顶上的村民,用水、用电、出行极为不便。山上土地石头较多,难以打井,用水主要从山下抽水或者挑水放在蓄水池里,若哪户人家有红白喜事,其他村民只能停水等待,更别说碰上干旱的季节。

当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小组一共走访了39户贫困户,其中以孤寡老人居多。由于村子没有产业,年轻人很难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纷纷外出,只有在过年过节偶尔回来一趟。全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匮乏,留下的大部分老人过着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生活。可即便生活清贫,岁月磨人,他们也在力所能及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喂鸡、种菜、捡柴一样不落。生活对他们而言,再苦再难也要继续,于调研的我们而言,认真核对好各贫困户信息,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公平与帮助。

青春,就是敢于在“之”字形路上攀爬

板栗树村,也就是村民口中常说的“蘑菇村”,由于这里产的蘑菇味道最好所以被人称作“蘑菇之乡”。但对于实践活动的成员来说,“之”字形的村道更为记忆深刻!

7月23日当天,由纺织服装学院黄镜燕老师带领的第三小组成员在驻村队长舒中生陪同下,挨家挨户核实明士坳(属板栗树村)的贫困户信息并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高低错落的房屋,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栋高红砖房外,近90%的房屋为黄土房,放眼望去,既是一道淳朴的风景,也成了一种落后的标志。

该村居民住在村道尽头,出入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道路,并以“之”字形道路为主,急弯一个接一个,非常考验开车师傅的技术。一路上,碰上难行的弯道,小组就派一个人在车外指挥;遇到前行的路被建筑砖阻挡了,就下车搬砖,清除路障,丝毫不惧道路的难行与天气的炎热。

“之”字形的山路,正如小组成员蓬勃的青春,它不是、亦不应该一马平川的坦途;正如脱贫攻坚的道路,它不会、亦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没有曲折,所以需要我们贡献青春、身体力行,一点一滴核准贫困户信息,让所制定的政策与具体环境相符,从而取得良好的脱贫效果,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确保贫困地区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这个夏天,我们远离城镇、远离车水马龙的街道,带着湖南工程学院“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精神,走进麻阳苗族自治县的各贫困村,沿着不同的乡到、村道、深入大山,只为一个共同的梦——精准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责编:蒋睿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